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拍的抗战作品:威虎山叫好叫座 红高粱收视惊人
中新网9月2日电(宋宇晟)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8月起电视荧屏已经进入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主题播出月的集中展映阶段,这让许多抗战题材影视作品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而近年来,翻拍的经典抗战剧也并不少见。以下,中新网为您梳理那些近年来翻拍的经典抗战剧。
电视剧《红高粱》褒贬不一
电视剧《红高粱》改编自莫言的同名小说。而早在上世纪80年代,该小说就已经被翻拍成了同名电影,并成为首部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的中国电影。此次的电视剧版《红高粱》当属同题翻拍。而面对一位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和一部曾获金熊奖的电影,剧版《红高粱》从开拍之日起,就被受关注。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慧瑜曾在一篇文章中表示,当下中国的红色经典改编一般会采取这样三种改编策略。
第一种是加入爱情戏。用“革命加爱情”来讲述红色故事,或者把红色经典中隐而不彰的爱情线索进一步放大。第二是增加传奇性、民间性。其实,传奇性在原有的红色经典也都存在,只是革命文艺用一套革命逻辑收编、改造民间传奇故事,而红色经典改编则重新把革命逻辑稀释为爱情、复仇和民间传奇。第三是给坏人、敌人增加人性,造成坏人不像坏人,坏人也不容易的印象。
电视剧《红高粱》正与上述三种策略相吻合。2014年年底,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制片工作委员会、山东广播电视台主办的电视剧《红高粱》专家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山东广播电视台总编辑吕芃表示,电视剧《红高粱》算是“完美收官”,四家卫视收视率达到惊人的5.5%,网络点击率更突破30亿次,收到的评价也以正面占多数。
而事实上,和商业上的成功相比,这部改编自莫言小说《红高粱》的电视剧获得的评论并非全都是正面,甚至还有争论。
有评论指出,电视剧《红高粱》几乎集中了电视剧行业的最顶级配置,而交上的却是一部由各种庸俗桥段东拼西凑、风格支离破碎、演员表演处处让人觉得别扭生硬的作品。该评论甚至称,《红高粱》是中国影视业弊病的大全,“为了赶高粱成熟期仓促上马,为保证营收扯长剧情增加人物,以主旋律导向为前提来堆砌剧情”。
剧评人王一冰说得更为直白,“这不是莫言的‘红高粱’”。他称,在时势造英雄、抗日加恋爱的大脉络下,兄弟成仇、三角恋爱、女人心计、家族秘史……但凡这几年流行的年代戏故事元素,在《红高粱》中都可以找到。电视剧版《红高粱》涵盖的内容真的是让人目不暇接,甚至连‘刑场上的婚礼’这样亮瞎双眼的高大上桥段都用上了,俨然是这几年年代戏经典故事桥段的收集癖。”而周迅饰演的九儿更像“杜拉拉气质的文艺女青年”,是个干练的职场高手和心术专家,但就是不在高密东北乡的生活之中。
不过,在电视剧《红高粱》上演大结局的那个晚上,剧中众主角力抗日寇,坦然赴死的虐心结局,还是再次引爆网络,成为网友热议的焦点。
有网友评论:“大结局哭得我眼泪都干了”、“看《红高粱》哭惨了,眼泪跟着周公子的每一个表情,说的每一个字,就这么噼里啪啦地往下掉”、“真的原本泪点超高的,九儿唱起红高粱走出高粱地的时候就开始止不住了……”而在网友投票中,认为剧版《红高粱》让原著故事情节更加丰满的超过了七成。
在这一点上,数据更具有说服力。在该剧播出的长达三周的时间里,四大播出平台(山东卫视、北京卫视、浙江卫视、东方卫视)收视齐齐破一,网络播放量三周也突破了25亿的成绩。有媒体这样形容其收视率:“(《红高粱》)一举刷新电视剧网络播放记录,成为当之无愧的年度现象级巨制”。
而剧评人韩浩月在一段评论中表达了他似乎中立的态度。他认为,这部剧版《红高粱》很大程度上是延续了原著小说的红利,但仅有原著小说,是不可能支持这部剧的高收视率的。“越是文学冷清、文化孱弱的时代,大家越是会怀念那些内在精神强悍的文学作品,现在观众追捧电视剧《红高粱》,正是对某种已失落的精神的一次回望。”
电影《智取威虎山》叫好又叫座
相比此前的红色经典改编,徐克版的《智取威虎山》既没有增加爱情戏,也没有让土匪人性化,只是增加了故事的传奇性。可以说,徐克继承了红色经典改编的一些策略,但也做了很多创新。
2014年12月24日,由徐克执导的国内首部3D战争动作巨制《智取威虎山》在内地公映。据统计数据显示,当日《智取威虎山》排片量高达28516场次,位居当天排片量第一。2015年1月5日,在经历元旦档期后的《智取威虎山》,以近7亿元的票房成绩成为整个贺岁档中叫好又叫座的电影。
该电影取材于取材于长篇小说《林海雪原》。1958年,智取威虎山的故事被上海京剧院改编为同名现代京剧。1960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推出电影版《林海雪原》;1970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又将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摄制成彩色影片。而在上世纪60年代,京剧《智取威虎山》还曾位列八部“革命样板戏”之首。
徐克版的《智取威虎山》在人物和故事的设计方面并没有作颠覆性的改编,甚至保留了很多经典台词;但在视觉方面,徐克在3d技术和战争场面上下足了功夫。同时,徐克将红色经典转化为了类型片,并为其加入了当代价值。
在清华大学新闻和传播学院影视传播中心主任尹鸿教授看来,这部电影对以前政治性强的题材和作品进行了类型片的改造。“以少胜多、孤军奋战,是一种典型的类型片模式,有意识地回避了政治色彩鲜明的符号,让不同的文化语境下的观众都能接受。”
而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慧瑜还关注到了,徐克如何将红色经典与当下进行连接。他认为,徐克给《智取威虎山》里的人物加上了个人的理想。“在这部影片中,徐克是用一种个人主义、人性的逻辑来重新阐释了红色经典的当代价值。”
电视剧《地道战》引争议
和前述两部翻拍作品不同,2010年播出的电视剧版《地道战》引起了争议。
拍摄于1965年的电影《地道战》在“文革”期间是银幕上仅存的几部故事片之一,曾经被反复放映。此后,《地道战》一度远离了国人视线,直到2010年由李小亭执导的电视剧版《地道战》播出。
电视剧版的《地道战》通过对电影版故事加以扩充,塞成了满满40集。但这次的改编却并未得到认可。
曾在1965年拍摄的经典影片《地道战》中饰演民兵队长高传宝的表演艺术家朱龙广直言该剧“看不下去”。“我觉得那不太像《地道战》。不少看过新版电视剧《地道战》的老艺术家都给我打电话,表达了同样的感受。”
当年的一部影片拍成40集电视剧自然要扩充故事容量,但朱龙广认为,扩充要有尺度。他说:“电视剧《地道战》不仅出现了一些常识性错误,而且还给高传宝增加了不少感情戏,不伦不类。翻拍经典需谨慎,如果只是借经典之名,无经典之实,不如给这些影视剧起其他名字。”
电视剧版《地雷战》故事更丰富
今年8月起电视荧屏进入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主题播出月的集中展映阶段。其中,根据红色经典影片《地雷战》改编的《地雷战》已于近期开播,剧中主人公赵化龙等人物原型取自海阳地雷战民兵英雄赵守福等。
主演吴樾认为这是最真实、最接地气的一部抗战剧,电影《地雷战》类似于科教片,而电视剧《地雷战》则有更丰富的故事,人物形象更加鲜活,信息量更大。
《地雷战》中的爆炸戏对烟火的要求非常高。导演焦晓雨表示,这部剧讲究贴切、真实,并且所有的爆炸都带有人物关系,人站在炸点上,真炸、真演。在拍摄过程中,吴樾和几位演员刚刚冲出炸点几秒钟后,汽油桶就被强大的气流掀到了房顶,非常危险。难怪电视剧《地雷战》的表演指导、演员张立说:“这是一群为了拍戏不要命的人!”
抗战影视作品不应该是为了铭记仇恨
在当下的中国,翻拍抗战经典剧目已经成为常态,翻拍的影视作品更是层出不穷。但这些电影、电视剧的质量却良莠不齐。而作为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其作用并不仅仅是所谓的“娱乐”。它们还通过情节、表述、甚至细节,反映过去的历史和当代人对那段历史的认识,同时也对当下国人的价值观起到了一定导向作用。
中国青年报曾经做的一项调查就“抗战影视剧应该传达出什么样的内容和价值观?”这个问题做了统计。调查结果显示,65.9%的受访者希望是“真实的抗战历史”,同时有64.6%的受访者认为应该“还原中华民族曾经的苦难,激励国人发愤图强”。
不过,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孙承健似乎认为,仅仅传达历史、还原苦难是不够的。他曾在一篇报道中谈到:“抗战影视作品不应该是为了铭记仇恨,不应激发观众的民族主义情绪,不应在民族之间凝结某种对立,这是价值预设的根本。抗战影视剧要表达一种民族精神,要能深入地表达与呈现人性,还要对这场战争进行深入思考和理性审视。”
沿着这个思路,武汉大学艺术学系副教授薛峰认为,抗战电影可以有几个层面的价值和意义:一是缅怀英烈,使其浩然正气、牺牲精神、人格风骨长留于人间;二是通过展现战争的残酷与苦难引导世界向往和平;三是揭示问题,反思战前、战时、战后的众生相,揭露挑起战争、玩弄战争、打劫战争的黑幕。
除此之外,他还说:“我们的抗战电影应当表达中国人的生命意识,并且逐步向世界展示一个成熟的中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