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领袖的“扶贫情怀”:从《摆脱贫困》到精准扶贫

13.10.2015  16:45

1988年,时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下乡调研时和群众一起参加劳动。新华社发

今年10月17日是中国第二个扶贫日,也是第23个国际消除贫困日。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郭卫民12日介绍,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将于10月16日在北京举办,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这次论坛并发表重要讲话。这将是该论坛自2007年开始举办以来,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出席该论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扶贫开发工作做出重要讲话和指示,并在国内调研考察中多次深入贫困地区。他的足迹,曾到达河北阜平、甘肃定西、湖南湘西、山东临沂、新疆喀什、陕西延安、云南昭通、贵州遵义……。

从23年前写作《摆脱贫困》一书,到如今屡次强调“精准扶贫”,习近平对扶贫工作的思考不断深化、创新并与时俱进。习近平倡导的“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的观念,就是对“精准扶贫”的深刻诠释。同时,也为各地各部门做好扶贫脱贫这项工作提供了标准和抓手。

23年前著书谈“摆脱贫困”:

弱鸟先飞 因地制宜 扶贫先扶志

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封《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的来信,反映赤溪村下山溪自然村22户畲民贫困的生活状况。

这个名叫下山溪的贫困村,隶属于今天的福建省宁德市。上世纪80年代,宁德被国务院认定为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全区9个县有6个被定为国家级贫困县,120个乡镇有52个被列为省级贫困乡镇。全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不足160元,徘徊在温饱线上下的农村贫困户超过77万人,占当地农村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1988年9月至1990年5月,习近平在宁德担任地委书记。习近平到任3个月就走遍了9个县,后来又跑遍了全地区绝大部分乡镇。他提出并倡导实施“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全力推动闽东地区摆脱贫困。

1992年7月,习近平所著的《摆脱贫困》首次出版。该书收录了习近平1988年9月至1990年5月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的重要讲话和文章,共29篇。习近平在文章中说,“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

习近平在书中还强调,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不要言必称贫,处处说贫。“贫困地区完全可能依靠自身的努力、政策、长处、优势在特定领域‘先飞’,以弥补贫困带来的劣势。”

习近平离开宁德时,全区已有94%的贫困户基本解决温饱问题。1990年8月12日的《人民日报》以《宁德越过温饱线》为题对此进行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