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笔记 | 抗疫之战,胜利曙光已现

09.03.2020  08:11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爱它。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这句话,是他对英雄主义的解读。

我们曾经是多么的倔强,不凡平凡,给自己设想着一个比一个更精彩的未来。每当谈论起理想,谈论起未来,我们是那么的意气风发。

可我们谁也不曾想,2020年是以这样残酷的方式开启。习惯了奔跑的我们,开始宅在家里思考,拥有平安健康,能够自由呼吸,与家人团聚是那么的珍贵。

3月8日是女神们的节日。在这一天,我们驰援湖北的白衣女战士用笔写下她们的心情。被称为巾帼英雄的她们却说,选择坚守,无畏前行,是因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对这里的人们用情至深,是因为根植在中华儿女的骨肉血脉。

黎明不远,曙光已现!

罗良:市中医院呼吸科护士

让我们静候开启键的按下,会有新的重逢将美好延续

3月8日是我们的节日,这两天都在不停收到各种祝福和惊喜,值得记录下来。

听说各地早春的花已经争相开放了,因为疫情不可以随意外出,许多人都错过了这场春日的盛宴。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给所有的欢天喜地,热闹喧嚣按下了暂停键。

天灾人祸,从来都如此让人猝不及防。因为这场特殊的意外,让人深刻的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又更甚,看到那些从病魔中破茧重生的生命力的顽强。

这两天,汉口医院都陆续有出院病人以及新收病人。新收的4床阿姨有很严重的焦虑心理,她总是害怕自己不是新冠肺炎,她害怕在这个病区会被感染,害怕治不好会死。这不正是人性畏惧生死的一面嘛。

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是这样写的,“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有时,面对病人,我们能做的太有限了,只能默默的陪伴、支持与守候,给予她们心理上的安慰,帮助她们积极乐观的接受治疗。

相反,8床奶奶是个经历了风雨的病人。她说,过年时在其他医院确诊了新冠,病情很重,全身无力,呼吸异常困难,上了监护仪,吸氧机……无数次,她想过自己生命可能止步在此了。

在她绝望之时,她遇到了我们。是我们来了这里才更坚定她们的信念,努力的对抗病魔,感谢我们的陪伴和安慰。她说,若非每天有医生有护士给她们支持鼓励,哪有那么容易迎来新生。这次回来是为了复诊,为了慎重她选择了住院观察。

人生无常,我们最大的错误就是以为岁月漫长,还有很多时间去挥霍。殊不知,待太阳下山,在升起来之前,有些人就再也见不到了。我们都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

都说2020年教人成长的方式太痛了!但你要坚信一切会好,相信会有新的重逢,将美好延续。

让我们静候钟南山院士为我们按下开启键。到那时候,趁着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去做想做的事情,去爱想爱的人,从此不再等待,不再遗憾,不再辜负。

罗衬章:市东南部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护师

随时待命奔赴战场,舱门关闭而生命之门永远开启

3月8日是武汉客厅方舱医院休舱后的第二天,我们在原地休整。

进舱患者0死亡,医护人员0感染,安全生产0事故,进驻人员0投诉,治愈人员0复发……这是我们交出的答卷。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我没想到有一天竟会为自己工作的地方关门而感到开心。

春天到了,武汉樱花的花期要来了。病毒,你认输吧!你也许斗得过他,但绝斗不过我们!

闭上眼,丈夫送我出发上飞机的场景映入眼帘,一切都仿佛只发生在昨天。回想起来,我从主动请缨到接到命令抵达战场,大概只用了两三天时间。

每一天工作后的闲暇时光里,我都在回想总结这些近日里发生的事情。这次,终于能好好地拿出一段时间把他们都记录下来了。

实不相瞒,初到武汉时,我还有些不适应和担心。说不怕,是假的,我觉得面对病魔和死亡,人都是害怕的吧。说可以,是担心的,唯恐在这次重要的战役里不能很好地完成重任。

所幸的是,在正式上战场前,同行的队友都给了我很多鼓励与感动,我们在酒店漆黑的走廊里结伴走着,我们在雪花飞舞的寒冬里并肩作战……在零下的时候,在东莞的同事还担心在广东生活的我们耐不住严寒,特意给我们寄来了暖宝宝。慢慢地,我开始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记得有一位患有抑郁症的病人,一家八口都感染了新冠肺炎。从2月9号到2月14号,这位病人躺在病床上快一周了,也不跟人交流。后来,我到舱里开导她,还特意送了我的巧克力给她,开导后,她的心情变好了,会主动和别人交流,最后已经治愈出院了。

方舱是个大家庭,大家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在这里能看得到世界上最美的眼睛,听到最动听的声音,最坚实有力的背影。

虽然患者减少,工作量减轻,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圆满完成任务,顺利休舱,但不获全胜,我们绝不轻言成功!我,随时待命奔赴下一个战场!因为有爱,所以美好终将到来!舱门关闭,生命之门,永远开启;曙光已到,胜利在望!

钱艮儿:市人民医院主管护师

我们亲手把方舱的门关上,送别曾经悲欢离合的日子

今天是3月8日,也是第110个“三八”国际妇女节。我们所进驻的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正式休舱,这是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回首用三天时间改造好的方舱医院,简易却不简单,所需的物资、设备、抢救物品齐全,能满足救治新冠肺炎轻症患者的需要。

方舱里面虽然空间大,同时患者数量也多。除了要接受治疗,方舱内的患者各自都有些实际困难,我们尽最大努力去帮助他们解决。

其中,有一家是一对夫妻和9岁的小儿子住进方舱,而17岁的大儿子一人被送到其他方舱医院治疗。小儿子与爸爸住相邻床,因为有爸妈照顾,开朗积极。大儿子尚未成年,父母非常愧疚,尤其是妈妈,觉得是自己最先感染新冠肺炎而传染给全家。

这对夫妻日常只能通过电话关心大儿子,但又不知道如何与正值青春期的大儿子更好的交流。我做了妈妈的“军师”,为她支招。后来,一家人家庭关系更融洽了,大儿子的治疗效果也很好。

几天后再去看望这家人,小儿子换了床位,换到与妈妈相邻的床位。原来爸爸入舱前自行口服药物,导致肝功能异常,被安排转到医院治疗。妈妈高兴告诉我,爸爸到医院治疗后,肝功能指标正转好。

方舱C厅休整的时候,两母子转到B舱,为方便妈妈照顾孩子,指挥部特意继续安排两相邻的床位给他们。昨天方舱休舱,两母子转到医院继续治疗,妈妈特意发来信息告知我到雷神山的情况,看见照片里的孩子,依然活泼开朗,我也放下心。类似这样幸运的家庭还有很多。

但也不是每家每户都能这么幸运。那天杨阿姨与医生交谈后,心情低落,手中拿着胸片,喃喃自语。我走到她跟前,握着她的手,透过两层手套,仍能感觉双手冰冷。她难过的说:“我只想早点转院,我现在仍有咳嗽。”交谈后才知,原来她老伴因患新冠肺炎于一月前撒手人寰。老伴住院前交待杨阿姨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后来,老伴病情加重,临终前两人也没有见上最后一面,杨阿姨遗憾万分,心疼不已。杨阿姨担心自己病情加重,辜负老伴生前嘱咐。

得知情况后,我们与指挥部报告患者情况,指挥部即与中南医院协调床位,当天将转到医院。得知此消息,杨阿姨情绪平和很多,拉着我说,“小钱,谢谢你帮忙,我知道你们辛苦,所以我一直不敢麻烦你们。还有一点我没有告诉医生,我身体不好,十几年前诊断出血友病,女儿远在广东,本来今年答应回家与我们共度春节,可是因为疫情蔓延,她没有回家。她刚做乳腺癌手术不久,怕她会担心我,所以我不能哭,要坚强,要好好活着。”听到这里,我泪如雨下。

方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我们亲手把方舱的门关上,送别曾经悲欢离合的日子,开启新的篇章。我们将按上级要求原地待命,养精蓄锐,随时准备好接受新任务新挑战。

全媒体记者 李春燕/文

全媒体编辑 宁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