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机器人研发的先进技术方为上策

29.10.2015  18:35

本报报道,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市 经济 工作会议上,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指出,东莞要做好“机器换人”工作,巩固先发优势,力争主导地位。各项政策能推就推,能快则快,力争及早激发市场需求,及早形成机器人产业集聚,使机器人人才、新兴产业输出、制造业水平发生根本性变化。

10月18日晚,央视 财经 频道《对话》栏目播出《“机器换人”的东莞样本》,就“机器换人”议题,与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展开对话。据悉,自2014年9月至今年9月底,东莞申报“机器换人”专项资金的622个有效项目,总 投资 达53.2亿元。

横向比较,东莞机器换人的进度已领先国内许多城市,而且,我们更可以预料,在大力实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语境下,包括东莞在内的更大面积的机器换人还将延续未来数十年,机器人产业将成为中国下一个黄金产业。依据本土强大的需求,东莞顺势发展机器人产业不言而喻,但如何发展本土机器人产业,却还是一个寻求答案的问题。

2013年12月底,工信部出台《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培育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集聚。大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机器人骨干企业,积极发展创新型中小企业,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集群。此后,各地纷纷出台发展机器人产业的政策,才一年多的时间里,全国建立的机器人产业园高达40多个,正如业内人士所形容的,目前上马机器人产业已到了遍地开花的地步。

把智能制造语境下的机器换人需求转化为东莞机器人制造业产业发展的时机,视为东莞发展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机遇,这是东莞既定的方向。目前,东莞已宣布,投资27亿元建设机器人产业基地。首期建设98.35亩的机器人研究院、孵化器及科技创业学院;第三期建设机器人基地骨干企业总部及研发中心。

基于当前机器人产业的关键技术和关键部件几乎全部掌握在欧美日企业手中的事实,东莞必须谋划新的招商引资政策。面向欧美日等机器人制造的先进国家,实施全新的引进资本引进技术的政策,才能让东莞在全国发展机器人产业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包括东莞在内的珠三角几大经济发达城市,都拥有丰富的招商引资经验,而制造业“机器换人”所释放的需求、良好的区位优势、零部件供应链优势,都可能便利于这几个城市承接欧美机器人制造业资本和技术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