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之间的隔阂

26.03.2015  13:38

东莞时间网讯 近期东莞最重磅的两条公司新闻,莫过于友贷网和雨林木风的购并案了。《东莞日报》报道,收购这两家莞企的母公司,其股价上周演奏了一曲“狂飙进行曲”。其中,收购友贷网的美国公司银富集团,股价从0.3美元飙升到2美元,上涨了566.67%;收购雨林木风的科达股份,在消息公布后,两天时间里股价飙升了18%。

对于初涉资本运作的东莞产经界来说,这无疑是一场新鲜的体验。事实上,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就在于在逐利驱动下,人们通过股票或其他资本票据的自由买卖,通过自由的收购兼并,来实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之间的自由转换。这种体验,在资本运作已高度成熟的市场经济中,早已见怪不怪了。已成为现代商业史上最大规模IPO之一的阿里巴巴于纽交所的上市;GOOGLE、苹果通过对相关公司购并,自如地实现业务领域甚至企业战略的进退挪移,这些常常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案例,已将现代资本市场的这一特性,淋漓尽致地凸显了出来。

资本市场的这一特性,也正逐渐成为东莞产业转型升级每天都在发生的新常态。以往,基于经济规模和产业发展模式的制约,中国绝大部分产业都存在着高度分散、效率低下的特点。这与大资本、大工业时代所要求的集约化是背道而驰的。虽然说,互联网的发展,给订制式、小规模生产重新创造了一定的空间;但是,从宏观趋势看,每个传统产业都必然经历从分散、积聚到形成规模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推进,现代产业环境中,主要就是通过收购兼并或重组的方式进行。友贷网和雨林木风的购并,只不过因其具备抓人眼球的互联网金融和网络技术特点而备受瞩目。事实上,在新兴科技和新锐技术的冰山一角之下,发生于传统产业和领域的购并重组案,如同水面下更为庞大而隐秘的山体。只不过,因为交易规模、规范程度等不同,而分处舆论关注程度不等的不同资本市场层级而已。

这足以说明,通过金融市场的发展,打通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之间的隔阂,是帮助传统产业完成现代化转型的必经路径。现实地看,也是东莞经济升级换代的着力点。更重要的是,也只有建立起这两种资本、两个市场间顺畅的调节管道,资金对经济体的蓄水池功能才能正常发挥。对此,詹姆斯·托宾在《货币、信贷与资本》一书中表达得清晰而透彻:每当股票价值被高估时,就会有产业资本从金融资本退出套利空间,逐利性就会驱使人们抛售股票,资金从金融市场流向产业市场;而当股票价值被低估时,就会有产业资本进入金融资本的套利空间,人们也将选择继续持有甚至增持股票,产业资本也将更愿意投资金融产品。这就是说,一个健康的经济,必须要有完整、自洽的循环功能,才能帮助微观企业获得充足的金融血液,经济体的勃勃生机才有保障。“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就是这个意思。

不过,购并案和伟大公司有什么关系?目前来看,由于资本的丰腴,也由于市场潜在估值的不确定性,不管好公司还是平庸的公司,只要能够上市,大都能够享受到全球资本市场的高溢价。但是,这决不意味着,每个被收购、被投资的公司都能顺利地实现资本的原始意图,更不意味着能够成长为一家伟大的、受尊敬的、基业长青的公司。1776年,现代经济理论奠基人亚当·斯密曾提出过一道著名的“斯密难题”:如何让一家资本市场上的企业在股东和代理人之间达成平衡?近250年后,马云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靠谱的接班人、好的制度和伟大的企业文化。这可能也能给友贷网、雨林木风以及更多面临购并案的东莞企业以提醒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