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实名“实至名归”有助打击多种违法犯罪
“黑卡”成诈骗盗窃色情恐怖活动分子“帮手”
手机实名“实至名归”有助打击多种违法犯罪
来源:法制日报
落实手机和网络用户实名制。健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加强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整治利用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传播暴力色情等违法信息及低俗信息。
编者按
社会治安的好坏,不仅和每个人密切相关,也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兴旺发达和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描绘了当前和未来我国“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网的蓝图。意见共21条,其中亮点纷呈,如探索建立公民所有信息的一卡通制度,加强对公共场所的安全保卫,落实手机和网络实名制等。
从今天开始,《法制日报》视点版推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亮点解读”系列报道,试图对意见中部分亮点作出翔实的解读。
调查:报刊亭仍能高价买到非实名手机号
□法制网记者 赵丽 □法制网实习生 郑小芹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再次重申了手机实名制的问题。
手机实名制已经推行了多年,落实情况如何?《法制日报》记者调查了报刊亭、营业厅、卖场代销商以及网店发现,部分报刊亭仍然在卖非实名手机号,而且比实名登记的号要贵,非实名手机号的进货渠道存疑。
“没带身份证也可以。我这儿还有已经激活的卡,直接插上就能用了。要的话100块钱一张。”面对记者购买非实名制手机卡的要求,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魏公村附近一家报刊亭的摊主这样回答道。
“现在管得严,很难拿到货了。有些人不想登记就拿这种已经激活的卡。要嫌贵的话就拿这种需要实名登记的卡,50块钱一张,必须用本人身份证才能买。”见记者有些犹豫,摊主赶紧说道。
“这个已经激活的卡不会有什么问题吧?以后要换套餐不需要身份证信息吗?”记者追问。
“换套餐发短信就行了,肯定能用。以后都买不到了。”摊主极力向记者推荐。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附近的其他5家报刊亭。一家摊主说65块钱就可以拿一张已经激活的卡,要想拿实名登记的卡也可以,两种卡都是从相同渠道拿的货;一家摊主直接表示只有已经激活的卡,70块钱一张,要想买实名登记的卡可以去营业厅;而另外三家摊主则声称从去年9月份开始就需要实名登记了,那种已激活的卡早就不卖了。
“不用身份证买不了手机号。”记者询问了几家营业厅和卖场代销商,得到的都是这样的答复。
“入网人姓名和身份证姓名必须一致。不能用自己身份证帮别人代买。”中央民族大学移动营业厅的工作人员很明确地对记者说。
“我们的手机号都是从公司直接拿的。报刊亭的那种已激活的卡应该是通过其他二手渠道拿的货。那种卡很不安全,用的都是别人的身份证信息,万一别人申请了销户,你这边就用不了了。”当记者表示想买不需要实名登记的卡时,一位在中关村南大街天作商城经营手机配件的代销商告诉记者。
在淘宝网首页搜手机号,记者发现很多店家的缩略图都打上了“新入网手机号码须实名登记”的字样,在宝贝详情处还贴出了工信部关于手机号实名制的相关规定。记者随机试了好几家店,提交订单后都会弹出一个页面,要求填写机主姓名、身份证号码、上传身份证正反面照片。客服们表示如果不按要求填身份证信息就下不了单,而且机主姓名和身份证姓名要对应,不然通不过审核。
总体来说,大多经营手机号业务的商家都严格遵守了“不提供实名信息不发货”的规定,但收货时的要求则不尽相同,有的要求提供身份证原件,有的是复印件,有的要求收货人和机主姓名一致,有的则没有明确要求。
剖析:手机实名制“最后一公里”如何畅通
□法制网记者 赵丽
查获涉嫌诈骗的电话“黑卡”号码6024个,由“黑卡”打给深圳市民的骚扰诈骗电话号码有200多万个……
这是仅成立一年多的广东省深圳市公安局反信息诈骗中心向媒体提供的最新“战绩”。
“黑卡”指未进行实名登记并被不法分子利用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移动电话卡(含无线上网卡)。
近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再次重申“落实手机和网络实名制”。
“随着移动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融合程度日益加深,维护网络安全成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实手机和网络用户实名制’成为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手段。”长期关注此类问题的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与法律学院法律系副主任郑宁对《法制日报》记者说。
“目前,落实实名制的法律规范正在向多层级发展,适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展,可见推动实名制已经成为我国互联网监管领域的核心工作之一。”郑宁说。
“黑卡”从何而来为谁所用
社会上目前有多少“黑卡”?
对于这个问题,郑宁表示无法回答,可能也无法统计,因为基数与涉及面太广。不过,中国移动综合部副总经理葛颀在今年年初曾表示,“截至目前,中国移动仍有近16%的用户未办理身份实名认证,总量接近1.3亿户”。
需要区分的是,未实名登记的手机卡并非全部是“黑卡”。“‘黑卡’是被用来从事不法活动的非实名登记卡的统称。”上述运营商有关人士表示,很多老用户只是懒得做实名登记,但并未从事不法活动。
郑宁说,逃避监管、从事非法活动是“黑卡”使用者的共同特点,而由于“黑卡”的屡禁不绝,其所形成的各类危害仍在蔓延。
的确,在近年来的违法犯罪案件中,“黑卡”如魅影般如影随形:
2014年3月,安徽省宿州市“3·11”网络贩卖枪支案中,涉案团伙利用1200多个非实名电话联系方式,以快递的形式向社会兜售大杀伤力气枪;
2014年12月,河北李某家人被绑架,3名犯罪嫌疑人通过事先准备好的若干个非实名号码向李某索要2000万元人民币……
在证券市场,很多被查出“老鼠仓”的基金经理,手中都有很多部手机和非实名电话卡,操作着不同的股票账号,进行着股市里的罪恶勾当。
不仅如此,“黑卡”还经常被极端分子利用;被刑事犯罪分子当作非法联络的捷径;被不良广告商作为大赚黑心钱的扰民手段。
既然有如此多的危害,人们不禁要问,“黑卡”从何而来?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没有实名认证的手机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存量卡,即2013年9月实名制以前流通的手机号码,一种是新增卡,是实名制后重新开通的手机号码。对于存量卡,营业厅在办理新业务时会要求必须实名登记,纳入实名制行列;对于新增卡,现在100%要求实名登记。
然而,在走访中记者发现,在一些报刊亭、特许销售点等社会渠道,依然可以不出示身份证买到手机号码卡。
南开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副教授史广顺介绍说,报刊亭、通信配件商店等终端的销售人员并非移动通信系统的专业人员,且由于销售数量与收入直接挂钩,一些销售人员置实名制规定于不顾,违反相关要求办理“假实名”手机卡。
历史遗留和终端监管问题难解
近年来,为打击“黑卡”,运营商采取了专门的管理办法和相关措施:
2013年9月1日,被誉为“史上最严的实名制”——《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正式实施,要求所有新入网、转入网用户在办理通信业务时,登记真实用户信息;未登记的老用户在办理新套餐业务时,重新登记真实用户信息。
今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印发《电话“黑卡”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决定在全国范围联合开展为期一年的电话“黑卡”治理专项行动。
史广顺坦言,基于传统业绩考核制度,基层运营商往往阳奉阴违,向社会发放部分非实名电话号码卡或延缓老用户实名制的过程,以提高业务量和收入。
郑宁说,上述普遍性违法的存在,加大了有关部门监管的成本和难度。而目前相关法律对此违法的处罚力度不够,违法成本低,助长了违法的蔓延。
在郑宁看来,实名制的监管效果不佳,一个重要原因是法律责任过轻,违法成本过低。
“比如根据《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第十七条的规定,如果电信业务经营者不遵守实名制要求的,由电信管理机构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向社会公告。相比违法收益而言,显然法律责任过轻,不能起到预防和惩戒的作用。”郑宁说。
实现“真实名”要加大监管力度
对于手机实名制“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郑宁认为最为重要的便是加强监管。对于大量存在的存量卡,首先应要求运营商收缴、清理存量卡;其次,要求通信运营商对社会代理机构的资质、依法登记情况进行严格把关和检查,一旦发现违法违规问题,取消其代理资格,对于未尽到审查监督职责的通信运营商,应当由监管部门追究其法律责任;第三,监管部门建立健全公众举报投诉制度,对于举报查实的公众,给予重奖;第四,对于已经使用存量卡的用户,要求其在办理新业务、更换手机卡时必须到相关营业厅进行实名登记。
史广顺认为,手机卡实名制的初衷,是让“手机卡使用者和登记者是同一人”,现在却退化成了“单纯的凭身份证办理”,且执行不严,出现了冒用、套用等问题。他认为,现在应该从“购买实名”过渡到“使用实名”。
此外,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向记者坦言,除了政策执行中凸显出来的问题外,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许多人对实名制必要性的认识还不够。这是个综合问题,加强对消费者信息保护的力度,要从信息安全的大环境治理方面逐步入手,而不能快刀斩乱麻,单纯地靠规定或法令来解决。
(责任编辑:杜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