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老子哲学 传通识教育 扬中华文化--记台湾中山医学大学曹秀明教授莅校讲学

17.10.2014  14:27

2014年10月14日至16日,应我校社会科学部和通识教育中心邀请,台湾中山医学大学曹秀明教授莅临我校进行为期三天的中华传统文化讲学。曹秀明教授,哲学博士,医学系“博雅教育课程小组委员”,台湾医学人文学刊编辑委员,台湾通识教育学刊编辑委员等。在有限的三天时间里,曹教授为我校师生进行了三场讲座。



10月14日上午,曹教授在教学楼A2-2室为我校全体师生作了第一场题为“老子哲学—道与德”的讲座。讲座由社会科学部王喜老师主持,教务处唐淑涓副处长、社会科学部黄祖辉主任、社会科学部董浩军副主任以及全体社科部教师也聆听了讲座。


 


师生在聆听曹教授观摩课


  “专业跟通识就像是飞机的两只翅膀,只有这两只翅膀都俱全,飞机才能飞起来”,曹教授用生动形象的比喻首先阐述了通识教育的重要性。接着,曹教授就台湾中山医学大学开设的通识教育的情况,进一步分析了通识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理解老子的道和德,曹教授还结合当代的社会实际,运用形象生动的例子深入浅出地把老子哲学讲得通俗易懂。最后,曹教授勉励同学们一定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任何人讲的话都不能照单全收,要多思考,多总结。


在一个半小时的讲座里,同学们都认真地听讲和做笔记。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讨论,很多同学说自己是第一次感受到老子哲学的魅力,认为曹教授的讲座“很有意义”。老子的“道”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可以说此次讲座对我校一直强调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10月15日上午,曹秀明教授来到社科部部会议室为我校教师作了第二场题为“中华美德文化对教师修养的重要性”的讲座,讲座由社会科学部黄祖辉主任主持,参加讲座的还有护理学院谭平书记、王珠乾副书记以及护理学院老师、辅导员,社会科学部董浩军副主任以及全体社科部教师。





曹秀明教授结合自身经历,把教师分为三种:经师、人师、严师。经师传授书本知识;人师不仅教知识,还教做人道理;严师教“人中之人”。她鼓励在场的教师要努力做严师,教出人才。而读书人有三种境界:一是小有名声,二是感动群众,三是化民成俗。讲座中她不自觉回忆起了自己的老师,并指出自己的老师是一个慎独、诚心的人,同时也道出了自己身为老师的心声——“引导学生,为学生立志,协助立志”。


最后,曹教授强调了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她认为“通识教育本来就是教育该有的责任,通识是一门学科,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这门学科的作用”。曹教授亲切温和的声音,娓娓道来,让在场教师如淋甘霖,也把大家引入了讨论中去。对于教师们所提的关于家庭、工作、事业等问题,曹教授也做了详细的回答。


10月16日上午,在我校生命文化研究中心的邀请下,曹教授作了第三场讲座,主题为“东西生命哲学对观”。曹教授从为什么要探讨生命哲学谈起,论述生命教育要怎样谈,她认为,“一方面从学理上的认知来了解与学习,一方面从自己的、一般人的生命现状出发,来面对自己、了解自己,进而了解他人、关心他人”。接着,就西洋哲学对生命的看法,她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比较东西生命哲学及其风貌。最后,她简单论述了宗密的原人论思想。讲座在激烈的讨论的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在我校开讲座期间,东莞理工学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都到我部邀请曹秀明教授到其讲座。10月15日下午,曹教授在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讲授“国学与当代大学师生修养---儒家思想部分”。10月16日下午,曹教授在东莞理工学院讲了“老子哲学与人生智慧”。


“我来这里每一场讲座都很开心,每一天都很开心,就像回到家乡一样。”“第一次到广东,有一种回乡服务的感觉。”带着这种恰似家乡的感觉曹教授结束了在我校的讲学。可以说曹教授的这次来访不仅为我校同时通识的开展指明了方向,为我校教育观念的改进提供了借鉴,同时也为增强校级间友谊以及两岸文化的交流合作发挥了绵薄之力。(文、图/张燕洁 编/周圆 审/岑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