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量飙升+被消协点名 315汽车圈或再度上榜
年终福利!这些全年投诉最多的车买不得!
被誉为一年当中最严酷审判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今年会有哪些问题被曝光,又有哪些公司不幸中枪,而汽车企业会不会再次上榜?虽然在315晚会开始之前,一切还都是未知,但是根据近期的种种“风吹草动”以及消协所发布相关数据,我们或许可以大胆猜测:今年汽车圈恐难逃厄运。
五年四次上榜:汽车永远是重点"关照"对象
回顾近五年的央视3•15晚会,汽车圈仅一年缺席,中枪概率之大无出其右。
2015年,东风日产、上海大众、奔驰4S店小病大修牟暴利,路虎极光变速箱问题被曝光。
2014年,山东企业违规生产的小型四轮代步车因事故频出被曝光。
2013年,大众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被曝安全隐患,此外江淮同悦被曝“生锈钢板”,安全存隐忧。
2012年,五年中唯一一次空缺。
2011年,虽然没有整车企业上榜,但汽车配套企业和4S店问题仍被曝光。如锦湖轮胎以次充好,4S店抵押新车合格证等均“榜上有名”。
消协数据报告:汽车生态链陷全面被动
在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期发布的《2015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中指出,与2014年相比,无论是交通工具类投诉总量还是汽车类投诉数量都大幅攀升。
数据显示,2015年消协共接到汽车类投诉30529件,比上年增加6891件,增幅达29.1%。其中涉及到的问题主要有:一是购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合同中存在不合理格式条款,部分商家扣留车辆合格证等;二是销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强制消费行为,如强制搭售保险、挂牌、装修等服务;三是部分经销商存在销售欺诈行为,包括把旧车当作新车卖,偷换新车零件等;四是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汽车质量问题,召回问题;五是售后过程中的问题,包括售后服务不规范、价格不透明、配件只换不修及过度保养等问题。
1、扎眼的交通工具类投诉量
与2014年相比,商品大类投诉中,家用电子电器类、服装鞋帽类、交通工具类、日用商品类和房屋建材类投诉量仍居前五位。只有交通工具类投诉上升了1.08%,其他类商品的投诉量均为下降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交通工具类的投诉量更是同比去年增长了23.75%,这一数字在表格中显得十分扎眼。
2、尴尬的排名上升
在具体商品投诉中,投诉量位居前十位的分别为:通讯类产品、汽车及零部件、服装、鞋、食品等。不幸的是,汽车及零部件品类的投诉量排名从2014年的第三位升至2015年的第二位。
随着近几年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我国汽车消费也呈现出井喷的态势,销量更是连续七年位居全球第一,但随之而来是激增的投诉量,并且遍布从售前到售后的各个环节,同时产品质量问题也日益突出。
根据质检总局提供的数据,2015年国内汽车召回总数达到554.85万辆,再创历史新高。
3、质量、销售、售后成为投诉重灾区
据统计,今年汽车及零部件类投诉比上年增加了6891件,增幅达到29.1%。如果进一步细化汽车及零部件投诉,我们可以看出,质量问题、合同、售后服务的投诉比重排在前三位。
排名第一的质量问题,消费者还是能比较容易的发现并去解决的。例如车辆发动机、变速箱及轮胎等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在三包法案的保护下,可以通过4S店去完成鉴定和维修。此外,随着我国召回制度的不断完善,车企也会针对问题车辆采取主动召回或者补偿措施。
相反,排名第二、第三的销售过程中的合同和售后服务类投诉是消费者最容易吃“哑巴亏”的环节。例如销售环节中的强制搭售保险、旧车当作新车卖、偷换新车零件、售后服务条款责任不明确等问题,普通消费者均很难辨别。
消协315前约谈多家车企
3月8日,中国消费者协会针对“合格证抵押问题”公开约谈了多家企业,强调车企必须保障消费者购车时获得合权证的权利。
据了解,2015年度,全国消费者协会投诉与咨询信息系统共录入受理汽车产品(含零部件)投诉18863件,同比增长31.18%,投诉解决率71.08%,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58亿元,其中,产品质量、合同争议和售后服务问题等投诉占投诉总量的70%以上。
中消协还对投诉量逐一进行了披露,上汽通用、一汽大众、长安福特、上海大众、北京现代、东风日产、宝马汽车、东风悦达起亚(微博) 等品牌投诉量靠前。
此外,作为3•15曝光平台,央视财经频道3•15晚会官网在近期公布了三大热点投诉,网络购物、汽车消费、手机消费再次上榜。
虽然中国已是全球当之无愧的汽车大国,但是在诸多法律法规的制定上仍落后于发达国家,维权方式也显得颇为单一和孤立,甚至往往需要凭一己之力去PK实力雄厚的车企。事实上,要想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中国汽车工业还有很多路要去走,去学习,仅仅靠每年315的曝光来震慑整个产业链条中的不良现象并不是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