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一考定终身”才能纾解高考焦虑
■ 徐剑锋
本报4日报道,高考临近,我市4.225万考生正在抓紧最后的时间进行复习,全力以赴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人生大考。嘉应中学以“喊楼”方式为高考学子助威;曾宪梓中学特邀曾宪梓博士回校与考生拍毕业照,并组织高三全体师生在“决战2014 再创宪中辉煌”的横幅上签名,以此鼓励学生士气。
每年的这几天,一场原本属于学生个人的考试,却让整个社会为之瞩目;在其背后,除了学子紧张外,家长、亲朋好友乃至全社会,都在传递着焦虑情绪,有人戏言:“高考让日常生活疯狂,日常生活加剧高考疯狂。”
按理讲,大学扩招多年,高等教育加快普及,全民焦虑应该大大减轻,可是包括考生在内的“高考焦虑症”年年发作,而且似乎一年更比一年紧张。人们潜意识里的“唯高考论”,以及整个社会对高考的过度关注、倍加护航,反过来又强化了考生及其家长本已高度紧张的心态。
“高考焦虑”来源于现有的“一考定终身”格局。就制度本身而言,一年一次、分分较真,让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很难改变;而且,只有考上好大学,才有机会获得好工作。尽管自学考试、电大、网络大学也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在现实中,“学历歧视”、“等级观念”决定着不走上名校难以获得人生出彩的空间。因此,没有的要有、有的要好、好的要更好,这样竞争氛围,怎会不让考生和家长“压力山大”?
纾解“高考焦虑”,“药方”在于彻底打破“一考定终身”的困局。虽说这几年考试招生模式不断创新,但至少,集中录取制度还没有改变,最核心的考生选择权并没有增加,反而成为学校争抢生源的手段,无形中再度加剧了家庭和社会的焦虑感。
十八届三中全会绘就了“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路线图,包括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的运行机制,尽管高考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但箭在弦上当有时间表,也需实质性突破,而且是越早越好。
当然,无论考生还是家长,保持积极乐观的健康心态,就能够轻装上阵,不为“一考定终身”所吓倒。“路在脚下”,关键是如何帮助考生选好成长成才之路,并把人生路一步步地走稳走实,这一点更是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