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的新四军“笔杆子”:战斗一结束就拿出作品

04.09.2014  00:28

  中新网盐城9月3日电 (于从文 谷华)3日,贵州77岁的肖老先生带着读大学的孙子,参观位于江苏盐城的新四军纪念馆。“新四军不仅有威猛的枪杆子,还有一支笔杆子,互相配合,有力打击了日本侵略者”,老人指着馆内陈列的新四军当年创办的《拂晓报》和《抗战报》,对孙子如是说。

  1941年新四军军部在江苏盐城重建后,陈毅将苏北的文化人聚集起来,在阜宁的新四军军部所在地停翅港与华中局所在地汪朱集之间,设置了一个文化村。文化村设立招待所,专门接待来根据地的文艺工作者,常住文化村的有杨帆、阿英夫妇、范长江、胡考等数十人。

  “这些笔杆子来了以后,开办学校传播文化,与枪杆子一起形成强大的抗日力量。”新四军纪念馆文史部副主任周振华说,新四军当时办了6所抗大,在华中地区办了2000多所学校,阿英、贺绿汀等人亲自讲课,并编写剧本,揭露日寇暴行,歌颂英雄事迹。

  《江淮日报》、《先锋报》、《盐阜报》和《真理》、《新知识》等一批报刊和杂志也在烽火中诞生,其中,《江淮日报》最多时发行万余份。报刊成为笔杆子们的“抗日阵地”,陈毅的《大柳巷春游》等诗篇就是此间发表的。

  “知识分子的到来丰富了新四军的构成,他们人才济济,对文字、音乐、戏剧、美术等方面十分精通”,从事新四军历史研究30多年的盐城市委党史办副主任刘小清说。

  为充分发挥笔杆子的作用,在刘少奇、陈毅等领导的关心下,先后成立了“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和苏北文工团,其任务就是“面向农村,面向百姓群众,开展抗日文化宣传活动”。

  1943年至1944年夏天,苏北地区的减租减息运动正是高潮阶段。阜宁县文工团排演了黄其明编写的戏剧《照减不误》,在农村巡回演出,其他各县文工团成立后也先后赶演此剧,在盐阜大地形成“不减租不减息没道理”的社会舆论。有一次在部队慰问演出时,一个战士竟气愤地拿起步枪瞄准“地主”要打,幸被旁边的班长及时发现而阻止,免生了节外生枝。事后这个战士说:“我把台上的地主当着我们庄上的地主看待了。

  刘小清介绍说,当时文工团都跟着一线战斗部门,“枪杆子”打仗时,他们就在后方帮忙抬伤员、搬运物品,一场战斗结束后,文工团很快就将战斗过程和英雄事迹,通过多种文艺方式,传播给广大群众,形成浓厚的抗日氛围。

  “日本法西斯,不过是只小狗,四年来在中国,到处挨揍,法西斯的寿命,现在只剩下个蜡烛头,先埋了它,这只日本法西斯小狗。”这首《埋了它》运用口语化的语言,易懂易记,成为当时根据地的“流行体”。

  “新四军文化都是面向群众的文化,让老百姓看的懂,记得住,以鼓舞抗战士气”,周振华说,当时创造出很多优秀的作品,在报刊出版、戏剧演出、诗歌创作和美术创作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