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战区陆军司令仅1人系升任
李桥铭
春节放假回来收到的第一条人事变动消息:是北部战区陆军司令的人选。
其实,这位陆军司令大年初一就亮相了,他分别向四个集团军的基层官兵拜年。而就在不久之前,他自己也是一位集团军军长,是一位人才辈出的英雄部队指挥员。
此人是“60后”李桥铭,由41军军长升任北部战区陆军司令,在已经亮相的四个战区陆军司令中,李是唯一一名升任的将领,一看就很不一般。
41军,是原广州军区的部队,驻扎在广西柳州,其中一部分组建成解放军驻港部队。1998年长江抗洪的烈士李向群就来自这支部队。
提到广西,小伙伴们会不会产生些许联想。没错,30多年前的越战,41军是一支重要的作战部队,涌现无数战斗英雄。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梳理发现,现役将领中有4人担任过41军军长,其中3人成为了陆军的高级将领,除了李桥铭外,还有陆军司令员李作成和南部战区陆军司令刘小午,可谓将星云集。
陆军指挥机构是本轮军改新成立的,哪些人能成为陆军高级将领,自然颇受关注。而一支部队诞生3名陆军高级将领,更是让人刮目相看。上文说了,这支部队上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场,李作成和他的继任者贾晓炜中将(现任广州军区善后办主任)都曾在前线杀敌,立下军功,重用他们同立足于能打仗打胜仗的军改思想十分吻合。
刘小午也以会打仗闻名,曾多次指挥过大型演练,有一次他部署采用强电磁干扰迫使“敌方”通信悉数中断,一举获胜。一位军委领导欣慰地对他说:你心系打赢,带领官兵在推进部队转型、训练转变中迈出了坚实一步,不愧为英雄部队的新一代擎旗人。
值得一提的是,这几位陆军高级将领不仅能打仗,还对现代战争有着深入思考,李作成近几年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国防》杂志上发表过的许多文章,涉及装备、防空、国防动员等多个领域。刘小午当团长时曾到美国曼哈顿大学攻读计算机专业硕士,在军区机关工作时又到国防大学攻读了作战指挥专业硕士,他曾亲自主持编写、审定了《信息化常识问答》、《某型装备知识问答》等多种资料,发给每名官兵。自己还走上讲台,为官兵开讲座,办夜校,传授信息化知识。李桥铭则在《红旗文稿》上发表过一篇著名的文章《苏联军队“非党化”的历史悲剧》,用详实的历史资料阐述了党对军队领导的重要性,在理论界引起了较大反响。
在解放军报上,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拜读了李桥铭的一篇文章,发现他还是一名连长时,就是军改的坚定支持者。文中,李如是写道:
1985年百万大裁军时,我是基层部队的一名连长。一声令下,我所在的高炮师被缩编为旅。同许多官兵一样,我心里也是忐忑不安:作战任务不变,师改成旅,编制、人员和装备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能行吗?
随着新编制的逐步落实,部队很快就发生了焕然一新的变化。首长机关减掉了五分之四,指挥机构更加精干高效,传达一份作战命令较以往要快好几倍。在减编后的第一次实战演练中,通过高炮与导弹的混合编组,我们部队的防御范围扩大了10多倍,战斗力较以往大大提升,一个旅的战斗力甚至强于一个师。
正是由于长期在基层一线带兵,上述几位将军身上多了几分“地气儿”,少了几分“官气儿”。李作成家乡的熟人顺路到部队去看他,他也没摆过什么排场,总是让乡亲们睡自己的床铺,自己随便找块门板,打个地铺。几次回村,遇到乡亲们,还跟以前语气一样招呼说:“哥哥,来一起走走。”
李桥铭当军长时,曾下到基层当“士兵”,他在自己的“当兵”体会中写道,“与基层官兵贴得越近,底气越足。重回班排,洗冷水澡、蹲连队的通厕一度让我感到不适应,加深了我对基层之难、官兵之苦的切身体会。作为领导干部,多睡一睡连队的硬板床,多吃一吃基层的大锅饭,才能多一点兵气,少一些官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