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 开拓创新 开创老龄工作新局面
近两年来,省老龄办按照“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弥补短板,兜住底线”的思路,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强化宣传,努力开创了老龄工作新局面。
一、抓机遇,谋创新,做实老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任务,老龄事业处于发展黄金机遇期。省老龄办主动把握机遇,坚持用新的发展理念谋划工作,自觉将做好新形势下的老龄工作融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大局和总体部署,在抓好政策创制和衔接上下功夫,以制度创新引领工作发展。一是推动我省率先出台了《广东省老年人优待办法》,对老年人优待工作提供了法制保障,“困难老人将获政府全额资助参保”、“65周岁以上老年人每年享受一次免费体检”等成为优待办法的亮点。二是推动将“高龄老人政府津贴制度”写进《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年)》(修编版)、《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政策文件。三是抓好惠老政策衔接工作,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共同落实关于加强基层老年协会建设、老年体育、特殊老年人补贴、老年人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无障碍设施改造等一系列政策。四是发挥商业保险对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的补充作用,推出了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险,打破了60岁以上老年人意外险无保可投的困局,搭建了政府显关爱、子女尽孝心、社会献爱心的为老保险服务平台。五是发挥市场主体作用,2014年推动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落户广州,开创了政府“零投入”、社会企业办公益性展会的新模式,搭建了国际老龄产业的重要展示平台。前两届博览会共吸引近5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展,5万多人次到场参观采购。
二、抓落实,争上游,做强老龄工作。近两年,省老龄办牢固树立狠抓落实、力争上游的意识,找准定位,勇于担当,推动了工作全面发展。在抓工作落实上,坚持问题导向和跟踪问效,对各项重点工作都制定工作方案,列出进度安排,抓好督查落实,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如,在推进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险工作中,用了半年多走遍全省20个地级市(不含深圳)调研,逐市实行“面对面”交流,分析原因,研究对策,提出针对性建议。对个别工作滞后地区,采取召开工作推进会、定期通报、舆论监督等多种方式加强督促,明确工作要求和完成时限,确保了工作在全省顺利推进。在争先创优上,以让全省老年人有更多获得感为落脚点,多项工作名列全国前列。至2015年,我省基本建立了普惠型高龄老人津贴制度,惠及224万老年人,受益人数全国最多;全省有350万老年人被纳入意外伤害险综合保险保障范围,实现理赔2万多例,赔付金额3000多万元,综合效能居全国第二;组织我省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工作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政策调研工作连续两年获全国优秀组织奖,省老龄办本级组织撰写的论文获全国老龄政策调研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各1篇。
三、转方式,把导向,做活老龄宣传。省老龄办把宣传工作作为凝智聚力、形成大老龄工作格局的重要抓手,作为增强工作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的重要形式,积极推动宣传工作实现“三个转变”。在宣传内容上,努力实现从常规工作宣传向提升老龄化意识与突出“积极应对老龄化”并重转变;在宣传方式上,努力实现由平面宣传向立体宣传转变;在宣传运作上,由常规宣传向策划宣传转变,打造了敬老月、敬老文明号等老龄宣传品牌。在具体宣传工作中,更加注重加强工作推介和政府信息公开,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建立了业内权威人士和专家解读机制。每逢重要政策法规出台后都及时进行政策解读,不断提高宣传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权威性和有效性,让群众对老龄工作政策和改革举措“听得懂”、“信得过”。刘洪厅长亲自带头宣传老龄工作,先后就老年人优待办法、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险、普惠型高龄老人津贴制度等内容多次接受南方日报、羊城晚报、中国社会报、秋光杂志、老人报等主流媒体专访,对提升全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意识、推动重点工作在基层有效落实,起到了积极的舆论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