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批登顶珠峰意义变味 成中国富人旅游秀
资料图片
在被指“借助直升机登顶珠峰”之后,有“高山雪莲”之称的中国女登山家王静陷入媒体的批评和尼泊尔方面的调查。有消息称,王静所在公司的股价随之下跌5%。与此同时,各国舆论开始讨论登山的意义究竟是比拼人类对极限的忍耐,还是财富带来的软实力?曾两赴珠峰拍摄纪录片的资深极限运动人士陈春石3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说:“利用交通工具意味着不再是纯粹的攀登,是否有错关键是分清专业和业余登山所要达到的个人目的”。
登顶珠峰,看结果也重质量
事实上,出于经济考虑,尼泊尔对中国登山者基本持欢迎态度。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年3月份曾报道称,为拉动本国经济,尼泊尔政府已经在考虑将喜马拉雅众山峰租给民间旅游公司,用各种商业手段吸引包括中国人在内的登山者。不过,王静此次登顶还是引发不少争议。包括路透社在内的不少媒体认为王静的登顶“离不开直升机帮助”。英国《都市报》称王静的言行具有欺骗大众的嫌疑。香港《南华早报》称,在尼泊尔,利用直升机登顶是违反传统的不道德行为,尼泊尔当局只有在紧急救援时才允许直升机飞抵海拔5400米的营地,以便抢救遇险者或运送器材补给。
作为登山界的权威国际组织,国际登山和攀岩联合会目前没有对“登顶珠峰”做出清晰界定。不过在专业登山者看来,遵照尼泊尔传统不借助机械帮助,从大本营到登顶全程徒步,尽可能少地使用协作和向导,反季节、高难度线路的选择等,都是判断登顶“质量”的标准。曾两赴珠峰拍摄纪录片的资深极限运动人士陈春石介绍说,目前攀登珠峰有16条路线,有些独立登山者会在北坡选择“北壁直上”,即难度相当高的一种。此外,还有人选择反季节登珠峰,在登顶之后滑雪下山。而对于商业登山队来说,除了遵守不使用直升机飞越大本营外,基本上其他的专业“游戏规则”都很难被遵守,尼泊尔当地媒体的报道也认为,“事实上,有不少登山者是在夏尔巴人的肩背上度过了‘登山之旅’,更有为数众多的登山者要依赖氧气瓶才能坚持。”
国际登山和攀岩联合会一度试图降低“登顶珠峰”的难度,但引发不小的争议。而鉴于昆布冰川冰崩和夏尔巴向导“罢工”,一些分析者甚至认为,明年所有从南坡攀爬珠峰的人,都需使用直升机达到2号营地。置身于舆论漩涡的王静则表示,她目前正在阿拉斯加攀登麦金利山,对舆论的争议暂不回应。
商业登珠峰还是富人游戏
对于商业化攀登珠峰,英国《卫报》的描述颇为形象:“如今的珠峰在天气晴好时拥挤不堪,而在拥挤的人群中,有不少人都是真正的富豪。”商业化攀登珠峰机构的宣传更加直接:“每个人都可以无比接近珠峰——前提是你要有像样的体魄和支付6.5万美元的开销。”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说,“珠峰早已不是专业登山者的专利,新的技术能让更多的人登顶。”
“对于中国人来说,花费几十万元和两个月的时间去登珠峰,目前还是富人的游戏,但在攀登珠峰的欧美人里,不少人都是教师、消防员等普通职业者。”陈春石对《环球时报》记者说。
据了解,王静此次选择使用直升机越过冰崩的昆布冰川,直接飞到2号营地,很大原因是为创造“7+2”的最快纪录,即攀登七大洲最高峰,并徒步到达南北两极点的探险活动。陈春石表示,中国人的“7+2”在国外基本不被认可。比如,“7+2”当中有两个是徒步到北极点和南极点,中国人是从北纬89度和南纬89度开始走,走100多公里就到了,但国外多数是从海岸线出发,不借助任何机械动力,行走一两千公里到达南北极点。“中国的7+2是高端旅游秀,很多富人是为了刷存在感。”
圈内规则,谁要遵守
其实除了攀登珠峰,很多运动都会有一些默认的“游戏规则”,以在圈中“区分高下”。比如“骑行去拉萨”,不少资深驴友认可的“游戏规则”就包括尽可能多地骑行,在上坡和糟糕路段也不推车行走。无动力帆船航行的“游戏规则”则是纯靠自然力量驱动,在航行途中不能靠岸,不得接受外界补给。中国航海家郭川就曾完成40英尺无动力帆船环球航行的壮举。
“专业人士要遵守‘游戏规则’,而对于业余人士来说,重要的是满足心理需求。”陈春石表示:“虽然王静的事情已经引起国内外媒体的一些关注,但是在真正的登山圈内,大家其实并不太在乎这个事情。如果王静认可她的业余玩家身份,而不是冲着创造纪录,那么是否借助直升机就没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