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改革的“清远模式”走在全国前列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的部署,10月13日至14日,由湖北省扶贫办柳长毅副主任带领的国务院扶贫办督查组一行,在省扶贫办副主任宋宗约、副市长徐建文陪同下,来清远市督查扶贫领域重点工作。
柳长毅充分肯定清远结合实际抓精准扶贫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并称清远在驻村帮扶、贫困户精准识别、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不断创新机制,走出一条具有清远特色的精准扶贫新路子,走在了全国前列,清远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督查组一行深入连州市大路边镇的大塘村和星子镇的溷坪村、联西村、新村村,通过召开座谈会、查阅档案资料、随机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等方式,对扶贫开发建档立卡的宣传发动、识别准确率、识别程序规范性,贫困户参与度、知晓度、满意度,扶贫工作队派驻情况、帮扶责任人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覆盖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督查指导。并与贫困户代表和村民代表进行亲切交谈,详细询问了农户家庭情况、村里的民生情况及扶贫开发工作情况。
督查组对清远市扶贫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建档立卡工作程序操作规范,群众认可度高,扶贫开发工作扎实有效,为精准扶贫打下了坚实基础。扶贫开发亮点突出,给广东乃至全国扶贫工作带来很多启发。
在14日的反馈会上,柳长毅表示,从督查的几条贫困村来看,看到清远贫困地区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场面,广大基层群众干部扶贫饱满的精神面貌,驻村工作队深入而扎实的工作,以及贫困村发生的巨大变化,让他感触很深。
柳长毅认为,清远市作为精准扶贫的发源地,清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不断加强扶贫机制探索和创新,为全国扶贫开发工作创造了有益经验,奠定了全国推广的基础。一是在精准扶贫制度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研究的很细很透,具有探索性、可行性和有效性;二是驻村工作队选派和运行机制科学、合理、有效。帮扶单位与责任挂钩,派出工作队长驻帮扶村,一驻三年,不脱贫不脱钩,每个贫困户都落实帮扶责任人,村、户的帮扶项目由驻村干部、村干部、贫困户充分沟通交流确定,确保了精准扶贫和科学扶贫;三是贫困户识别与帮扶等精准扶贫过程公开透明,程序完整,得到群众认可。四是广大基层干部群众自立更生,克服等靠要思想,积极投身产业调整、劳务输出,改善贫困面貌。对纺织工贸集团帮扶的溷坪村通过扶智与扶志建立长效脱贫机制的做法表示赞赏,认为帮扶单位在用心、用力、用情在干扶贫工作。
柳长毅认为,广汽集团对联西村的帮扶工作是“村企共建的典范、以工哺农的标杆、扶贫开发的专家”。在帮扶工作中做到了“准、新、实、真”,“准”是广汽在帮扶工作中贫困户识别得准,贫困原因找得准,帮扶措施做得准;“新”是广汽在帮扶工作开拓了新思路,建立了新方法,创建了新机制;“实”是广汽在建档立卡工作以及各项帮扶举措扎实有力,做到了真扶贫,扶真贫,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真”是广汽真情实意开展扶贫工作、真实投入巨大帮扶资金,认认真真做好帮扶工作,取得了真正的帮扶成效。
数字看脱贫
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截至今年第二季度,全市284个重点帮扶村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8亿元,村均投入634万,比上年度增长24.5%;投入到户资金2.1亿元,户均投入6819元,比上年度增长17.4%;累计投入帮扶单位自筹资金4.2亿元,村均投入147.8万元,比上一年度增长24.6%。重点帮扶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937万元,村均10.5万元,贫困户人均收入达到7532元,重点帮扶村农民人均纯收入9097元,分别比帮扶前增长6.2倍,198%和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