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证啦,放开搞!新会区18户农民首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24.03.2017  11:47

    “恭喜你们成为首批领证的人!”3月23日,江门市新会区睦洲镇举办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颁证仪式,省委农办调研员杨叶飞、省农业厅调研员许晓斌,市、区领导梁许赞、文彦、黄锐楼出席仪式,来自该镇南安村的18个农户从他们手中接过证书,笑逐颜开。

区长文彦向各镇街颁发证书样本 杨兴乐摄

    “我家一共3亩多地,之前一直担心土地承包到期”,41岁的吴金明,兄弟俩加上各自配偶子女及父母共九人,以家庭方式承包了四块地,成为种植大户,利用本地土地确权、乡村旅游等优势,“明大叔农场”开始闻名远近;之前,吴金明承包的土地是每5年调整一次,而他家种的葡萄等要3年才能“小产”,“大产”时土地就到期了,“现在有15年,我就很有信心,农业项目也敢放手搞。

第一批上台领证的南安村民 杨兴乐摄

    吴金明首批获颁证,作为受益者之一,他信心满满,“我的农场种植了多个品种的葡萄和无花果,今年夏天将参与村里举行的水果节”;同时,作为南安村帮扶项目牵头人,他率先与南安村贫困户梁润友签订帮扶协议书,通过相应的扶助措施,2016年,帮扶对象家庭总收入达34730元,实现脱贫。

18户农民一一接过证书 杨兴乐摄

     南安村,定地定权定心

    颁证仪式上,新会区睦洲镇及其南安村介绍交流了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经验体会,区政府向其各镇(街)颁发了证书样本,由各镇(街)依法自行开展辖区颁证工作。

    “我村曾是新会区软弱涣散村和睦洲镇的重点难点村,村情民意比较复杂,主要原因大部分是与土地有关。”不过,随着土地确权的推进,南安村的面貌发生了大变化。

南安村党支部书记梁瑞文介绍经验 杨兴乐摄

    “确权后农村承包地流动顺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南安村党总支部书记梁瑞文说,确权确地到户后,该村189户村民将302亩“口粮田”委托村集体流转,发包给大耕户进行农业生产,流转价格从900元一亩提高到1500元一亩,而且每5年租金递增20%。去年,在睦洲大道沿线,南安村利用方便的交通和区位优势,集体统一流转的地块招商引入了11个承包户,引导发展现代休闲生态旅游农业,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梁瑞文说,通过核实地籍信息、厘清权属关系、完善登记档案,特别是明确确权期限至2029年,解决了农村土地5年“小调整”问题;而且颁证到户后,农户有证在手,有了依据,达到了“定地、定权、定心”的目的。南安村在确权到户的同时,由群众按照自身意愿,对“经济田”和部分不愿自己耕种的“口粮田”委托集体统一对外发包,实现了土地确权与土地流转同步进行。“我村共流转土地615.5亩,占耕地面积的78%,其中流入种养大户205亩,占总数的26%。

     新会经验”在全省推广

    新会区是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及省进一步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办证试点。作为江门市首个开展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并颁证的区(市),“新会经验”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推广。

    新会区副区长黄锐楼说,新会一直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作为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以“试点—总结—扩大试点—全面铺开”的原则,探索建立了“两田制”确权方式,延续并规范了群众普遍认可的土地经营模式,实现土地确权与土地流转同步进行,有效解决土地碎片化问题,给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顺利破解难题。

    截至2017年2月底,新会已制定确权方案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1678个,占应确权的95%;已进行指界后张榜公示的面积435115亩,占应确权面积101%;涉及地块167676块,全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基本完成。

     江门进入全面颁证阶段

    此次颁证标志着新会区农村综合改革取得了重要成果,江门市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也进入全面颁证阶段。

    有证在手,村民才敢放开手脚大胆干。目前,江门市71个镇(街)共11581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已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占应确权的95.46%;完成实测耕地面积233.45万亩,占应确权面积的102.7%,农村土地确权进度和质量位居全省第三。

    市农业局经管科科长肖军介绍,到本月底,江门市其他市(区)将进行第一批颁证,届时三区四市将完成第一批共878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颁证工作。今年年底前,要确保完成确权颁证达70%,力争明年上半年基本完成该项工作。

    下一步,江门市将继续加强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统筹组织,确保2017年底前完成确权颁证70%,力争2018年上半年基本完成;探索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兑现新模式,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平台,稳妥有序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业务,让农村土地确权成果在促进现代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拉动放大效应,让农村土地确权红利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编辑: 潘伟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