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 开拓创新

17.05.2014  04:35

(2014年4月2日)

王  侠

各位理事、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总社常务理事会,向大家报告一年来的工作,请各位理事审议,并请各位监事提出意见。

一、2013年主要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的一年,也是供销合作事业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改革创新,迎难而上,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在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超前谋划,主动作为,为深化改革奠定了基础。紧紧抓住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机遇,紧紧围绕中央关于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农村流通重要作用的要求,主动谋划供销合作社改革,为全面深化改革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和工作基础。总社党组、理事会深入学习中央有关精神,深刻领会汪洋副总理到总社调研时的重要讲话和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深入20个省区市开展调研,认真总结各地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考察借鉴日韩农协经验做法;走访10多个中央部委,加强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召开10多次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座谈会,广泛听取中央有关部门、各级供销合作社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在深入调查研究、集中各方面智慧的基础上,初步理清了深化改革的基本思路。10月12日,汪洋副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专题会议,听取总社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有关情况的汇报,汪洋副总理对供销合作社近年来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新时期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的工作思路、重点任务给予肯定,对下一步深化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总社召开了全系统省级社主任座谈会,传达贯彻会议精神,为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思想动员;率先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启动了深化改革指导性文件起草和综合改革试点申报工作,统筹推进各项改革,系统上下形成了思改革、谋改革、促改革的良好势头。

(二)沉着应对,多策并举,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全系统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积极应对市场形势变化,把稳增长、防风险,提升质量和效益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注重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更加注重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一是着力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和系统经济运行的分析研判,总社坚持每季度会商经济运行情况,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指标的动态监测,切实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举措。二是着力发挥“新网工程”网络建设规划和全国棉花现代物流规划的引导作用,下大力气加快县及县以下流通网络升级改造,提高农村市场份额,发挥农村市场经营主阵地优势,2013年县及县以下销售增长势头良好,销售额占全系统72.4%;推动多种形式的农产品产销对接,农产品销售额占系统销售总额的19.6%,利润占全系统比重接近三成,供销合作社在保供给、稳物价、惠民生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三是着力争取支持和加强重点项目建设。2013年,中央财政在大幅合并削减专项转移支付的情况下,保留并安排了“新网工程”资金14亿元,比2012年度增加1亿元,落实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5亿元,同比增长近一倍,落实中央储备商品财政专项利息补贴资金2.89亿元,争取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资金8291万元。地方党委政府也不断加大对供销合作社的支持力度,2013年云南省财政给予供销合作社的“乡村流通工程”等扶持资金达到1亿元。全系统集中建设了一批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力强、经济社会效益明显的大中型项目,规划了一批标准高、潜力大、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项目,全年在建项目2809个,总投资额1421.3亿元,增强了发展后劲。加强项目管理,强化资金监管和审计监督,严格防范投资和债务风险。中国供销集团迎难而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95.3亿元,利润15.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9.7%和9.3%;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同比分别增长22%和13%,整体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一年来,全系统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销售总额32128.5亿元,同比增长24.2%,企业汇总利润311.3亿元,同比增长19.4%,资产总额达1.1万亿元,新增就业岗位10万个,供销合作社经济实力、服务能力和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三)强化指导,夯实基础,基层工作有了新突破。系统上下着力把夯实基层、强基固本作为密切与农民联系的中心环节,加快构建扶持基层发展的长效机制,初步形成了推动基层发展的整体合力。召开了全国供销合作社基层工作会议暨大田作物托管服务现场会,制定下发了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大了基层工作在系统综合业绩考核中的权重,有效引导全系统将资源向基层聚集和倾斜。各地供销合作社积极落实扶持基层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专门机构,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举措。吉林、江西等16个省级社还设立了基层组织发展专项资金,资金总额达2.3亿多元,有力推动了基层工作开展。全系统全年新建各类新型基层社2600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6万家,新创建农村综合服务社4万家,综合服务社行政村覆盖率首次突破50%。基层社实现利润在全系统利润总额中的占比提高3.1个百分点。四川省社大力实施“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全年改造、新建800家新型基层社,新型基层服务组织发展到2.5万家,基层经营服务网点发展到6.4万个,基层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

(四)创新方式,拓展空间,为农服务水平实现新提升。顺应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和为农服务新要求,各地积极创新服务方式,扩大服务领域,充实服务内容,推动生产服务向大田托管、种苗供应、信息服务、农机具维修等农业全产业链服务延伸,生活服务向文体娱乐、养老幼教、家电维修、劳动就业等城乡社区综合服务拓展,传统服务有了新内涵,新兴服务有了新发展,供销合作社综合性服务平台的功能和优势日益显现。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河北省正定县塔元庄村供销社时,对供销合作社把超市开到农村,把社区服务送到千家万户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浙江省上虞市沥海镇供销社开展的从农资供应到技术指导、金融互助、教育培训等“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得到了汪洋副总理的充分肯定。山东省汶上县等地供销社,联合村“两委”开展大田作物托管服务,不仅解决了“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的问题,增加了农民和村集体的收入,也拓展了供销合作社的发展空间。广州市供销合作社积极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在街道、社区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开展幼托养老、就业指导、家庭服务、文体活动等数十项服务,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肯定和群众的欢迎。

(五)转型升级,调整结构,社有企业提质增效取得新进展。面对复杂严峻的市场环境和社有企业传统业务增速趋缓、市场需求乏力等新情况,全系统把促进企业经营结构调整,提高新兴业务比重,作为加快社有企业发展的切入点,着力解决传统业务产业层次不高,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不够等突出问题,推动社有企业结构调整和效益提升。现代服务业、冷链物流等新型业务稳步发展,经营额同比增长22.1%,744家企业开展了电子商务,加快了线上与线下业务的融合发展,有力支撑了主营业务稳步增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经营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力度加大,目前,全系统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518家,“中国驰名商标”33个。黑龙江庆丰、安徽辉隆等农资企业积极开展土地流转、大田作物托管、农产品购销,拓宽了传统业务领域。中农集团强化上游资源掌控,推动网络下沉,在14个省区建设5000多家小型合作社和2000多家农药标准店,巩固扩大了市场份额,提高了盈利能力。社有企业着力加强内部管理,采取优化业务流程、强化成本控制、完善考核办法等一系列举措,挖潜增效,有效降低了费用支出,提高了企业的盈利水平。中国供销集团及其成员企业压缩管理层级,降低资产负债率,完善财务管理,加强审计监督;江苏、安徽、福建等省在社有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加强了对企业资产管理和运营的监控,风险防控能力有效提高。

(六)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落实整改措施,作风建设呈现新气象。按照中央统一部署,认真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广泛听取意见,深入查摆问题,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严格整改落实,狠抓建章立制,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明显改进。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切实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文件、厉行勤俭节约,取得明显成效。2013年总社会议经费同比减少52%,“三公”经费同比下降10%。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着力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大力推广山东、河北、山西、河南等地基层干部职工扎根农村、真诚为农民服务的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弘扬“扁担精神”、“背篓精神”和“为农、诚信、创新、合作”的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精神,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

2013年,总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成功连任国际合作社联盟副主席、亚太地区合作社联盟主席。切实落实中央惠台政策,推动两岸农产品贸易常态化。有序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积极推动行业协会改革发展。认真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要求,支持赣南等革命老区发展。加强监事会组织机构建设,职能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系统干部职工开拓进取、辛勤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总社党组和理事会,向大家并通过你们向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系统上下对新形势下供销合作社经济组织的属性认识还不到位,思想还不够解放,改革动力不足,行政化的思维理念和工作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的问题仍然突出,联合合作还没有取得大的突破;内部管理还比较粗放,发展质量和水平还不高;基层社建设仍然滞后,为农服务的基础还比较薄弱;适应市场经济和供销合作事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比较缺乏,吸引、激励、用好人才的制度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制定措施,切实加强解决。

二、抢抓机遇、凝聚共识,坚定不移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是贯穿供销合作社各项工作的一条鲜明主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系统必须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机遇,充分认识新时期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重要意义,紧紧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坚定信心、凝聚共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上来,按照“改造自我,服务农民”的要求,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面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步伐,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一)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面临十分难得的机遇,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供销合作社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已经将供销合作社改革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期如何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更好地在“三农”工作全局中发挥优势和作用,作出了重要指示,提出了明确要求。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汪洋副总理到总社和基层供销社调研,主持召开国务院专题会议,听取供销合作社关于深化改革问题的汇报,形成了国务院会议纪要,并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在中央前不久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汪洋副总理再次强调,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尤其要注意通过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使之成为一些区域、领域社会化服务的主渠道,形成中国特色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专列一条对“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进行部署,要求供销合作社积极稳妥开展综合改革试点,按照“改造自我,服务农民”的要求,创新组织体系和服务机制,努力打造成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前不久下发的关于中央一号文件部门分工也明确要求,由总社牵头,会同中央有关部门落实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对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高度关心和重视,是对我们的巨大鼓舞和鞭策,是我们在新时期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最大机遇。中央有关部门对供销合作社改革高度关注,主动研究供销合作社改革问题,并积极向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给予实实在在的支持。各省区市党委政府在安排部署今年的经济工作和农村工作时,都对供销合作社改革提出了具体要求。总社启动综合改革试点申报工作后,共有12个省区市供销合作社经省政府批准提交了申请,没有申报试点的省份,也没有等待观望,积极主动选择部分市、县开展供销合作社改革试点。从我们自身讲,经过几代供销合作社人的持续奋斗,特别是总社恢复成立以来历届领导班子的艰苦努力,供销合作社的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我们用5年时间实现了销售总额从1万亿到3万亿、利润从100亿到300亿的连续跨越。系统上下共同努力,顺应形势发展,大胆探索实践,创造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这些都为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应对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充满希望和信心。

(二)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是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供销合作社自身加快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在工业化、城镇化的持续推动和深刻影响下,我国工农、城乡关系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农村分工分业越来越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深刻变化,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趋势在加快发展;农村劳动力结构深刻变化,农村空心化、农户兼业化、农民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农业生产面临的资源与环境约束日益明显,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难度加大,等等。农业农村的这些深刻变化,使得“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等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迫切需要为广大农户提供专业化、集约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在这方面,供销合作社有比较健全的组织体系和经营服务网络,有比较深厚的群众基础,最有条件成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渠道。但也要看到,当前各类工商资本进军农村市场的步伐明显加快,一些跨国公司也在我国农村地区和涉农产业抢滩布局,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农村服务的主体更加多元,竞争更趋激烈。如果不加快改革,提高经济实力、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供销合作社在农村的优势地位就有被取代的危险,守摊子、等待观望是没有出路的,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些年,我们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同时也沉淀了不少矛盾和问题,合作经济组织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一是桥梁纽带的优势发挥不够,与农民在组织上、利益上的联结不够紧密,农民对供销合作社的归属感、认同度还不高,在农村工作体系和农村服务体系中,还没有真正成为党和政府可以依靠的重要抓手;二是作为最大的合作经济组织的带动优势发挥不够,在全国90多万个合作社中,我们只占到1/10,其中有产权联系的更少,在农民专业合作中的话语权还不强,辐射力、影响力、带动力不够;三是作为经济组织的优势发挥不够,联合社的机关化、行政化色彩浓厚,有的还留恋传统的计划分配和专营体制,有的抱怨缺少行政审批和管理职能,不善于运用市场的手段、竞争的方式推进工作,缺乏内生动力、市场活力和核心竞争力,经济实力不够强;四是现有体制的政策优势发挥不够,对供销合作社究竟是什么、该干什么和怎么干等功能定位问题,认识上不够明确,行动上有时摇摆,工作中的角色经常处于边缘化的尴尬位置,没有把供销合作社现有体制的政策优势用足用活;五是经营人才优势发挥不够,在长期实践中培养的经营管理人才流失严重,薪酬与业绩相挂钩的激励机制还没有形成,很难做到用事业留人,人才问题在许多地方成为制约发展的突出“瓶颈”;六是系统整体优势发挥不够,组织体系比较松散,上下层级之间缺乏有机联系,联合与合作动力不足,向心力不强,特别是过去特定历史条件下基层社选择的承包、租赁等分散经营方式,致使有的基层经营服务网络走向人散、线断、网破的境地,加剧了全系统发展的不平衡。这些问题,与供销合作社的历史地位相比,与新形势新任务相比,与各方面的期待相比,与供销合作社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如果我们再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改革举措,坚决破除这些体制机制障碍,供销合作社未来发展将难以有大的突破。对此,全系统特别是省级社的主要负责同志一定要有清醒认识,越早改越主动,越晚改越被动、代价更大。

(三)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担当意识,狠下决心推进落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面临的问题更复杂,任务更艰巨,切实需要我们提高认识、狠下决心,牢牢把握正确的方法,锲而不舍地抓好落实。供销合作社改革走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全系统都要着眼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着眼于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着眼于现代农业建设新要求,进一步强化改革意识、开放意识、市场意识,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紧迫感,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凝心聚力,主动作为,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取得实效。明确改革目标。我们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把供销合作社建成符合我国国情、具有完善组织体系和规模优势、体现政策导向、为农民提供综合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渠道;就是要把供销合作社改得更好,把制约我们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改掉,使优势更加显现,效益更加提升;就是要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在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让广大农民社员和干部职工受益;就是要把传统思维模式和行政化的工作方式改掉,让巨大的潜力和内在活力进一步释放出来,而不是要把供销合作社改散了、改没了。改革当然会触及一些深层次矛盾,会涉及到利益格局的调整,我们要善于寻求改革的“最大公约数”,让广大干部职工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推动改革,确保改革平稳有序推进。突出改革重点。当前,供销合作社需要推进改革的领域和环节很多,要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解决瓶颈问题,紧紧围绕基层组织改造、组织体系和服务机制创新、流通现代化、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等主要任务,积极探索省以下办成上下贯通的实体性合作经济组织的途径和方式,实现重点突破,争取早见成效。对一些难啃的硬骨头,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知难而进、一鼓作气,坚决攻克改革路上的一个个难关险隘,让各方面实实在在感受到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实效,为改革的持续推进赢得支持、创造条件。狠抓改革任务落实。要完善改革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组织领导,做好顶层设计,搞好统筹协调,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对看准的改革,各方面也已经形成共识的,要全力推进,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一项工作一项工作地推进,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落实,真正将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对一些重点改革任务,要明确时间进度,明确责任主体,建立工作台账,定期督促检查,用改革目标倒逼任务完成。

三、2014年的重点工作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也是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关键一年。我们一定要抢抓历史机遇,以敢于攻坚克难的担当精神,更加奋发有为地开展工作。2014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按照“改造自我,服务农民”的要求,围绕打造成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积极稳妥开展综合改革试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创新组织体系和服务机制、推进服务规模化、促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加快社有企业改革发展等方面迈出坚实步伐,努力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

(一)以综合改革试点为突破口,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

注重统筹谋划,稳步扎实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已经国务院批复,进入正式实施阶段。现在各方面对试点工作高度重视和关注。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上,汪洋副总理再次要求扎实搞好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总社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要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统筹协调,狠抓督促落实,确保试点先行、整体推进。两个专项小组和办公室要切实负起责任,发挥好职能作用,做好推动改革的各项工作。特别是要配合中央有关部门,重点做好起草出台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文件,积极稳妥开展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

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各级供销合作社都要成立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实到位。试点省份供销合作社要在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下,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负责试点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推进落实。总社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要理清改革思路和步骤,抓紧制定具体实施举措,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试点工作组要按照职责,明确每位领导同志负责联系的地区和单位,落实每个职能部门的工作任务和责任,主动跟进,强化跟踪指导服务,推动试点工作取得实效,为全面推开积累经验。没有列入试点的省份,也要不等不靠,敢于实践,勇于突破,选择基础条件较好、代表性较强或在某一方面具有优势的地区组织开展试点。总社近年来确定的改革发展联系点和县级社综合改革试点单位,要纳入总社综合改革试点总体工作中,统筹推进。

坚持因地制宜,鼓励探索创新。各省区市要根据自身条件和优势,在试点内容选择上有所侧重,不搞“一刀切”,不追求一步到位,使改革在具体实施路径上突出自身优势、特色,确保各项改革举措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握底线,控制风险,循序渐进,确保改革平稳有序推进。要试点先行,投石问路,形成共识的要及时推广,错的就及时纠正,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深化改革向前推进。

(二)以加快社有企业改革发展为着力点,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今年,世界经济仍将延续缓慢复苏态势,国内外经济形势仍存在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总社和省级社要进一步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和相关政策的分析研判,坚持和完善定期经济形势分析会商制度,提前预判,超前预警,精准发力,综合施策,加强对重点业务板块、重点企业的指导,妥善应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保持社有企业平稳发展势头。准确把握市场走向,抢抓市场和政策机遇,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有效规避市场风险,确保经营业务稳中有进。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加强经营创新和盈利模式创新,在稳定传统主营业务的基础上,稳步拓展新兴业务,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益。加强投资管理,对新上项目要强化论证、慎重决策,避免盲目铺摊子。通过同业整合、横向联合,积极推进系统内外企业联合合作,发展一批混合所有制企业,提升社有企业整体实力。

不断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创新企业经营管理机制,提高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水平。加强预算管理,探索建立社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加强财务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考核,规范社有资本经营收益的核算和管理。加强成本管理,千方百计降低费用,加大应收款项的清缴回收力度,加速资金回笼,加快存货周转,减少资金占用,严格控制业务招待费用支出,实现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加强风险管理,对投资、经营、管理中的重点环节和部位,要强化风险管控,找准风险点,及时防范和化解风险。

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探索实行外部董事、职工代表董事、监事制度和职业经理人制度,充分发挥董事会在战略制定、考核机制、风险控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强化激励约束,完善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机制,探索具有供销合作社特色的企业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理顺联合社与社有企业之间的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框架,实现调动企业经营管理者积极性、提高企业经营实力和为农服务能力、社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机统一。

(三)以推进服务规模化为切入点,着力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

充分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融合、弥补、替代等功能作用。适度规模的众多经营主体和全程社会化服务相结合,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路径选择。在多元化服务主体中,供销合作社要充分运用好、发挥好自身具有的独特优势,实施“社会化服务惠农工程”,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努力成为当地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生力军。要发挥好融合功能,把分散的土地经营主体通过服务手段联结起来,提高规模效益;要发挥好弥补功能,把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办好,提高农业效率和效益;要发挥好替代功能,以“土地代耕、托管”等方式,开展“保姆式”、“菜单式”服务,有效解决耕地闲置、经营粗放等问题。

着力强化农业生产服务。围绕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创建行动”为载体,充实服务内容,拓展服务领域,在产前、产中、产后环节,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农业科技信息、提供优质种苗等多种服务,为农户提供系列化、专业化、规模化服务。有条件的供销合作社,要积极参与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要顺应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趋势,创新服务方式,积极开展合作式、订单式等多方式服务,发展专业服务公司、农机合作社。要整合县基两级供销合作社资源,以县级社或实力较强的基层社为主体,打造综合性的服务平台。

加快发展社区综合服务。顺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加快建设一批功能完备、便民实用的农村综合服务社和社区服务中心,不断强化城乡社区综合服务功能,搭建综合性服务平台,让城乡居民享受到更多实惠便利的服务。2014年,全系统要新发展综合服务社2.5万家。要巩固提升农资、日用消费品、农产品等经营业务,积极拓展农机维修、养老幼教、代理代办、就业培训等服务,主动承接相关涉农部门在基层的服务,形成各部门联合共建、为农服务的合力,推进各类公共服务进村入户,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顺应政府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的改革部署与要求,积极承接政府购买服务,探索建立经营性和公益性相结合的可持续服务机制。

加快搭建农业科技服务平台。按照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的要求,引导农户科学合理施肥用药,积极推广高效肥和低残留农药使用,有条件的地区要参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有机肥、推广高标准农膜和残膜回收等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农资、棉花物联网应用与示范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农产品现代化仓储物流设施和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的集成应用。继续推进农村流通领域科技特派员创业专项行动、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和庄稼医院科技服务示范项目建设。加强系统科研院所资源整合,加大科研开发与成果转化力度,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

探索开展农村合作金融。要坚持社员制、封闭性原则,在不对外吸储放贷、不支付固定回报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探索培育发展农村合作金融,开展农村互助合作保险。创办农信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开展典当、担保、融资租赁等业务,参与农信社股份制改造和村镇银行组建工作,提供多样化农村金融服务。试点地区要争取政策支持,加紧制定供销合作社开展合作金融业务的整体规划、具体路径和管理架构,稳步有序实施。采取多种方式,吸引和培养供销合作社金融人才。

(四)以密切与农民的联系为核心,推进组织体系创新。

继续实施“基层组织建设工程”。建设一批具有自主经营实体、为农服务载体、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体特点的新型基层社,采取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吸纳农民成为基层社、供销合作社领办的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社员,真正从组织上和经济上建立与农民的密切联系。要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引导农民社员参与基层社的经营管理,拓宽基层社主任选聘渠道,提高农民在供销合作社经营管理事务中的参与度,逐步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试点地区和有条件的基层社,要加快扩大服务覆盖面,充实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手段和方式,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使基层社成为新时期为农服务的主要终端和载体。要促进基层社与农民合作社融合发展,创办一批规模大、农民认可、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农民合作社,建立盈余返还、利润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从基层社发展中得到更多好处。2014年全系统要新建基层社3000家,新领办农民合作社1.5万家。

充分发挥联合社的功能作用。着力提升联合社的综合统筹能力、指导服务能力、资产运营与监管能力、政策协调能力,进一步明晰职能定位。优化层级分工,完善上级社对下级社工作的考核机制,建立上下级社间工作的评价机制,推动不同层级供销合作社股份合作、项目合作、业务合作,逐步密切各级联合社之间的组织联系和经济联系。积极推动社有企业、行业协会和流通网络与基层网点的对接融合,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继续通过基层组织发展专项资金、农业综合开发新型合作示范项目等,加大对基层的资金扶持力度,有条件的地方要设立基层组织发展专项资金,不断扩大资金规模。要创造条件,积极探索县联社组织体制改革,构建面向农民和合作社的开放平台,成为县域内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与服务的有效载体。探索省及省以下办成实体性合作经济组织的途径和方式,加快构建上下贯通、运行高效的组织体系。要立足稳定思想、稳定工作、稳定队伍,推进主管社团改革发展,充分发挥社团组织的行业服务功能,不断提升行业话语权和影响力。

(五)以“新网工程”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为抓手,打造农村现代流通主导力量。

继续深入推进“新网工程”建设。围绕供销合作社传统优势行业,加强资源整合,大力推进流通企业跨地区兼并重组和投资合作,以龙头企业带动网络资源整合,以优化“新网工程”项目建设布局带动组织体系改造。要把网络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基层社新建改造紧密结合起来,加快网络空白和薄弱地区的网点布局,提高网络覆盖面。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吸纳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新网工程”建设。积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资、棉花大型企业,2014年全系统新培育1-2家大型流通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系统棉花流通网络布局,加快在棉花主销区新建3-5个仓储物流园区,打造棉花现代仓储物流体系。加快推进农村流通设施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提升工程,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将大宗商品远期现货和期货交易引入农资、农产品和再生资源行业。完成供销合作社系统电子商务平台的前期筹备工作。积极推进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和农产品的集中采购及统一配送,推动商业综合体、超市等新型业态发展。要进一步加强“新网工程”等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明确主体责任,加强资金监管,强化责任追究,实施项目绩效评价管理,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

加强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骨干的市场流通网络建设。全系统今年要努力完成100家大型骨干批发市场的现代化改造,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质量检测、包装加工及标准化集配功能,提升市场运营管理水平。鼓励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构建产销一体化流通链条,开展冷藏储存、物流配送、终端直销网点建设。积极参与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示范区创建,探索建设由政府和供销合作社共同出资、供销合作社具体经营、交易费用严格控制的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基层供销合作社为依托,积极培育和发展一批具备产后加工、分拣包装、冷藏、仓储功能的产地农产品收集市场、集配中心。扶持领办的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推进城市零售终端建设,逐步把供销合作社网点延伸到城市社区,积极推动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让农民和市民都得到实惠。

(六)以加强干部队伍和作风建设为保障,为深化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责任重大,加快发展任务繁重,迫切需要我们打造一支作风优良、素质过硬的干部职工队伍。要加强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多岗位、多方式培养锻炼干部,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按照合作经济组织的特点,探索建立适应供销合作事业发展要求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巩固拓展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高标准高质量抓好第二批活动,弘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切实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标准。要深入到基层一线,深入到农民群众中间,扎实开展调查研究,领导干部要建立改革联系点制度,包片蹲点,深入调研,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指导的针对性、服务的有效性。加强对全系统干部职工的教育培训,建立常态化制度化培训机制。认真贯彻落实中纪委三次全会、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充分发挥监事会在建言献策、监督执行和优化环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发挥共青团、妇联、工会组织的积极作用,为深化改革凝心聚力。要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和弘扬供销合作社文化,宣传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新成就,提振自信心,增强自豪感,树立新形象。

同志们,今年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60周年。全系统经过6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积极进取,锐意创新,扎实工作,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实现新突破,在努力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上再上新台阶,成为中国特色农村工作体系和农村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