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记:我和经济学泰斗的三次“邂逅”

16.03.2016  17:38

    3月3日下午,人民大会堂迎来了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开幕式。作为第一次参加全国两会的记者,拍摄大会堂前的“委员入场”绝对是不能错过的环节。

    新手毕竟是新手,面对涌入大会堂的委员以及成百上千的记者,自己却高举着摄像机裹挟在人群中从刘翔涌向姚明,又从韩红涌向冯小刚……

    然而有一个瞬间,我却清晰地记得——当我正被挤在包围俞敏洪的记者圈里,偶然抬头,看到一位缓缓迈步的老人,穿着深蓝色的西装,头发已然灰白,在助手的搀扶下一步一步登上人民大会堂东门前的台阶。

    这位老人正是经济学泰斗厉以宁先生。正当我举起相机要记录下老先生的身影时,他已经走进了大门,镜头中留下的只有他模糊的背影。我不禁有些疑惑,是什么原因让一位老人在耄耋之年仍然勇敢地承担起一名政协委员的责任?又是什么让这位老人宁肯被搀扶着,也要走上那高高的台阶?

    在政协会议的第六天,我来到经济界别第34组的会议室旁听委员们的讨论。看到靠窗一排座位上厉以宁先生正襟危坐,看起来比先前自己印象中的他更显消瘦。此时,34组正在讨论扶贫。“扶贫不是数字游戏,要干真活儿!”时任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的杜鹰委员话音刚落,厉以宁先生就举起手来:“我来说两句。

    厉以宁说:“关于农村的扶贫问题,我去年在几个省调研……‘旧习惯不改,很难真正脱贫’。什么旧习惯呢?就是送份子钱……甚至有外出打工的人,因害怕送份子春节不敢回家……扶贫的同时,要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多下功夫。

    原本以为,一位经济学界大咖,开口总要说说“供给侧”、说说“经济转型”。没想到,他却说了一个如此接地气的细节。而在采访中,厉以宁先生则表达得更加深刻,他说:“扶贫不能只给东西,一定要授人以渔。要重视教育和精神的力量。”厉以宁先生认为,只有打破旧习,才能一点一点塑造出一个新农村。

    说来惭愧,在这次两会之前,我对厉以宁先生的了解仅仅限于名字以及头衔。但是,当我真正开始接触这位老人时,却不得不对他肃然起敬。在一次会议的简短间歇,我看到厉以宁先生并没有休息,而是趴在桌上写着什么,出于好奇,我凑上前去“一探究竟”。厉以宁先生这样写道: “最重要的是,当农民不再是一种身份,而是一种职业时,公平对待一切居民的公平社会就形成了。这是多少年来,农民所期待的事实。

    “您这是在写什么呢?”我问先生。

    厉以宁答到:“一点意见,整理一下。

    出于不想打扰的心情,我没有再问先生更多的问题,但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是,那一刻,坐在我面前的这样一位老人让我明白原来他一刻都未曾停止过对这个国家的思考,对最普通百姓生活希望的探索……

    十余天的两会时间转瞬即逝,3月1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闭幕。我再次来到人民大会堂,想着也许能遇见厉以宁先生,用相机再次记录下他的身影。然后直到最后一批委员上车,自己还是错过了与先生的相遇。当我准备离开,抬头西望,看见宏伟的天安门广场上,那一面面鲜红的国旗正在迎风飞扬,似乎一下子明白了自己最初的疑惑,正是因为有了无数个像厉以宁先生这样坚持为百姓、为国家呼喊的旗帜般的人物,两会才成为我们生活中最特别的一场盛会,在这里能听见这个春天最有希望的声音。

    央广网记者 张雷

    2016年3月14日夜 于北京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