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戛纳“潜规则”:任人唯亲 任人唯腕儿
原标题: 揭秘戛纳“潜规则”:任人唯亲 任人唯腕儿
在绝大多数观众心中,戛纳电影完全是“文艺”两个字的代名词,尽管被奉为欧洲三大电影节之首,但被普通观众知道的,无非是因为戛纳时不时地会选一些中国大文艺片参加竞赛,而在国内,但凡哪个导演跟戛纳的金棕榈沾了边,也立刻摇身一变从底层小人物一跃成为高大上的杰出国际型导演。 戛纳为啥喜欢贾樟柯?张艺谋当年缘何能获奖?还有那些根本看不懂他们在拍什么的所谓“欧洲电影大师”,为什么总能光顾戛纳?难道只是因为戛纳电影节是个推崇文艺片的电影节吗?当然不是!本篇文章带你来看戛纳电影节的人情世故。
凝聚力培养
任人唯亲,嫡系老友最常见
其实要想了解戛纳是如何培养自己的嫡系导演的,看一下加拿大小帅哥泽维尔·多兰的戛纳经历就够了。自从2009年导演处女作《我杀了我妈妈》入围戛纳导演双周,由之备受媒体热捧。随后的戛纳也像捡到宝一样,每年都会对这个小帅哥青睐有加。而后,他的新作则两次入围戛纳第二梯队奖项“一种关注单元”。今年则成功入围主竞赛单元,正式完成其戛纳嫡系三级跳。相信之后,他也会成为戛纳主竞赛单元的常客。
还有被称作戛纳一手捧出的导演的河濑直美,几乎每部新片都有入围戛纳的经历。她就像为戛纳而生,而戛纳也会次次将之招至麾下。就像当初戛纳主席吉尔·雅各布在戛纳创办一种关注单元一样,他希望通过这个第二梯队的电影单元,来发现一些潜力导演和新人,并成为戛纳的候补阵容。而这个单元确实为他培养了很多潜力股,并成为之后主竞赛单元的重要补充。
影响力建设
任人唯腕儿,巨星、大师多多益善
每年看戛纳竞赛单元提名名单,第一感觉就是华丽。清一色的大师、名导,都是影坛的熟面孔。戛纳的魅力在于,它能够把当今影坛最大牌、最知名的导演都招到自己身边,而无数电影导演也将入围戛纳作为无上荣耀。如此反复,戛纳的阵容自然越来越强大了。
为了巩固自己在世界影坛的地位与影响力,戛纳会尽可能为那些大师名导敞开大门。就好像当年雅各布为争取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参加戛纳,使出浑身解数,答应他所有条件。而这一切的努力之后,也只为戛纳多一个大师。一定程度上,资历才是入选戛纳的第一准则。只要资历够深,就要经常来。好像今年入选戛纳的达内兄弟、努里·比格·锡兰、迈克·李等等,都有数次入围戛纳的经历。尤其是英国导演肯·洛奇,新片《吉米的舞厅》已是其第14次入选戛纳电影节,他的电影就是为戛纳预定的,这傲人的成绩恐怕一时也难以被其他岛屿打破。还有丹麦的性格导演拉斯·冯·提尔,只要有新片都会第一时间送到戛纳,如果不是上次的纳粹言论犯了众怒,新片《女性瘾者》必然入选戛纳。
连华语电影同样如此,每当我们预测华语电影的戛纳种子名单时,一定少不了张艺谋、陈凯歌、贾樟柯、娄烨这些内地名导,以及侯孝贤、蔡明亮、王家卫、杜琪峰等港台大佬。为什么一定要是他们?当然还是名气。因为这些导演够大牌,在海外有影响力。只有他们的作品入围戛纳,才能称得上戛纳这个金字招牌。而其他小导演,作品好不好倒是其次,名气先差着三分,也很难入戛纳的法眼。
打造高格调
任人唯态度,冷门、第三世界不能少
扶持嫡系无可厚非,但戛纳为了避免总被媒体说事,还是会选择掩盖一下,选新人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即便是扶持新人,戛纳也能找到不错的由头,比如政治。
每年戛纳的主竞赛单元总会有那么两三部作品是大家非常陌生的。我们习惯将之称为戛纳的幸运儿。这些人既不是什么大牌,也不是戛纳一手培养出的嫡系。甚至有些真的就是新人,或是处女作。将这些人的作品与一群国际级大师放在一起,其实非常有趣,而他们能入选戛纳,更多源自戛纳的态度。就像我们在前面说的,如果一个电影节的竞赛单元全是大师与自己的嫡系,那样的名单一定很难看,并且也会被外界批评封闭与不思进取。
为了改变外界对戛纳的固有印象,每年戛纳都会有意挖掘几个新人导演进入主竞赛单元,包括今年主竞赛单元也有意大利导演Alice Rohrwacher与阿根廷导演Damián Szifron两个很冷门的导演。
同时,戛纳还需要积极扶持那些第三世界国家的电影导演。就好像戛纳会选上世纪90年代的张艺谋、2000年后的贾樟柯。戛纳选导演向来是颇用心思的,因为那时候他们的作品恰好都能让戛纳更好地了解中国—那个对戛纳来说很陌生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与他们生活的世界截然不同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