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更具生态文明的美丽东莞
探索制造业城市的生态发展之路打造更具生态文明的美丽东莞
——东莞市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积极承接海内外产业转移,从香飘四季的农业县迅速跃变为现代制造业名城,全市聚集了56万家市场主体,其中工业企业3.8万家,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进出口总额达1444亿美元,“东莞制造”成为“中国制造”精彩而生动的缩影。但与此同时,快速工业化、城市化也带来了水环境恶化、空气质量下降、土壤污染等问题,影响了可持续发展和民生改善。针对这些问题,我市秉承生态发展的理念,从加强规划引导、建设环保设施、开展专项整治、推动产业升级、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实践,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打造美丽东莞,逐步走出了一条制造业立市与生态发展相互融合、相得益彰的新路子。
一、全面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注重规划先行与创建带动
我市针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形势,深刻反思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发展道路,大力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做到在思想上强化共识,在行动上贯穿始终。一是突出战略引领。早在十几年前就提出了打造生态绿城的目标,近年来大力实施高水平崛起的发展战略,也特别强调要实现环境容量饱和基础上的绿色崛起,从高资源消耗向低碳环保发展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绿色生态城市。通过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全市发展战略,有效凝聚全社会重视和共建生态文明的合力。二是注重规划先行。出台《东莞市域生态控制线规划》,划定1103平方公里的生态绿线范围,占全市土地面积的45%,严格限制开发建设项目。先后投入近2000万元,编制了《东莞市环境保护规划》、《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规划》、《大气污染控制规划》等14项环保规划,并要求各镇街相应编制镇级规划,与市级规划一起构成完整体系,为生态保护与环境整治提供指引与保障。三是实施创建带动。先后开展了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创建活动,这不仅仅是为了摘取一块奖牌,更重要的是通过创建活动,倒逼工作开展,有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其考核指标包括5部分共26项,要求很严格。我市花了9年时间进行创建,创建过程也是东莞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过程。正因为如此,目前我市又相继启动了国家生态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等创建活动,务求以此为抓手,把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
二、大投入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强化污染治理能力
工程治污是解决污染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尤其东莞制造产业发达,污染问题比较严重,要在短期内扭转被动局面,必须把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摆在主要位置。一是突出建设覆盖城乡的污水处理系统。为了解决好市民感受最强烈的水体污染问题,我市先后投入超过120亿元,建成二级污水处理厂37座,在全国率先做到了每个镇街至少布局一家污水处理厂,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53.5万吨/日。同时,建成近2000公里的截污管网,保证了污水有效收集,充分发挥污水处理厂的作用。这样的投入力度和工作力度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属少见。二是突出建设污泥集中处理系统。为了解决污水处理厂运行带来的污泥二次污染问题,我市投入5.1亿元,建成了樟村污泥初级处置厂和黄江污泥处理厂,对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理后污泥制成的干粉用作红砖原材料等,实现了资源再利用。目前,东莞日处理污泥达到1600吨,远期规划将达到2600吨/日。三是突出建设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系统。东莞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高达1万吨,存量未处理的则超2000万立方米。早期仅进行简易填埋处理,容易产生大量渗沥液、沼气等,严重污染生态环境。我市按照 “焚烧为主、填埋为辅”的思路,投入20多亿元,建成垃圾集中焚烧处理厂3座,处理能力达5400吨/日,全市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7.3%。目前还在新建垃圾处理厂4座、规范化垃圾填埋场3座。四是突出建设医疗垃圾集中处理系统。投入1.1亿元建成医疗废物集中处理中心,将全市每天近20吨的医疗垃圾全部收集处理,集中收运和处理率均达100%。
三、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打造天蓝水清景绿的宜居城乡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东莞原来三分之一田、三分之一水、三分之一山的优美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我市一手抓环境整治,一手抓生态建设,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一是以“四清理”、“五整治”为抓手,着力改善城乡环境。2005年,在全市开展以清理违法搭建、清理违法用地、清理无证照经营、清理畜禽养殖业为主要内容的“四清理”行动,仅清理畜禽养殖业削减的污染排放,就相当于1500万人口的污染量。2007年又启动了整治生态环境、整治环境卫生、整治旧村、整治农贸市场、整治“六乱”的农村环境“五整治”行动,累计投入25亿元,完成环境卫生、农贸市场专项整治和1000多项生态整治工程,有效缩小了城乡环境差距。二是以运河整治为核心,深入整治内河涌污染。东莞运河流经全市2/3的镇街,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淤泥垃圾、畜禽养殖对运河造成严重污染,水质一度达到劣五类。我市按照“截污、清淤、活源、治堤”的方针,对285公里的运河水系和镇街沿线内河涌进行综合整治,使全市内河涌逐步消除黑臭现象,实现水体生态修复。目前,运河水体已基本消除黑臭现象,部分河段已开始有鱼儿游动。三是以机动车尾气和企业废气防治为重点,加强大气污染整治。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对燃煤电厂、企业锅炉实行重点整治,仅沙角电厂群脱硫工程就投入18亿元,年削减二氧化硫9万多吨。全面加强机动车排污监管,开展出租车、公交车LNG、CNG改造,投入8亿元补助12.3万辆黄标车淘汰更新。2013年空气优良天数占全年的72.88%。四是以营造绿景为基调,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水平。市级财政每年投入3亿多元,各镇也投入不低于财政支出1%的专项资金,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实施沿路建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拆违建绿等。全市共建成自然保护区5个、森林公园10个、绿道900多公里、大小公园1200多个,成为市民绿色出行和绿色休闲好去处。全市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化率分别达到36.9%和38.6%,逐步构筑了林在城中、城在林中、人在绿中的优美人居环境。
四、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
产业污染是东莞污染的主要来源。如果不下决心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生态文明建设就不可能取得实效。我市紧紧抓住产业准入、监控、调整、退出等环节进行重点治理,努力构建资源节约、生态循环的产业发展新模式。一是严把产业准入门槛。完善产业准入标准体系,把单位产值能耗、污染物排放强度纳入评审标准, 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实行总量限批、区域限批、产业限批和总量前置审核制度,严格落实“三个不批”,即采用国家和省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技术和设备的项目不批,位于东江流域等敏感区域的重污染项目不批,已超出排污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增加污染物排放量的项目不批。近5年来,尽管我市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较大冲击,但坚持不为追求速度随意上马项目,共拒批项目1983项。二是引导淘汰落后产能。制定《东莞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明确鼓励、限制和淘汰三类目录,有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采取财政补偿、限期关闭等措施,累计淘汰电镀、漂染、洗水、印花、造纸、制革等污染企业646家,实现传统砖、采石、水泥、小火电等四大行业的整体退出。三是调整布局集中治污。按照统一规划、定点建设、集中排放、集中治理的思路,投入30亿元,规划建设造纸、电镀等7个环保专业基地,推动产业配套必须的污染企业入园集中生产。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引导污染企业搬迁入园,提升污染治理效率。四是推进企业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大力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对全市5个重金属行业,7个产能过剩行业,“双超双有”(“双超”指污染物排放超标或超总量,“双有”指使用有毒、有害原材料或者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企业,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从根本上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与2010年相比,2013年全市COD、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5.8%、16.6%;生态环境的改善,又增强了城市对高效益、低污染产业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加速了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五、以水乡地区十镇一港为示范,创新区域生态文明
水乡地区位于我市西北部,是东江北干流和南支流流经区域,包括10个镇街和虎门港,总面积510平方公里,占全市的20%。这里原是鱼米之乡,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后来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废水、废气的排放量占全市的60%。我们立足水乡地区的特点和现状,把整个片区作为示范和试点,积极探索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模式。一是积极探索统筹发展之路,打造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样板区。高标准编制水乡地区统筹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一盘棋考虑城乡建设、生态保护和产业布局。加大土地统筹力度,重点建设望洪枢纽站周边15平方公里土地,致力打造东莞城市次中心、水乡核心片区。实施重大招商项目统筹布局,严控土地无序开发利用。对水、土壤、大气、噪声和固体废弃物等进行综合治理,坚决清退高污染生产环节,还原水乡优美自然风光。二是积极探索特色发展之路,打造具有岭南水乡景观和人文特色的标志性片区。水乡地区河网纵横交错,密度达1.64公里/平方公里,是珠三角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拥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处,是著名的“龙舟之乡”、“花灯之乡”和“曲艺之乡”。我市因地制宜,充分挖掘水乡特有的生态资源、岭南传统艺术资源,塑造洪屋涡水道民俗文化、东江北干流民间艺术、中堂水道龙舟文化、东莞水道特色美食、麻涌河“香飘四季”、东江南支流名人文化“六个水乡特色风情体验区”,再现岭南水乡的独特风情。三是积极探索绿色发展之路,打造集都市农业、观光旅游、创意休闲于一体的生态综合利用片区。由于地理因素和历史原因,水乡地区保留了大量农田耕地,共26.7万亩,占全市的60%,在维护我市生态系统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市坚持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原则,逐步把水乡的农田耕地打造成集都市农业、观光旅游、创意休闲等于一体的新型农场,开展生态综合性利用,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六、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非一朝一夕之功,尤其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市近年来集中出现,污染介质、污染来源、污染特征呈复合化趋向,污染治理的难度加大。我市着重建立健全长效的投入、监管和责任机制,确保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有效推进。一是完善和落实经费投入机制。坚持常规经费保障与专项经费投入相结合,在每年财政预算安排大笔环保经费的基础上,加大重大环境治理项目投入,近年来仅污水处理设施和运河整治的投入就超过300亿元。较早地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每年投入1.3亿元对全市基本农田和林地实行补助。积极探索环保投融资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二是完善和落实执法监管机制。在全国率先建立镇街一级环保机构,统筹地方环境保护工作。组建环境监察分局,下设6支环境监察大队,派驻镇街实行分片管理。建设20个自动监测站(点),形成覆盖大气、水、噪声的先进自动监测网络。投入近2亿元,建成重污染企业环保在线监测系统,对352家企业实行全天候联网远程监测,并委托第三方进行维护运营,规模居全省首位。制订实施企业“一源一档”、信用管理、违法公告、有奖举报、委托运营、环境监督员、环境友好企业评价、污染源信息化管理等八项制度,构建了具有东莞特色的企业环境监管机制。三是完善和落实责任考核机制。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严格实行环境质量“一把手”负责制、“一票否决制”,促进各项环保目标落实。
经过不懈努力,东莞初步探索出一条制造业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之路。如今的东莞,产业与环境正逐步实现良性共融,不但现代产业集聚,释发无限活力,而且山更青,水更秀,天更蓝,景更美,呈现出一幅生态城市的秀美画卷。但东莞市的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污染排放总量仍然较大、污染治理难度不小、整体生态环境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仍然任重道远。下来,我市将以改善环境质量、确保环境安全为目标,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以创新环境管理体制为动力,加快环境调控,深化污染治理,严格环境监管,进一步提升宜居环境水平,打造出更具生态文明的美丽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