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16所中小学率先试水购买校医服务 明年春季学期启用

26.12.2015  03:51

羊城晚报讯 记者陈晓璇、通讯员穗教宣报道: 登革热、中东呼吸综合征等传染病多,但校医缺口大,怎么办?25日,广州市首批16所增城区、白云区的试点中小学与10所试点医院签订购买校医服务工作协议书,以解决广州市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配置缺乏的问题。据悉,这是在全国首次开展中小学校购买校医服务试点工作。

广州只有一半学校有校医

据文介绍,根据中小学校卫生(保健)室建设基本标准,寄宿制学校或600名学生以上的非寄宿制学校应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且应持有卫生专业执业资格证书,600名学生以下的非寄宿制学校则应配备保健教师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而广州市教育局2014年开展的全市学校(幼儿园)卫生基本情况调查显示,955所中小学校的校医配备率为58%,校医配备按600:1标准的达标率仅37.2%。

学校卫生工作人员中,医学专业所占的比例不高。”杨杰文表示,目前广州市校医队伍多为35岁至55岁,女性占大多数,且近半数是本科以下学历,其中18.6%只有中专及以下学历。“校医队伍不稳定、招聘难、留不住人才”,杨杰文解释,这是因为医科院校普遍没有“学校卫生专业”招生计划,校医人员职称低甚至没有职称,流动性大,且缺乏临床专业培训及晋升渠道。

试点校医服务将于2016年春季学期启用

学校通过固有的模式招聘校医,已经很难解决校医配置不足问题。”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吴强表示,广州将通过启动学校购买校医服务试点工作,探索解决学校因结构性缺编问题难以自行配置校医等难题,加强与医院合作,由医院来招聘医生,再派驻学校。

试点的校医派驻和正式启用时间应在2016年春季学期。”吴强强调,购买校医服务,卫生工作主体责任仍在学校,且校医的职责不因向医院购买而提高或降低要求。此外,学校承担派驻校医的工资薪酬,还有医疗机构管理费(全市统一为25000元/人/年),若试点工作推进顺利,未来市、区两级相关部门有望给予学校财政支持。

对于非试点的区、学校,吴强表示,将鼓励其采取多种方式落实校医配置工作。一方面,对于已配置的校医,无论是否符合资质,教育部门和卫计部门将加强合作,对其进行业务培训,提升业务能力,“现阶段不会进行替换”;另一方面,有条件、有编制的学校可想办法向社会聘用正规的、符合资质的校医;此外,便是采用购买服务。据了解,根据预判,购买校医服务可能成为以后解决校医配置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