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大抗战》研讨会 展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18.09.2015  14:54
"中国共产党成为大反攻过程中的主力军,包括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发挥了直接和日本斗争的主战场的作用。”

  

大抗战

  南方网讯(记者文妍) 昨天上午(9月17日),大型文献纪录片《大抗战》广东专家研讨会暨《大抗战》音像制品首发式在广州珠岛宾馆举行。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顾作义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邀请了中宣部学习出版社社长董俊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理论文献影视片创作小组副组长金德龙,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研究员彭玉龙,广东省作协主席蒋述卓,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巡视员、广东叶剑英研究会会长陈弘君以及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市东江纵队研究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总结广东广播电视台拍摄纪录片《大抗战》的缘起、意义、经验和社会反响。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书记白洁,广东广播电视台总编辑陈一珠、副台长曾国欢,太平洋影音公司总经理刘钦隆等出席了会议。

大合照

  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顾作义指出,128集的《大抗战》,是我省影视制作的大手笔,在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的重要节点隆重推出,并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创造纪录片收视多个纪录,可喜可贺!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慎海雄同志对《大抗战》作出重要批示:《大抗战》从选题到策划摄制均很成功!广东就要有这种大手笔、高质量的影视作品,请继续努力,不断打造出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精品力作。

  广东广播电视台总编辑陈一珠介绍,今年是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创作抗战题材作品是主流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128集的《大抗战》切切实实反映了中国军民团结一致抵抗日寇侵略的历史,唤起国人对民族历史的记忆,对先烈们的缅怀,对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为了配合《大抗战》的宣传,广东广播电视台还拍摄、制作了7集纪录片《华南抗战风云》、15期主题系列报道《我看大抗战》在广东新闻频道、广东卫视相继播出;广东卫视《广东新闻联播》、广东新闻广播的《全省新闻联播》以及荔枝台同期推出了10期大型系列报道《高铁沿途的抗战印记》、《寻访华南抗日第一枪》、10期《南粤抗战印记》、20期《档案里的抗战往事》等主题系列报道。广播新闻中心还派出六路记者重访全民族抗战的主要战场,策划大型系列广播报道《抗战记忆》,并推出特别版面《铭刻历史、捍卫和平》和采访报道《重走南粤抗战路》。广东广播电视台联合其他媒体,运用新媒体手段进行线上线下的互动,通过微信公众号和手机APP软件实现抗战知识问答游戏和挑战,让观众和网民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抗战的相关历史知识。据统计,《大抗战》于今年5月起在多家电视台开播,总计播出1666次,收视到达率高达25%,这个数据表示在全国50大中城市中共有5324万人收看了节目,人均收视时长71分钟。其中在广东卫视每周一到周四晚的播出,贡献了接近50%的收视人口。

  在研讨会上,来自北京和广东的多位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共同总结和探讨了《大抗战》的思想内涵、艺术风格、制作水准与现实意义。专家一致认为,128集的《大抗战》着力展现全国各党派、各阶层、各少数民族,以及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等全体中华民族的抗日斗争;着力展现具有中国抗战特色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个战场的作用及相互配合;着力展现以军事斗争为主线,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抗战活动;着力展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抗战过程中中国人民所付出的巨大民族牺牲,以及主持正义的各国人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所作出的贡献,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篇幅最长、内容最全的一部反映抗日战争历史的力作:

叙述并展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

  《大抗战》叙述了从9.18事变一直到日本战犯审判的时段里许多重要的历史节点,全景式的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整个过程。其中,《大抗战》通过记录史料和口述,深刻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理论文献影视片创作小组副组长金德龙在研讨会上指出:“在审片过程中,我发现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作用有4个方面:第一是发动民众,从9.18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即发表声明,揭露日本强暴东三省的罪行,号召民众起来坚决抵抗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的侵略。第二建立民族统一战线,明确了战略和策略。因为从西安事变以后,中国共产党高举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与国民党进行了国共合作的谈判,最后国共合作的成功使民族统一战线能够确立,使全国的力量团结起来,使全国的民心凝聚起来,使全国一致同心敌忾,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斗争。再一个明确了战略,就是论持续战,山地游击战,包括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等,这些战略和策略的确立为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坚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点是从1938年10月以后,中国进入相持阶段,日本调整了战略,把主要的矛头指向了敌后战场,于是敌后战场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主战场,成为这个抗日战争的主力军。第四点在大反攻时期,由于敌后战场处在抗日战争的第一线,中国共产党成为大反攻过程中的主力军,包括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发挥了直接和日本斗争的主战场的作用。

10万张历史图片

挖掘1000余小时战场原声影像和10万张高清真实图片

  《大抗战》本着实事求是、用史实说话的态度,挖掘出1000余小时由各国记录的战场原声影像、10万张高清真实照片,整理手稿、通讯、报纸文摘等重要文献千余份,辅以亲历者的访谈见证和专家的解说分析,并通过3D手段辅助再现、文字特效展示等新技术,对从“九一八”事变开始至日本投降的14年抗日战争,进行全面系统、客观生动的历史回顾。承制方华夏传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铸称:“多个摄制组奔赴全国各省市进行前期的采访,共采访了抗战老兵亲历者、当事人,见证人,专家学者300余人。摄制组还到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社科院,中央电影资料馆,中央新影等历史藏馆收集史料,挖掘美国、日本二战方面的历史影像,最后进行大量的收集整理,对这些影像资料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

解密重要战役和重要历史人物的史实材料

  纪录片《大抗战》中详述了抗战中多场重要战役的始末和重要历史人物的描写。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巡视员、广东叶剑英研究会会长陈弘君教授讲到:“《大抗战》全面再现了正面战场到敌后战场到国际援助共同抗战的历史,全面再现了抗战全过程的各个重大战役,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五是全面再现了从国内军民抗战到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大力支援,参与抗战整个中华民族抗战的历史。看完整个电视片后观众能够看到,整个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战役,比如说淞沪抗战,武汉会战,百团大战等,很多重要战役以单独一集的篇幅介绍,甚至是两集来介绍一个战役,不仅突出了新四军,八路军在整个抗战历程中的主力作用,又照顾到华南抗日游击队的作用。《大抗战》还叙述了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比如说芦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香港大营救等等。在人物方面,涉及的人物很多,重点突出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蒋介石等重要人物,涉及的烈士也很多,包括左权、杨振宇、戴安澜、张自忠等著名烈士。”

千名抗战亲历者口述历史

千名专家学者、抗战老兵和亲历者后代口述

  《大抗战》的摄制组进行了大量的前期采访和史料收集,到全国各地采访抗战老兵亲历者、当事人,见证人,专家学者,在印象中,有千名口述者讲述在抗战中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研讨会上,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暨南大学党委书记蒋述卓教授表示:“《大抗战》这个声像历史,融文字历史,口述历史,新闻材料,档案材料,历史图片,历史影片等等作为一体,全景式,多方位展示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这确实是一种创新,是一种创作,可以说是我们纪录片当中的精品之作,这也符合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发展的一个要求,也算是我们新媒体发展的一个最新的成果。”他还说:“《大抗战》在叙述方式上也值得称赞,有面,有点,也有个案,既从宏观上叙述,又从微观上强调,有国内的历史资料,也借助国外的一些叙述,有抗战老兵的亲自采访,也有抗战将领后代的采访,还包括一些当代群众一些亲历者的采访,还有选取的叙述方式我觉得也是很有特点的,这可以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需要,尤其是一些军事爱好者,他们更喜欢看这些打仗的历史,会从中间得到一些,满足他们的一种探秘的心理,其实在这个里头,有历史爱好者,还有军事爱好者,所以我觉得在叙述方式上确实还是很值得称赞,包括在整个的穿插式的一种叙述,能够使得画面更有现场感,不仅有历史感,还有现场感,这就把历史写活了,它穿越到现在,我们对它还有感受,所以每一集当中的采访是很有必要的。”

  研讨会最后,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书记白洁高度肯定了《大抗战》的意义和影响。纪录片《大抗战》用影像再现历史,唤起国人对民族历史的共同记忆,唤起国人对先烈们勇于献身、同赴国难的深刻情感。从思想内涵上歌颂了中华民族的团结抗战,弘扬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这样的优秀作品把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地统一起来,聚焦中国梦的时代主题,唱响了爱国主义的主旋律,无疑是献礼抗战胜利70周年的一部抗战题材的力作。广东广电要聚焦中国梦的时代主题,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