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拐防拐小灵通”本月上线

02.03.2016  16:14

  南方日报讯(记者/洪奕宜)打拐防拐,广东公安一直没有松懈。记者从省公安厅了解到,我省拐卖案件发案连年下降,2013年至2015年,全省拐卖案件立案数由700多宗下降到100多宗;去年全省通过快速寻查机制找回走失儿童800多名,有效防止了失踪警情转化为拐卖案件;对失踪或被拐的儿童,警方充分利用DNA数据库,至今共比中606名被拐儿童。

  打拐防拐需广泛发动群众参与。为此,广东省公安厅依托其宣传平台开辟“打拐防拐小灵通”专栏,及时发布失踪儿童和少女信息,发动群众参与查找及举报线索,并发布涉拐法律知识、DNA采集办法等相关政策规定、打拐防拐知识技能等,提高全民防拐意识和应对拐卖犯罪能力。据悉,这项措施计划从本月起开始实施。

   3年来拐卖立案数大幅下降

  2009年,公安部组织开展打拐专项行动以来,我省高度重视,严格落实打拐专项行动各项工作部署,工作成效明显,拐卖案件发案数不断下降,2013年至2015年,全省拐卖案件立案数由700多宗下降到100多宗。

  对拐卖儿童案件现案,广东严格执行公安部“一长三包”制度,“一长”,就是县、区公安机关主要领导或主管领导要担任专案组长;“三包”就是专案组长要对案件侦办、查找解救被拐卖儿童、安抚被害人家属等工作全程负责到底。

  “拐卖儿童现案基本得到及时侦破,但广东因为流动人口多,人员背景复杂,失踪警情居高不下,每年多达几千条失踪警情,核查任务极其繁重,耗费大量的警力资源。”省公安厅刑侦局政委张锐介绍。

  各级公安机关接到失踪警情后,立即启动快速寻查机制,上报指挥中心调集警力、治安力量在辖区内开展寻查工作,同时部署刑侦、巡警、交警结合自身工作寻查失踪儿童,必要时协调交通、广播电台、电视台等部门发布失踪儿童信息,发动群众力量协助开展寻查工作。据统计,2015年全省公安机关通过快速寻查机制找回走失儿童800多名,有效防止了失踪警情转化为拐卖案件。

   DNA数据库比中被拐儿童606对

  根据公安部打拐专项行动工作部署,广东于2009年建立打拐DNA数据库,库容规模不断扩大。建库以来,我省打拐DNA数据库录入人员信息数、采集血样数、受理血样数、入库DNA信息数、确认儿童身份数等主要数据稳居全国前列。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我省打拐DNA数据库共录入打拐信息16467条,采集血样信息16291条,受理血样信息14828条,检验入库DNA信息14453条,共比中606名被拐儿童。2015年,我省打拐DNA数据库共比中被拐儿童62对,其中比中2000年之前失踪或被拐的儿童就有38名。

  针对拐骗操纵未成年人进行乞讨的情况,省公安厅于2014年组织开展严打,重点打击利用婴幼儿、未成年人乞讨和未成年人、伤残人员乞讨等违法犯罪。对街头流浪乞讨和被组织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未成年人,一律采取DNA样本,录入全国打拐DNA数据库比对。

  发现利用婴幼儿或未成年人乞讨的,对无血缘关系、来历不明或疑似被拐卖、拐骗、组织、胁迫、诱骗、利用乞讨的,立即控制嫌疑人,解救未成年人;发现伤残人员乞讨的,对来历不明或疑似被拐卖、拐骗、组织、胁迫、诱骗、利用乞讨的,立即控制嫌疑人,解救伤残人员;凡是发现未成年人或伤残人员乞讨的,公安机关积极协助民政、城管等有关部门开展救助工作。

   小灵通”提高全民防拐意识

  警方分析,造成孩子走失的重要原因:一是家长疏于教育、管理,安全防范意识淡薄;二是对反拐政策、法律、法规了解不多,孩子走丢后家长往往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自救及报警求助,也不知道如何配合公安机关做好查找或拐卖案件的侦办工作。广大群众对防拐、反拐意识不强,对身边拐卖犯罪行为的危害认识不足,不敢揭发或举报,甚至有的还对买家抱有同情心理。

  为此,广东省公安厅依托其宣传平台开辟“打拐防拐小灵通”专栏,及时发布失踪儿童或少女信息,发动群众参与查找及举报线索,提高打击拐卖犯罪时效性;同时发布涉拐法律知识、儿童失踪快速寻查机制、DNA采集办法等相关政策规定,提高群众应对拐卖犯罪能力;发布打拐防拐知识技能、拐卖案件典型案例,回答网民有关涉拐疑问,提高全民防拐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