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被打捞起,唱出了美丽”:音乐才子方文山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青花瓷》《烟花易冷》洋溢着“中国风”的古典美令很多人叹服,这也是词作者方文山近期自认比较满意的作品。
这位有“音乐才子”之誉、驰名两岸的流行歌曲作词人,近日在台北接受了新华社驻台记者的专访。他曾为周杰伦、江蕙、蔡依林、张靓颖、陈奕迅等两岸三地歌星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歌曲,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与周杰伦长期搭档,推出《东风破》《菊花台》《千里之外》等“神曲”,把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流行时尚完美结合。
“我和杰伦从第一张专辑到第十三张专辑,每张专辑都有一两首‘中国风’作品。我们不是某年某张专辑有这样的作品,而是保持创作的续航力,一直在推陈出新,所以大家会关注到。”方文山谦虚地说,很多人都在创作“中国风”,只是我们比较持之以恒而已。
什么是“中国风”?他回答说:“只要编曲用到古筝、二胡、琵琶等民族乐器,或者遣词用语用到类似拱桥、蹙眉这些古典语汇,都是广义的‘中国风’。它其实是创作的概念和方向。”
方文山认为,传统和流行可以并行不悖,新式旋律配上仿古典的遣词造句,让周杰伦、林志炫等现代歌手唱出来,成为流行经典。这说明只要结合方式是有创意的、符合当下的时空背景,即使是偏向古典的传统元素,大家还是会喜欢。
创作了这么多年“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芙蓉水面采船行影犹在你却不回来”,方文山给人一种“烟雨江南”的婉约派印象。他说:“毕竟是情歌,婉约比较细腻,比较可以激励文字的美感。如果有适合的旋律,我也会尝试西北风格的豪放派。”
方文山也根本不担心会有题材枯竭问题。他说:“京剧、中医、武术、剪纸、传统建筑、书法,甚至某一部著作比如《山海经》《儒林外史》,可以获取的东西太多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养分很充足。”
在应邀为新华社旗下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特别节目诵读唐诗时,方文山不假思索选择了李商隐的《锦瑟》。这是他最喜欢的唐诗之一。他说:“我觉得唐诗很美,如果大家多多接触唐诗,会发现传统文化里面有一些画面感、意境感都非常丰富的诗词。”
除了作词,方文山近年来也大力推广汉服和书法。比如创作歌曲《汉服青史》,在浙江举办了两届汉服文化周,把汉服的元素植入周杰伦的新专辑《天涯过客》的MV里,目前又正在筹备一部与书法有关的戏剧。他认为,唐诗、汉服、书法这样的传统文化,会联结你和这个民族的一个认同感,使自己有不同于其他人的一种文化识别。
谈及两岸音乐人合作,方文山表示,不管歌唱节目、音乐奖项,还是词曲合作,都已经相当频繁。很多台湾歌手参加大陆歌唱节目,也有大陆歌手拿了台湾金曲奖最佳男歌手奖。自己和一些编曲老师也一直在帮大陆歌手写歌。现在他一两个月去一趟大陆,每次三五天不等,商谈合作事宜,或者举办音乐文化讲座。
在前不久在台北举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方文山在题词时不小心把“有故事”写成“好故事”。对此,他笑称是受了大陆节目《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的影响。他说,台湾也有《星光大道》等类似节目,歌手萧敬腾、杨宗纬等就从中脱颖而出。但台湾毕竟收视市场小,而大陆节目制作精良,影响力大,可以给两岸三地年轻人提供一个很好的渠道。
“很鼓励大家对音乐有梦想。”方文山说,“有些音乐才能是与生俱来的,比如天生一副好歌喉是老天爷赏饭吃的,但也有一些是可以后天学习的,比如弹吉他、作词、作曲。后天养成的音乐很吸引人,因为大家都有机会。”
前不久,方文山推出掌上音乐创作平台“创意方城市”,希望帮助“音乐素人”圆梦。作为过来人,方文山的“现身说法”很有说服力。1969年出生于台北的他,送过报纸,当过司机,做过维修工。
对于如今的音乐作词成就,他说:“我不过是稍微注意流行讯息,哪边有歌唱比赛,哪边有唱片公司信息,我就投稿。过程肯定有一些小挫折,就像业务推销员请100个人填问卷,大概只有10个人会填,搞不好只有2个人填真实信息,但不要气馁。”
专访结束时,方文山寄语两岸三地年轻人:“喜欢音乐没那么厉害,也没那么伟大,但它可以成为你青少年时期的一个美好回忆。如果你感兴趣,就坚持自己的创作,坚持自己的梦想。”
(原题:“传统被打捞起,唱出了美丽”——台湾音乐才子方文山专访/记者许雪毅 陈斌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