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大学生创业“来点实在的”

05.01.2015  15:49

  ●本报记者  曾秋玲 

  实 习 生  马健祺

  近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其中要求高校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生休学创业。这一规定是否会刺激在校大学生出现一波“休学创业热”?就此,记者采访了嘉应学院的师生,却发现“这里静悄悄”。

  “休学创业其实早就允许”

  “我校早就实行了弹性学习年限制,‘休学创业’,从技术层面上来说早已解决。”嘉应学院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主任徐文生拿出了《嘉应学院学生学籍管理》(嘉院教〔2009〕2号)。

  记者看到,其第五条规定:“本科专业学制为4年,专科专业学制为3年,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制。本科生弹性学习年限为3-6年……专科生弹性学习年限为2-4年。弹性学习包括请假、休学、保留学籍和延长学习年限等时间……”

  休学原因各不同。徐文生认为,这次教育部单独把“创业”作为“休学”的原因明确提出并表态“允许”,是为了传达、强调对在校大学生创业的鼓励和支持。

  有多少人愿意休学创业?

  据了解,嘉应学院2013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有23人、占比约为0.36%,2014届则为22人、0.41%。至于在校大学生进行创业的,徐文生介绍道:从大一至大三都有;开网店的较多,搞教育培训的不少;总体而言,有创业想法和热情的学生不少,真正实施了创业行动的不多,进行了投资创业的则更少。

  嘉应学院音乐学院有个5人创业团队,投资30万元,于2014年9月在西校门附近开了间“福尔摩沙音乐咖啡厅”。其最大的股东王培楠是该校大二学生,他告诉记者,他全家都是“生意人”,他高中毕业后就想着要自己创业,上学期还曾考虑过“休学创业”。深思熟虑的结果是,“我更加珍惜大学生活。创业,以后也可以,而最佳的大学求学期也就这几年。如果学业创业可以兼顾,何乐而不为?”

  文学院大三学生贾忠杰,上大二时和同学合办了一个“视觉工作室”(嘉应学院首个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主要承接私人摄影、微电影策划拍摄、个人/团队宣传片、婚礼跟拍MV 制作等业务。最近,他又与人合作在学校附近开了间健身房。他说,休学创业的规定对他 “一点影响都没有”,因为他觉得“学业比创业更重要”。他认为学业给他的是理论知识,创业给他的更多是实践能力,两者结合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如果为追求创业而放弃学业,“自己就会像个空壳子”。他还认为,过多地鼓励在校大学生创业“是一种误导”,因为“市场风险是一样存在的,在校大学生创业99%是会‘死’掉的”。

  土木工程学院的大三学生张浩涛,经过1年多的准备,于2014年4月开了间“艺嘉工作室”,主要承办商演活动。他表示,如果休学出去创业,“有福利,可考虑。否则,跟毕业出去再创业有何区别?又何必休学!”

  至目前,嘉应学院尚无学生申请休学创业。

  创业需要具体

  实在的扶持措施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本科年限最多6年、大专年限最多4年。也就是说,休学创业的时间最多只有两年,这对于大学生创业者来说是不够的。”嘉应学院音乐学院的辅导员姚婉清老师指出。

  受访者均认为,当前大学生创业最需要的是“具体实在的扶持”。

  一是针对性强的创业指导。在整个创业过程中,遇到具体的问题和困难,没有行家的指教和帮助,单靠在校大学生个人或团队摸爬滚打,难免要多走弯路、多交学费,甚至“夭折”。

  二是优惠政策的整体打包和专门的办事窗口、“一站式”服务。工商、税务、银行、人社等部门都出台有鼓励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但相关信息是零散的,创业究竟能享受多少优惠,绝大多数大学生是不了解的。因为不知道该如何着手,创业之初的大学生们通常要为办理一个证跑这跑那,弄得焦头烂额。

  三是搭建大学生创业者抱团发展的平台。如王培楠建议成立一个“大学生创业商会”,将大学生创业力量联合起来,平时定期举办各种活动,共享资源,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择期自办会展、自我宣传,展现风采,共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