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管理也应植入人性考量

18.09.2015  10:26

  近日,南通如东县环卫处南区60余名环卫工人每人领到一个“白盒子”,根据要求他们上班时必须佩戴。“据说这是GPS,用来监管我们工作的。”此举引发广泛关注。有环卫工人称这一做法让他感觉不自在,也有市民表示,这是对环卫工人的不尊重。对此,如东县环卫处一名负责人解释,该设备为便携式定位终端,是为了实现智能环卫管理的一种手段,包括管理者都需要佩戴。(9月16日现代快报)

  诚如该县环卫处的负责人向媒体道出的苦衷,环卫是“没有围墙的工厂”,监督上确实会面临一些难度。所以借助“智能环卫”的东风,给每个环卫工配备一个便携式GPS,似乎便成了一个相当理想的选择。但从环卫工和外界的反应来看,对此举无疑有所争议。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新闻中的一个细节是,除了环卫工,管理人员也要佩戴这种“定位器”,如此一视同仁确实值得提倡。但复杂之处就在于,处于不同的岗位,对这一有着人身监控意味的技术管理手段的看法是不一样的。比如负责保洁的环卫工,工资较低,工作环境较差,处于管理环节的末端,这些往往决定了他们对于外界的尊重和信任会更为看重,在心理上也会更为敏感,所以对之排斥心理自然更大,也更容易激发舆论的同情。

  就管理成本来说,这似乎是个实现“高效管理”一劳永逸的办法。但现实看来,其实未必。一来,机器的轨迹监测毕竟单一,并不能还原所有的具体场景。二来,让环卫工随时带着被监视和不被信任的感受作业,相信工作效果好不到哪里去。

  运用技术提升管理效率,无可厚非。但倘若技术的运用少了人性的考量,与最初的预期管理目标便或会背道而驰。事实上,在现代管理理念中,对于员工的尊严照顾其实已经越来越被提到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当前各行各业,似乎都在强调借助技术更新来提升管理效率,而越是在这样的潮流面前,越要警惕技术与机器对于人的尊严、温情与人性的剥夺。在这个意义上,这一源自一个县城的环卫管理“创新”未尝不是一个小小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