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手机“副号”吗?有人一夜被盗刷5万多元

12.02.2017  14:06

冒充熟人借钱

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法院人员查案

短信、二维码中暗藏木马链接

……

这些骗术,想必大家都有了免疫力

但是你知道吗?

一些你闻所未闻的电信业务

也开始成为骗子的新陷阱

一觉醒来,深圳的何先生发现自己的手机被锁定,同时,某购物平台账户遭陌生人盗刷,犯罪分子使用白条消费和申请贷款,一夜间洗劫了5万多元。

随后何先生发现,自己的手机曾经被一个陌生号码接管。 来自运营商的短信显示,这是一项办理添加副号的业务,何先生的手机号码被犯罪分子添加为副号。当副号手机关机,所有短信都会被主号接收,犯罪分子在此期间接收何先生的短信验证码,进而作案。

不用身份证、不用 银行 卡、甚至连真实姓名都不用知道,钱就这样不翼而飞。副号究竟是什么?

很多人首先会联想到“亲情号”,但 “副号”和“亲情号”并不是一回事。

亲情号通常指不同机主、不同号码,为了彼此之间通话更便宜而开通的话费套餐, 副号则是由运营商提供的“一卡多号”业务,在不换手机、不换SIM卡的基础上,用户可以增加最多3个真实手机作为副号。主副两个号码可同时待机,并可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其中任一号码拨打、接听电话、收发短信。

某运营商提供的副号业务

那么,何先生的手机号是怎么成为犯罪分子的“副号”的呢?

案情回顾

第一步:买料。 犯罪分子在网上购买泄露的姓名、银行卡号、身份证号和预留手机号,俗称为“四大件”。

第二步:钓鱼。 犯罪分子向已经掌握了银行卡信息的用户,发起绑定副号的业务申请,以广撒网的方式寻找作案对象。 一旦你误回复了,就上钩了。

第三步:强迫关机。 由于主号只有在副号关机的情况下才能接管短信,犯罪分子这时一般会采用两种手段, 一是利用短信轰炸强迫目标把手机关机,二是利用手机云服务,对手机进行远程操作。

第四步:空手套白狼。 利用主号收到的短信验证码,犯罪分子对手机号码绑定的网购账户进行洗劫。

花样叠出,防不胜防!对于这类诈骗来说,在接到各类短信通知后, 一定要看清短信内容,不可随意回复。

被钻空子的电信类业务还不止手机副号

一种名叫 短信保管 的业务

也不太安全

短信保管业务开通后,便可以在运营商的服务器上保存你的手机短信, 现在,不少手机厂商的云服务也在做同样的事情。然而,这却是个暗藏危险的功能。

案情回顾

某天清晨,丁小姐看见手机上有两条来自银行和手机运营商的短信,发送时间分别是凌晨3:43和4:12。一查账户,10万多元的余额在一夜间归零!不仅如此,丁小姐还遭遇了信用卡盗刷,“被申请”了7万元的银行万用金贷款。

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第一步:撞库,获取各类账户信息。 所谓“撞库”,就是利用软件对高概率数字序列进行尝试,利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用户的网络身份、网银账号、手机营业厅等账户便一览无遗。

业内人士称:“撞库的速度真的很快,每分钟至少上千个,如果用一些好的设备,效率更高,成功率在50%以上。”

第二步:开通短信保管和短信拦截业务,获取验证码。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开通这一业务后,保证登陆安全的动态验证码就顺利成了犯罪分子的囊中之物。

第三步:开通实体SIM卡。 此时,犯罪分子就可以伪装是受害人,在网上营业厅申请4G换卡业务。为了便民,有些运营商会直接就可以把卡快递到指定地址。

既拦截了短信,又复制了SIM卡,诈骗分子就能“为所欲为”了。

大家知道, 许多重要服务都依赖手机验证,如果你将手机短信同步备份到服务器上,就增加了暴露机会,一旦网上营业厅服务密码被盗,或云服务登录权限被盗,就等于在“裸泳”。

反诈骗举报平台“猎网平台”发布的《2016年网络诈骗趋势研究报告》提出,2016年以来,网络诈骗主要呈现几个明显的特点:

手机卡成为新的盗窃目标;

利用短网址、微云分享链接跳转到钓鱼网站;

知名招聘网站、语音平台进行公开招聘;

真假难分的钓鱼网站;

精准诈骗的实施;

诈骗专业度越来越高;

利用新业务和冷门业务漏洞实施诈骗;

利用云盘、同步软件进行信息窃取。

这其中,便提到了手机卡以及冷门业务的漏洞。安全专家建议, 要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陌生链接勿点,不在安全性未知的网址界面中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定期修改社交账号密码,避免手机联系方式等信息遭到泄露;提高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避免遭受手机病毒。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
端午节假期出游人次破亿 文旅产品服务丰富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记者徐壮)文化和旅游部24日公布2023年端午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