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抗日战争史青年学者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5月11日至12日,由我校历史文化学院、华南抗战历史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共同主办的“第六届抗日战争史青年学者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本次会议的正式代表36人,是从160多篇投稿中经过严格的匿名评审程序产生的,他们分别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是青年一代从事抗日战争史研究之佼佼者。会议还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黄道炫研究员、卞修跃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臧运祜教授、暨南大学历史学系张晓辉教授、我校历史文化学院特聘教授蒋建农等多位知名学者,与青年学者展开对话。会议吸引了中国社科报、澎湃新闻等多家媒体以及来自吉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多间高校的学者旁听。
5月11日上午的开幕式由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肖自力主持。我校副校长陈文海、《抗日战争研究》主编高士华、华南抗战历史研究中心主任左双文先后致辞。陈文海介绍了我校的由来、历史演变,以及历史文化学院的现状、特别是历史学科建设的进展,对与会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高士华回顾了历届抗日战争史青年学者研讨会的宗旨与初心,指出“青年会”旨在不断发展壮大抗日战争研究的青年队伍,推动更多人关注和参与到抗日战争史研究的队伍中来。左双文以“做学问与做人”为题,勉励青年史学工作者先学做人,后做学问;要能吃苦耐劳,有所为有所不为;要理性客观看待问题,处理好个人与时代、民族、国家的关系;注意身体健康,实现学术的可持续发展。
本次研讨会在组织形式上实现一系列创新,包括延续往届不设论文宣读环节的做法,直接进入论文点评、讨论环节;本届研讨会更把点评意见提前印发给作者,讨论时首先由作者直面和回应点评意见;此外,不设分会场,所有学者全程与会,彻底交流。通过这些创新举措,使研讨会真正做到以学术问题的研讨为中心,真正做到“论文第一,讨论第一”。在为期两天共八场的讨论中,与会青年学者们就抗日战争时期的军事、民众动员、沦陷区域、中共抗战、战时经济、文教、外交等多个主题展开热烈的对话与争鸣。青年学者们积极发言,充分讨论。每一场讨论气氛都十分活跃,体现了观点的碰撞和智慧的交锋。
5月11日晚,青年学者们还在文科楼三楼会议室进行了自由讨论,就青年学者成长成才过程中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包括治学经验、论文写作、外语学习、研究视角等畅所欲言。
5月12日下午,八组讨论结束后,研讨会进行圆桌讨论和闭幕式。高士华和各引言人就会议发表了感想,并就抗日战争史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与会代表也纷纷表示这是一次匠心独运、充满教育情怀、令参会者受益非浅的学术会议。
闭幕式由左双文主持。高士华在致辞中,对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华南抗战历史研究中心表示感谢。
作者/通讯员:高国华 杨思机 | 来源:历史文化学院 | 编辑: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