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打造致富“专业村”

22.10.2014  11:50

北坑村村民正在采摘火龙果。

   蘑菇村、火龙果村、农业生态旅游村……一个个致富“专业村”正在粤东西北山区建设落地。

   笔者走访发现,连州等地扶贫开发充分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整合资源,探索让产业扶贫走上“产业村”的路子,增强抗风险能力和应对市场的能力,从而帮助贫困村真正实现长效“造血”。

   剪影1 太坪村

   打造专业蘑菇村

   位于连州市龙坪镇东南部的太坪村,一大片一大片的黑色帐篷里面是正在培育发酵的食用菌。驻村扶贫干部刘世波刚和村干部一起考察福建食用菌回来,风尘仆仆带着笔者来到太坪村的食用菌种植基地。“这次考察,村干部都非常兴奋,觉得食用菌种植大有可为。我们计划从菌种培育做起,形成一个产业链,打造成连州市的专业蘑菇村”。

   太坪村由广东省国资委对口帮扶。据刘世波介绍,太坪村处于南岭余脉,群山环绕,地貌地质结构属于石灰岩,并不具备种植蔬菜的有利条件。全村共763户2947人,其中贫困户190户,有劳动力的扶贫户147户,2012年贫困户人均收入仅为2805元。

   经过省国资委驻村扶贫工作组和村干部的调研分析,最后确定了发展食用菌。而在此前,村里的主要收入来自蔬菜种植。村委副书记黄四新告诉笔者,由于蔬菜产量小,没有形成规模,受到外来蔬菜的冲击,本地蔬菜价格根本卖不到好的价钱。“茄子4角一斤,菜心不到2元一斤,种植蔬菜只能靠天吃饭。指望着天气不好,外来蔬菜进不来,我们本地蔬菜才能卖个好价钱”。

   食用菌基地是利用废弃的小学改建的,占地3000平方米,分三层搭建了种植平台,种植规模近1万平方米,投入资金80万元。进入了基地帐篷里面,竹竿搭建的种植平台上铺满了稻草和泥土,泥土上面零零星星布满了白色的菌落。而帐篷外面还有锅炉,用来保持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刘世波说,这些菌落正在二次发酵。“我们安排了贫困户轮番作业,7人一组,按时薪付费,他们可以同时种植自家作物。

   为了能够培育出优良的品质,驻村扶贫工作组还特意从福建高薪聘请了专业技术员,负责打理基地并指导贫困户种植。据刘世波介绍,具有劳动力的147户贫困户都参与了食用菌的项目,可直接参与利润分红。刘世波粗略算了一笔账,目前市场双胞菌的价格保守估计5元一斤,一年种两季,1平方米就能产50斤,保守估计年产值250万元。“今年主要培育双胞菌,未来品种上将扩大到10余种,每户预计年增收1.2万元以上”。

   尽管目前食用菌的种植还处于试验阶段,但是很多村民都嗅到了商机,纷纷主动提出自家也跟着种植培育。刘世波表示,等到年底收成时依据效益再给村民更加科学的建议,比如种植规模、种植品种以及种植技术等。

   此外,太坪村还建立了水晶梨种植基地、黑山羊养殖基地、蔬菜种植基地。作为村集体项目,村民可以通过这3个项目直接参与分红。

   剪影2 北坑村

   建设火龙果村

   每天早上,北坑村的村民关卫忠到养鸡场放好饲料后,查看火龙果园一圈,然后再到村里一家制衣厂上班。养鸡场里饲养了近100只“清远本地鸡”,每只价格在150元左右,早早就被餐馆预订一空,年底能卖出1.5万元的好价钱;占地2.7亩的火龙果园,预计2年后有上万元的收入;制衣厂的固定工资每月1000元;此外,女儿关梦婷正在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读书,每年可得到5000元的读书资助。

   对于贫困户关卫忠一家来说,这种“四位一体”的扶贫方式着实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的改善。3年前,身为家里顶梁柱的关卫忠突患重病,整个家庭的开支陡然增加。原来仅靠夫妇二人打散工维持生计的一家四口成了贫困户,直至村里扶贫项目的出现,关卫忠的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

   北坑村位于清新区西部的太平镇境内,贫困户83户176人,其中有劳动能力的25户100人。清远市农业局对口帮扶驻村干部罗远芬介绍,北坑村属于革命老区村,原来没有统一的产业模式。驻村扶贫小组经过调查与村民们制定了3年发展规划,发展重点水果产业经济带,打造2500亩火龙果产业化生产基地。

   目前村里成立了7个合作社,种植火龙果、培植食用菌、养殖清远鸡、养猪,其中10户贫困户签订了火龙果种植合同。“选择火龙果作为龙头产业,首先村里已经有几个种植大户。而且火龙果种植产值高,10亩地产值有20万元。贫困户每户种植2亩以上,可获得扶持种植资金10万元。”罗远芬如是说。

   采访时,火龙果种植大户何树良正在果园里采摘火龙果。他们一家种植10亩火龙果,去年年产值近20万元。何树良张罗着把刚刚采摘好的火龙果分给大家吃,笑得合不拢嘴,“估计今年收成更好,我们会定期去给贫困户上课,传授种植技术,大家一起富才是真正好”。

   驻村扶贫工作组还与贫困户签订清远鸡养殖合同、养猪合同,给予原料或资金扶持。通过积极争取,香港信善基金会10万元扶贫资金赞助微生物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入股资金及收益归贫困户所有。罗远芬说:“这个月组织了企业家捐款筹得了资金18.6万元用作助学基金。贫困户有4种脱贫致富渠道,可以参与火龙果种植,可以养鸡养猪,可以去培植微生物食用菌,也可以获得助学基金。‘四位一体’的长效扶贫机制,保证贫困户可持续性长远发展。

   剪影3 潭岭村

   打造农业生态旅游观光村

   “广东省难得能够看到雪景的地方,就在我们潭岭村。”驻村干部曹翔兴奋地告诉我们,利用潭岭村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未来要将其打造成农业生态旅游观光村。接下来,潭岭村还计划和“广之旅”旅游公司推出一系列的宣传策划活动,比如主办全省雪景摄影大赛,打响知名度。

   潭岭村坐落在山环水绕的大东山自然保护区内,整个乡村共有69户贫困户,此前以水晶梨为主导产业。广州市纪委监察局驻村帮扶后,加大力度提升水晶梨的附加值,水晶梨价格从原来的每斤2元提升到了每斤5元。仅仅依靠水晶梨一项,潭岭村去年便增收10万元,完成了脱贫任务。水晶梨种植大户黄联英笑着说,今年产量与去年相比翻了一番,总利润达到24万元。

   但仅仅依靠单一的水晶梨种植,并不能实现长效的可持续发展。据曹翔介绍,自然保护区内禁止发展任何污染的产业,家禽畜牧业均无法在潭岭发展。于是,驻村扶贫工作组和村委会商议决定另辟蹊径,利用潭岭村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打造农业生态旅游村。“目前,潭岭村扶贫开发总投入是1100多万元,包括因获评幸福安居示范村获得的广州市财政奖励6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生态旅游村均属集体项目,69户贫困户均占有股份可以直接参与分红。

   曹翔通过一幅幅建设前后对比图,向我们详细介绍起生态旅游项目。潭岭村位于连州市星子镇东部,潭岭水库以北,此前有一个天龙峡景区但经营不善。驻村扶贫工作组协调岭南集团启动对天龙峡景区的评估,进行重新开发的可行性调研。目前,村口正在加固改造的是未来的山庄驿站,共有20套客房,为生态旅游提供游客住宿。

   “我们希望能吸引游客在这里住一晚,打造农家乐两日游,增加消费。”曹翔表示,目前正在升级改造天湖游船码头和观景台,未来游船业务由贫困户来管理。同时,依托现有农业资源,还成立了农副产品交易中心。

   旅游项目还在开发中,但已经有不少周边游客慕名而来,黄联英大姐告诉我们,国庆黄金周的时候村里晒谷坪里停满了车,客房爆满,很多游客都自带帐篷,睡在树林里。曹翔表示,在过去,潭岭村是一个传统农村角色。未来,潭岭村要转型成为以果林为特色的现代农业及观光旅游业为主的旅游服务型村落群。

   连州等地的扶贫只是广东扶贫开发的一个缩影,梅州开展乡村旅游规划,湛江做大农业产业……各地正将扶贫开发融入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大局中统筹考虑,发挥比较优势,克服发展短板,抱团形成特色产业带。

   撰文:彭琳 钟嘉欣 付强

   摄影:彭琳 贺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