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干部李建强:肩负这份责任就会努力做好

17.12.2016  18:36

李建强(右)在检查灌溉水渠修建情况。(连志城 摄)

  人物简介:李建强,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政府干部,驻平远县仁居镇飞龙村扶贫干部。

  驻村心语:对口帮扶工作虽然很普通、很琐碎,但肩负这份责任,我就会努力做好。

  对于扶贫工作,我是“半路出家”。由于是临时接手,8月20日,我才来到平远县仁居镇飞龙村。没受过任何培训,没有任何人“带路”,加上不懂客家话,与农户无法交流,扶贫工作起初不知从何处下手。只能在飞龙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干部的帮助下,一起走访农户,调查摸底,寻找突破口。

  刚到飞龙村,我对村里基础设施的滞后感到震惊:不少村道都是泥土路,一下雨连摩托车都无法通行;部分村道没有路灯,农田引水沟破损,村民无法正常耕作……生产条件落后必将限制发展。于是,我和村干部商量,决定加大民生工程建设力度,计划对4条、共3500米长的村道进行硬底化改造,同时筹资对14.5公里长的圳道进行“三面光”建设。目前,村道亮化工程已全部完成,圳道“三面光”正在建设,机耕路硬底化工程完成了1.5公里,可惠及三个村民小组。

  同时,我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入户摸底调查核实,初步掌握全村54户贫困户的资料和情况。其中,有15户完全无劳动能力,其他的年龄相对较大,基本想法都是种植、养殖为主。村里种植结构也较为单一,农民缺乏种植养殖的资金和技能,留守村民文化素养偏低,劳动能力不强。

  为了更好地开展精准扶贫,不会电脑的我从打字开始学起,一个字、一个字地敲打,为每户贫苦户建立档案,包括家庭情况、想法和脱贫对策等。同时,想方设法加大产业帮扶力度,注入80万元帮扶资金,探索以贫困户入股分红的方式,与飞龙村百香果基地和生态农场合作,在解决贫困户就业的基础上,提高贫困户收入。此外,连续三年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每年每户发放4000元生产基金,帮助他们发展种植养殖,确保如期脱贫。

  我们还建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准备通过售卖农产品、出租村委会办公楼门店等方式,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加快脱贫奔康步伐。

  口述:李建强

  整理:胡政韵  李  跃

  朱双玲  赖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