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一院成守珍:“60后”护理专家三次请缨上前线

14.03.2020  22:11

  “你们觉得只是应该做的,对我来说却恩重如山。虽然看不到面容,但是我能感受到你们火热的心。”见到前来查房的医护,患者熊先生激动地说。

  距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中山一院”)护理部主任成守珍以及她的同事们2月7日抵达武汉,已过去一个多月。中山一院医疗队分别接管了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西院(下称“协和西院”)两个病区,所接收的大部分为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目前多名重症患者经过治疗,恢复良好。

  三个10天,带领团队改善“战局

  “其实没有多想,我是主任就应该冲锋在前。同时,呼吸重症护理又是我的专业,在这个时候就应该发挥专业所长。”从业39年,成守珍现为中山一院护理部主任,中华护理学会呼吸护理专业委员会主委、广东省护理学会理事长、广东省护理学会危重症护理专委会主委暨护理质控中心主任。为了这次武汉之行,她先后三次向组织请缨。

  1月24日,中山一院接到任务要派员前往武汉,成守珍第一时间报名。不久后,第二批次又开始报名,成守珍也填写下自己的名字。

  2月6日晚,中山一院召开党委会,通知马上要征集新一批医疗队伍第二天出征武汉。成守珍第三次请缨赴前线终获批准。她被任命为中山一院驰援武汉医疗总队临时党总支书记,与队长朱庆棠带领131名队员作为中山一院第三批医疗队入鄂支援。

  在这131人中,护理人员占100名。队员们平均年龄33岁,最小的只有23岁,而“60后”的成守珍作为年龄最大的队员,已经58岁。

  “我以这支护理团队为傲。”成守珍把这一个多月的经历分为三个“10天”来做总结。

  第一个10天,“救援、救命、救急”。大家齐心协力把协和西院的普通病房改造为接收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传染病房。他们在短短一天内组建起两个病区,并很快收满了100名重症患者。

  第二个10天,随着各种医疗物资逐步备齐,医疗队的救治护理从基本生命支持转向高级生命支持。为降低危重症死亡率,医疗队因地制宜,在普通病房里硬是搭建出简版“ICU”。随着“高级生命支持单元”设备的投入使用,医疗队又迅速开展了气管插管、血液滤过以及俯卧位通气等多项技术。

  而在第三个10天,成守珍与团队已着手进行阶段性总结,梳理出各类经验指南、流程规范等,为更多的医护人员参考。同时,她还与护士长及组长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对可能出现的人员暴露或紧急状况制定预案,做到万无一失。

  用心护理,关键操作一次到位

  3月7日中午,穿戴上三级防护用具,成守珍和朱庆棠走进武汉协和西院6楼东病区查房,并给每一位患者送上爱心小卡片。她还专程为病区带去音响,可以播放音乐舒缓病人情绪。

  在武汉,成守珍、中山一院主任护师李智英、黄天雯、彭淑辉等组成的护理团队,与朱庆棠、中山一院副主任医师罗益锋等延续在院本部的传统,进行联合查房。

  成守珍表示,病房里收治的不少是急危重症病人,有些病人是多器官功能衰竭,不仅要用呼吸机支持,还要用到CRRT(连续肾脏替代疗法),可能还有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

  “部分危重病人有各种并发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护士要时刻留意病人情况,因为器官的突然一个变化可能都是致命的。”成守珍说,身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多层手套,护目镜被雾气挡住等,医护人员要克服重重困难,进行气管插管术、有创呼吸机通气、深静脉穿刺插管(CVC)、胃管置入等操作。

  越是关键时刻,越考验护理技能是否过硬。不过,成守珍率领的护理团队总能一气呵成、一次到位。

  对于部分机械通气患者,护士还要进行早期的康复干预,如气管插管病人俯卧位通气,每12至16个小时翻身一次。这需要6个护士协调配合协助病人翻身,来提高其氧合情况。

  在救治工作之外,护士们把营养品贡献出来,提供给需要的患者。她们会陪伴病人聊天,让患者重拾信心,能够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管理着中山一院护理团队3000余名护理人员,同时还担任着广东省护理学会理事长、负责护理质控中心工作,但成守珍始终没有离开临床。她认为,护士是靠双手和行动去完成使命,只有矢志不渝地提升业务水平,才能掌握挽救他人生命的本领。在她眼里,护士同样也能成为专家。能够成功救治、照料好病人并获得肯定,就是她最大的欣喜。

  “护士是平凡中见伟大。看上去没有什么惊天动地,但是这些护理的操作、技术,甚至是一个安抚和微笑,都能给患者很大的信心和鼓励。”成守珍说。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吴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