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打工妹转型成富商 企业依靠电商壮大

25.04.2016  14:20

工厂“傍上”阿里巴巴后年产值达到3000万

东莞时间网讯 打工七年后,段花仙迈出了创业步伐,与人合伙开厂生产毛线帽子。2006年,段花仙夫妇俩开启了独立创业之路,卖掉老家的新房子,将资金投入到创业中,成立了康保服饰厂,专业生产针织帽子围巾手套及智能帽子和智能手套。

由于客户少,康保服饰走上电商之路,通过阿里巴巴平台找客户接订单,年产值由最初的不到200万元,发展到现在的3000万元。

卖房筹措资金

段花仙到东莞的时间是1997年,当时她在大岭山的一家服饰布料企业打工,初涉服装行业。

2004年,打工七年的段花仙结束打工生涯,与人合伙创业。段花仙回忆:“我负责设计,我丈夫负责市场,在另一个合伙人的物业中开设了工厂。”

当时,段花仙合伙创业开设的工厂,加上工人一共6个人,生产毛线帽子。段花仙说:“那时创业还算顺利,工厂在慢慢扩张,原来的厂房已不够用。为了进一步壮大,打算租新的厂房。”

然而扩张遭到了阻力,另一个合伙人不愿搬厂。之后,段花仙夫妇俩在2006年与另一合伙人分道扬镳,开始夫妇俩独立创业。段花仙说:“2006年12月,我们搬到了大朗,成立了康保服饰厂,租下的厂房有3000平方米,工人是10人左右。”

与合伙人分手,段花仙夫妇俩只分到一些设备,面临没资金、没客户的困局。段花仙说:“我们将在老家的新房子卖掉,六万多元,全部投入到工厂。还找工厂所在地的村委会主任借过钱。”

成败与否,在此一举。庆幸的是,段花仙接到石排客户的一个40万元订单,在最艰难的时刻挺住了。段花仙介绍,2007年,公司年产值不到200万元,创业初期维持了生存。

企业依靠电商壮大

创业初期,康保服饰客户不多,订单一直上不去。2007年到2008年,段花仙开始求变,接触了阿里巴巴,开始在网上接订单。2010年在阿里巴巴做国际站,如今接到的大客户订单越来越多。段花仙说:“公司已建立了集聚多位行业精英的电商团队,包括内外贸业务团队。”

康保服饰专业生产针织帽子围巾手套及智能帽子和智能手套,随着订单不断增加,工厂的产值也水涨船高,2015年产值已在3000万元左右。

如今,工厂已经发展成一家集专业研发、设计、生产、出口为一体的大型服饰类产品企业。

段花仙说:“公司已建立了先进的生产车间,其中电脑提花手机套三十多台,普通多色手套六十多台,电脑横机、电脑圆筒机数十台,拥有一条完整的从编织到成型,从洗水定型到包装的产品生产链。”

南航将执行广州至泰国曼谷廊曼航线
中新网广州4月6日电 中国南方航空公司6日宣布,广东大洋网
30日下午广州出港机票搜索量瞬间涨4倍
大洋网讯 11月30日广州市番禺区、荔湾区、白云区广东大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