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时期创新的四大时代特征
创新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灵魂。自古以来,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到第二、三次社会大分工,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知识文明,人类社会的每一次文明进步莫不是由当时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大技术和制度创新所牵引出来的一整套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体系模式的重构。只有不停地创新,才有持续的生命力。然而,创新也是与时俱进的。每一个时期,创新的基础和条件都不一样,创新的形式和主线也不一样。当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创新经济,必须准确地把握新时期创新的时代特征。与过往历次创新不同,这次的创新是构建在“互联网+大数据”基础上的,以信息革命为主线,以智慧化、生态化和人性化为主要形式的变革。在经济和生产领域,主要体现为以下四大特征。
一是生产组织方式方面,平台替代公司。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涌现出“工厂”这种组织方式,把农业社会自给自足、分散劳动的模式转变为工农分离、集中劳动的模式,极大地解放、发展了生产力。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涌现出“公司”这种组织方式,有限责任制度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并推动了资本市场的大发展,极大地解放、发展了生产力。现今全球产业在信息革命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生产组织方式正在孕育着新的变化,“平台”模式将逐渐成为主流模式,企业的边界逐渐模糊。如谷歌、阿里、腾讯、滴滴等公司,平台的特征性很强,已经很难分清淘宝店家、滴滴司机的雇佣属性。过去适用于公司的会计、劳动等制度安排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这要求我们有必要率先研究、出台“平台法”,构建适合平台运营方式的财税、金融、雇佣等制度。
二是产品运营方面,短周期替代长周期。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工业文明时期的产品从设计、研发,到产品实现、测试和规模生产,再到市场推广、销售,过程耗费的时间较长,同样地,一个产品从出现到成长、成熟,再到退出的周期也较长。而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环境下,研发、生产、销售各领域的时间耗费都得到节约,三个环节之间的转换时间也大大压缩,整个产品生命周期都被缩短,很多产品的生命周期只有三五年甚至半年,尤其是很多微创新产品的生命周期可能就几个月。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最大的影响是周转加快,流动性增强,对速度的要求更高。研发的速度、生产的速度、物流的速度、回款的速度等,这不但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报表,也影响到产品品牌、企业文化的理解和构建。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必须重审 知识产权 保护、固定资产折旧等制度安排,努力提升全产业链速度,在孵化器、智能工厂、快捷物流、财务结算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创新。
三是产业分工布局方面,波浪曲线替代微笑曲线。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把原材料分离出来,生产在宗主国,原材料由殖民地提供。第二次工业革命早期,把市场分离出来,生产在欧洲,市场在全球;中期生产领域开始横向分离,重化产业转移到 美国 、日本等新兴资本主义强国;晚期在跨国公司的推动下,生产领域开始纵向分离,形成微笑曲线分工模式,西方设计、营销,发展中国家从事生产领域。但在目前正方兴未艾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环境下,全球分工格局继续深化,研发、生产、销售各领域都可以成为全产业链整合的端口,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要求研发与生产在地理上尽量靠近,个性化、定制化要求生产尽量贴近目标市场,某一种行业、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将在空间上被拉近,从而在全球形成各国(地区)各自具有相对完整的优势行业,各行业利用互联网平台在全球进行整合和传导递进的波浪分工格局。这要求我们要重新审视传统制造业的生产优势,慎言退出,而应该加快升级步伐,变包袱为优势,在新的分工格局中确立新的地位。
四是负外部性方面,全球治理替代单边主义。在越来越加快的全球化下,“世界是平的”,共建“地球村”既是美好愿望,也是唯一选择。在全球大工业化生产下,生产、消费、贸易、投资、金融、技术开发和转移等各领域的联系与合作不断加强,但同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人口贫困、流行病毒肆虐、经济危机以及恐怖主义扩张等负外部效应的国家溢出越来越普遍。负外部效应的影响越出国界,负外部效应的治理,单国也就难以独立承担,全球治理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信息和大数据为负外部效应的全球治理提供了技术条件,而互联网的全球链接和互联互通、共享共治理念有利于在全球构建全球命运共同体意识,为负外部效应的全球治理提供了群众基础和文化氛围。未来任何一个产品、企业的生产都难以避开全球“天网”对负外部效应的监督,经济行为从一开始就是国际性的,这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如一地把开放当作基本国策,永不改变。
作者邓江年系 广东 省社会科学院广东海上丝绸之路 研究院 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