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普法对象 让法治阳光普照

23.07.2015  15:27

本报记者获悉,全市“送法上门”活动日前全面启动。东莞市公安局抽调了1000名民警,会同驻村(社区)法律顾问、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专家学者等,组成全市“送法上门”活动送法宣讲团。宣讲团进企业、学校和社区,主动送法上门服务,今年共将举行系列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不少于6500场。

送法上门,既是打通群众路线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普法为进入群众心门而跨出的一步。普法不是为普而普,普法的重点要放在学法、懂法、用法上,依法治国治市的根基就在于全民知法守法用法;地方、行业、基层依法治理工程的全面展开,社会法治化水平才能不断提高,才能为东莞经济健康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送法上门去,普法入心门,务必打造成东莞普法工作的一个显著特色。普法工作如何才能更具成效,首先要解决普法教育的主要对象是谁,以及普法的“必修课”是什么,如何为不同的人群定制普法“选修课”,同时,还须研究普法的方式,以求取得最大的普法效果。

普法不能忽略行政机关,相较于专业的法律工作者,人人都存在着法律盲区。要第一时间送法律进机关,以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对行政可能涉及到的事项进行法律普及,以打造依法行政的政府,开展依法办事示范窗口单位创建活动,将对法的理解付诸于法的实务。从这一点来看,政府职能部门必须加强《宪法》、《公务员法》以及依法行政类法律知识的普及。

法律亦要普照医院、宾馆、商场、车站等单位,让普法工作不留死角,利用法制宣传栏、公示牌、宣传册、宣传单等形式开展与本单位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宣传。通过这些活动,要促使基层服务单位的领导干部、管理者和职工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法治意识进一步增强,服务社会的质量不断提高。

根据东莞民情社意,必须送法律进社区、企业、学校,广泛开展法律对口帮扶工作。社区是退休人员和下岗待业人员比较多的地方,也是普法教育比较薄弱的环节;企业在利益刺激之下,总面临善与恶的决战;学校学生正处于法制观念形成期,加强对重点人群的普法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律内容普及,从而为迅速改观社会治理发挥作用,不失为普法的终南捷径。

因此,送法律上门,可以上学校之门,上工厂之门,可以进工地之门。只有消灭普法教育的死角,让普法的阳光照耀到社会每个角落,法治才具有最为真实的内容,才具备最为感人的力量。

这一切,需要创新普法形式,要让广大干部群众从灵魂深处自觉地学法、懂法和用法,从而在思想行动上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这是关系到普法工作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单靠死板地“照本宣科”,生硬地灌输法律条文不行;单靠开会、办培训班等传统形式效果也不好。必须打造富有特色的普法载体,形成具有凝聚功能、规范功能、激励功能的法治文化氛围;必须打造精品法治宣传工程,把法制宣传和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法制宣传的魅力和成就;要运用丰富多样的形式,与时俱进的采用如卡通漫画、微电影、微信、微博等手段,通俗生动地普及法律知识;为了避免普法走过场,还要科学设置普法成果验收指标。

所有的辛劳都会有收获,普法的付出决不会成为沉默成本,它必将在社会治理方面以正向效果显示出来。这一点,是无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