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攻坚战 “细节”更美丽
清晨,东湖公园、海印桥一带美景宛如画卷。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摄
越秀区东濠涌水清岸绿。
东濠涌成为周边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东濠涌成为周边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本版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杜娟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燕(除署名外)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东要以更大的作为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果断淘汰那些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和企业,为新兴产业发展腾出空间。殷殷嘱托,为广东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指明了方向。
努力探索经济与环境协调的绿色发展之道,这是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的一份使命与担当。面对困难和压力、重托与期盼,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广东不回避、不畏难,以更大决心、更硬举措、更实作风,坚决打好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提供更坚实的环境保障。
珠江边上美丽的夕阳、那一抹挥之不去的“广州蓝”已经成为广州的新名片,市民对空气环境的满意度升至近十年最高。35微克/立方米、28微克/立方米——广州、深圳,两座人口过千万的特大城市,在国内一线城市中率先突围,2017年PM2.5达标。“这是一个标志性的成绩,珠三角作为一个重点区域,整体达标,并且是连续三年低于35微克/立方米。”今年3月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点赞”广东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得益于早发现、早谋划、早治污,自2015年起广东空气质量连续三年整体达标。
广州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持续提升环境空气质量,“广州蓝”更蓝可期。根据《广州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规划》,到2020年,环境空气污染6项主要指标全面达标,PM2.5浓度力争达到30微克/立方米,达标天数比例达到90%以上;到2025年空气质量进一步提升,总体稳定达标,达标天数比例达到92%以上。
岭南水乡、河道纵横,是大自然给予岭南人民的馈赠;同时也成为环境质量中的一块短板。“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区域人口密度大、企业密度大、污染排放强度大,且雨季长,令广东治水任务更加艰巨,更要扎扎实实做好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在广东督察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的生态环境部水环境管理司司长张波一语中的指出广东治水“艰难”。
2017年全省下大力气进行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新建管网5950公里,其中广州1392公里,为打赢“碧水保卫战”奠定良好基础。在黑臭水体治理上,广州精准打出“控源、截污、管理”治水组合拳,全市落实各级河长3030名,全面打响拆除违建、治理“散乱污”攻坚战。截至10月7日,广州已治理违法建设47090宗,面积2620万平方米。其中,中央巡视组反馈的近760万平方米违法建设,已经于今年9月11日全部拆除完毕。
在2017年35条黑臭河涌基本达到 “初见成效”基础上,广州正全力推进全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2018年要力争再完成102条黑臭水体的治理,到2020年全面剿灭全市范围内的黑臭水体。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响应人民群众的期盼,广州正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争创美丽中国样本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美丽中国的细节——再访东濠涌
走近广州越秀区东濠涌,沿着水流缓缓行走,只见水清岸绿、鱼翔浅底,不少市民在这里散步休憩。2012年1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东濠涌,了解到东濠涌的整治成果,留下了这样的寄语:“东濠涌是我们建设美丽中国、永续发展的一个局部、一个细节,把这些局部和细节做好,我们的宏伟蓝图就能实现。”时隔五年多,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不仅清晰地印刻在大家心中,更转化成广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有力行动。
5年多来,绿色发展在东濠涌沿线老百姓的心头打下深深的烙印。六代人都住在越秀区大东门的罗国泉亲历了东濠涌由浊变黑再到治理后从黑臭变清澈无味的全过程。罗国泉说,东濠涌源于宋代开凿的“六脉渠”,古人云“青山半入城,六脉皆通海”,广州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到了现代,六脉渠中只剩下东濠涌没有被完全覆盖。小时候他在涌边度过了很多美好时光,“钓蟛蜞、逗小鱼,当时很多堤岸破损了,水里虽有泥沙但不黑不臭”。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小工厂排污和生活废水,东濠涌成了又黑又臭的“大坑渠”,周边居民苦不堪言,“住在旁边的居民,夏天都不能开窗,有条件的都盼着能搬家”。
老百姓的期盼让广州市下决心彻底整治东濠涌。通过截污控源、接入污水干管,控制污染物排放,加上补水过滤净化等措施,令水质达到清澈、无味、可触摸。从前黑臭的河涌,变成了周边居民休憩的大花园。罗国泉说,他又想起年少时在东濠涌边度过的美好时光,只不过小孙子现在更幸福,河涌环境更好更安全,可以放心亲水戏水。以前想搬走的居民是苦尽甘来,很多市民还想搬到东濠涌沿线居住。
2015年6月,随着东濠涌二期综合整治工程竣工,4公里长的东濠涌真正实现南北相通、云山珠水相连,沿线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罗国泉和街坊们经常沿着东濠涌从白云山脚麓湖边的源头一直走到珠江畔,“沿途段段有靓景,生态也越来越好,还吸引了以往市区罕见的红尾水鸲来安居,经常有摄影发烧友在涌边拍照”。
2018年7月,新时代越秀美丽建设讲习所在东濠涌博物馆成立,居民和建设者在家门口讲述东濠涌治水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故事。越秀区建设和水务局党委书记江桂洪说,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东濠涌经过多年的整治,水质达到地表四类水的标准,有时候能达到二类水的一些标准,水质优化带动了沿线生态的恢复,鸟群、鱼群品种增多,通过把一个个局部和细节做好,让市民共享美丽生态家园。
作为东濠涌蜕变的亲历者,罗国泉感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真真正正说到老百姓心坎上,好的环境好的生态比什么都强,在美丽家园生活才幸福写意。”
东濠涌的变化只是广州坚持生态优先、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云山珠水之间开花结果,广州正在用绿色生态刷新“颜值气质”,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新成效。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