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一个人的八年
安德门大街48号,一栋不起眼的四层小楼隐藏在周围一群建筑中,但“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几个漆黑的大字招牌又让它格外引人注目。
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便坐落在这栋小楼的三、四两层,占地不大,却耗费了吴先斌八年的心血。
吴先斌是位民营企业家,在南京经营着一家装饰工厂。同时,还身兼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一职:开馆八年,以厂养馆,用他的话说,“酸甜苦辣,走过了博物馆的‘抗战八年’”。
身背挂满各式徽章的草绿色背包,头戴一顶红五星的帽子,语速快、走路疾,初见吴先斌,总会不自主的将他与抗战老兵的后代联系起来。
“我不是什么抗战老兵、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后代。”吴先斌不喜欢别人给他贴上“民间斗士”、“爱国”等各种标签,说起如此穿着,他坦承,这只是“个人情绪的一种表达”。
谈到建立博物馆的初衷,吴先斌强调最多的是“喜欢、愿意”。
一方砚台、挂满毛笔的笔架、搪瓷杯……吴先斌的办公室内,各种古旧的装饰品随处可见;墙壁四周挂满了吴先斌和家人的照片、毛泽东语录等,充满了浓郁的红色情怀。
四楼的办公室与文献收藏馆、库房合为一体,不仅仅是为了节省空间,更多是方便吴先斌翻阅抗日战争相关的史料书籍。
没事的时候,吴先斌经常翻出这些书籍和资料,哪本书放在什么地方、哪本书大致讲述了什么内容,他基本知晓。
“就这样也看不完,看了也记不住。”吴先斌总是念叨自己记忆不够好,为此,有事没事都会拿出这些书来温故知新,三面书架上的书都被他翻得横七竖八的。
“我每天都要在博物馆待上六七个小时。”2006年以来,这间博物馆耗费了装饰厂过半的利润,而吴先斌搜寻、维护馆藏的时间更是远远超过在厂里的时间。
说话间,吴先斌的办公室陆续进来一批人,有的是希望能组织学生来参观博物馆的,有的是来借阅他收藏的史料书籍的。
“‘恤兵部’是附带宣传文教功能的部门。”吴先斌在一个书架前停留,准确掏出一本《前日本关东宪兵队组织活动及人员简况》,向一位前来了解30名抗日战犯相关史料的朋友解释起书中晦涩难懂的词语。
博物馆的陈列室在小楼第三层,占地500平米。拾级而上,墙壁随处可见参观者留下的各种涂鸦,默默陪伴着博物馆内的藏品走过这平凡却又难忘的岁月。
“这是他们感情的表达与宣泄”,吴先斌很乐意这些参观者留下他们的笔迹与观感。
八年来,知悉博物馆的人越来越多。吴先斌已接待参观者16万人次,更有不少日本、德国民间团体慕名前来,开展交流。吴先斌很是欣慰,有越来越多的人来了解、关注这段历史。
吴先斌告诉记者,这场民族自卫战争远比八年要长,历史背后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我希望很多人都会关注这些未知的东西,通过了解真相去感受历史的魅力。”一直以来,吴先斌希望自己心中那个“知道”为更多人“知道”。
如今,博物馆共计有馆藏文物3700多件,抗战书籍4万余册,八年来累计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
“这些馆藏大多是来自民间。”吴先斌认为,一个时代的发展,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是民众;而一个中国的抗日战争史其实是一部民众史。
吴先斌丝毫不介意博物馆的“民间”头衔,博物馆所有的资金、人力都是发动自己的力量,是个不折不扣的民间博物馆。
博物馆的馆徽是一个戎装的士兵单手持枪、大步向前的样子,来自吴先斌馆内收藏的一个名叫张士元的战士的烟丝盒。
烟丝盒一面是战士的形象,另一面刻着“共赴国难”四个大字,以及它主人的名字——“第四旅七班张士元制”。经过长时间的打磨和岁月的沉淀,烟丝盒的棱角已经变得圆润,在灯光的折射下散发出温润的光晕。
“这应该是能写一手好毛笔字的手,最后却拿了一杆枪。”自从2007年吴先斌无意中淘到这个烟丝盒,他便多方寻求媒体帮助,搜寻张士元的信息,但至今没有任何结果。
“至少他还留下了一个烟丝盒,和很多连任何东西都没能留下的人相比,他或许是幸运的吧!”吴先斌感叹,更多人物和细节被湮没在硝烟弥漫的战场。
“太粗糙了!”吴先斌蹲下腰,轻敲存放烟丝盒的玻璃展柜说,当时为了省经费,博物馆内的展柜、装饰品都是自己一手布置和打造的。
吴先斌笑称自己就是个“杂货铺老板”。
博物馆内一角,放置了几排书架,上面分门别类排放着有关抗日战争的书籍和资料。
书架前错落摆放着一个小圆桌和几把椅子,供前来参观的市民停下脚步、从开馆待到闭馆,了解历史的点点滴滴。
怕参观的老年人看不清书本上的字,吴先斌还细心地在书架一侧放上了几副老花眼镜。
吴先斌对纸制印刷品有着超乎常人的喜爱,虽然精通网络,但他还保留着读报的习惯。“我平时订了8份报纸。”吴先斌说,每天他都会坚持读报,看到和抗战有关的历史故事还会剪下来、装裱成册。
博物馆的免费阅览处就放着吴先斌悉心整理的各种抗战故事集,有老南京系列、抗战史料馆系列、抗战故事系列等,仅其中的抗战故事系列就有40本之多。
除了馆内珍藏的书籍和从各地搜寻回来的藏品,吴先斌还走访了203位抗战老兵,亲手用镜头记录下一手珍贵的视频资料。
“只要有心,只要你愿意做,没有什么是困难的!”在吴先斌眼里,走访这些老兵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想做就不难不苦”是他坚持至今的信条。
“这是一个公民的历史自觉,希望每个人都能知道、觉醒、走向未来!”(徐婕/文 仲柏旭/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