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岁抗战老兵张祥走过枪林弹雨难忘亡故战友

26.08.2015  12:40

抗战老兵张祥向记者讲述抗战历史。宋福亮 摄

92岁抗战老兵张祥追忆烽火岁月战友情深——

1923年,张祥出生于江城西河村,和母亲、大哥、大嫂一起生活,在漠阳江上靠撑船摆渡为生,一场战争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1944年,不到21岁的张祥代兄从军,远赴广西参加抗战,蒙圩一役战况惨烈,全班13个士兵仅剩他一人。

走过枪林弹雨,晚年张祥身体依旧硬朗,生活平静幸福,内心却暗潮涌动,每每忆起那段烽火岁月,对旧时战友的追思便如潮水般汹涌而来……

◎ 代兄从军

  步行千里赴广西抗日

1944年初,国民党实行“二丁抽一”制度,张祥的大哥被抽中。彼时,大哥已经成家有了小孩,此一去家里的生计将成问题,还不满21岁的张祥站了出来,毅然代兄从军。大哥问:“打仗会死人的,你怕不怕?”张祥答:“人横竖都有一死,不如当兵打日本仔。”

在阳江石觉寺附近的赵家祠堂集中之后,同一批次入伍的80余人一同出发前往湛江廉江。怕中途有人逃跑,带队的国民党军官在当地收购了大量盐巴,分成50斤一担,由两人挑担步行。

后来,张祥被编入国民党革命军第64军8连1排1班,分到了一支步枪、50发子弹和两颗手榴弹。“第一次摸到枪很激动,心想终于可以打鬼子了。”驻守廉江期间,张祥跟着班长四处阻击日本人,慢慢地学会了上膛、瞄准和开枪。

1944年,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为了挽救败局,发起“打通交通干线”的战略性进攻。同年8月,日军在湖南得手后,抽调军队进攻广西,想要摧毁桂林等地的美军空军基地,张祥所在部队赴广西参加战斗。“只有班长知道连队位置,他拿着地图带我们日夜赶路,没有鞋穿,饭也吃不饱。”张祥说,那时候军队里流行一句话:铁脚、马眼和神仙肚,意思是说不怕光脚走路,不用睡觉,扛得住饥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