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公王

04.08.2014  12:00

  ●杨敏/文 阿山/图

  松源河坦坦流淌,滋润着夏日渐熟的稻子和烟苗,人们在田间地里劳作,屋舍间鸡犬相闻一片和乐,村民们相信这是“三相公王”赐予的福祉。园岭虎形山下,龙源宫里供奉“三相公王”的香火500年来未曾间断,信仰者遍及广东、福建、江西三省五县十个乡镇。园岭村村民王伯说:“‘三相公王’是护佑一方土地的福神,在松源人心中有独特的意义。松源人的节日与公王息息相关。”

  此次镇村行,记者来到了松源镇。在古老的龙源宫里寻觅松源地域上最独特、隆重的节日活动——“扛公王”。

  进入龙源宫,便见到了香火鼎盛间供奉的“三相公王”。大公王位居中间,头戴金冠,身披金甲、手执利剑,其余二公王分居左右,亦气宇轩昂,威风凛凛。稍前方置有三相公王的化身六座,外加十满公王一座。已经在龙源宫驻守了十二年的管理员王杏春说:“将公王扛出去过月半(又叫‘应公王’)是这里传统的习惯,村民们希望公王能够镇压邪气,保佑村里风调雨顺。”“三相公王”之所以如此受本地人信仰,是因为前人对其原型北宋钟氏友文、友武、友勇三进士忠烈品性的歌颂和怀念,而后人则一直秉承着先人念忠贤、树正气的理念,将祭祀公王的传统沿袭下去。

  据龙源宫另一位管理员王清任回忆,建国后因为反封建活动,“三相公王”神像等遭到焚毁,直到1986年这一切才慢慢得到恢复。2006年,园岭村村民在乡贤的赞助下,依据老一辈人的回忆,让间断了48年的“扛公王”活动重放光彩。“扛公王”那一天,人们穿着新衣新帽浩浩荡荡来到龙源宫前。村中父老参拜过后用大轿将公王请出宫。迎公王的队伍按照传统规矩排列,红黑帅旗领先,紧接着是回避牌和肃静牌扬威而行,灯笼、头锣、狮锣鼓、唢呐奏响开道,大龙旗护卫沿途闹八音,扛公王摇摆轿缓缓而行,村中男女老少皆集成长龙,至圩前村口,鞭炮鼓乐齐鸣。家家户户在门前摆好三牲等祭品,急盼公王在家门前停留,焚香燃炮虔诚拜祭。各自然村将公王请进各自的祠堂,好在第二天过月半之日,到公王前举行盛大的祭礼。

  旧时“扛公王”是梅蕉六甲地区人们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分春秋两季。由于龙源宫内公王数量有限,各个村需要轮流扛公王,所以每个村“过月半”的日子也五花八门。春季“应公王”一般在正月各日,如寺边村在大年初二就开始扛公王,在初三“应公王”。而大约从农历立秋开始至九月底,就天天都有过月半的村庄。这种节日风俗在整个客家地区看来是独具特色的。王清任说:“‘扛公王’活动,需要团结,也促进团结。”它体现了这片地区久远的农耕文明,更续写着淳朴热心、守护正义的民风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