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今年六成重点人群 将有“家庭医生”

22.01.2015  15:10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余海蓉 通讯员 深卫信)昨天,市卫计委召开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副市长吴以环出席会议,并就今年的卫生计生工作进行了部署。据悉,今年市卫计委将力推25个创新发展项目,重点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医疗卫生“三名工程”、依法治理和质量标准建设,提升医疗行业制度建设水平,并通过开放式办医,努力构建多元化的办医体系。   

  探索建设区域医疗联合体

  深化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推动分级医疗体系建设是今年卫生计生工作的重点之一。

  据市卫计委主任罗乐宣介绍,今年,我市将完善基层医疗机构运营模式,将探索建立区域内的综合医院统筹举办和管理区域内所有社康中心的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运营模式。将协调相关部门完善家庭医生服务标准和付费标准,探索建立医保向家庭医生购买基本医疗服务和政府向家庭医生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新机制。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家庭医生培训与认证制度。

  在推动分级医疗体系建设上,我市将探索医疗联合体的有效形式,促进区域内医疗机构功能错位配置、资源共享、分工协作、分级医疗、结果互认。将完善医保差别付费制度,进一步拉开不同等级医疗机构诊查费的价格差距。此外,也将进一步完善双向转诊工作规范,督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建立双向转诊管理平台,对转诊病人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

  今年,老年人、慢性病和精神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的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率达到60%以上。

  开放办医引入名医团队

  据悉,去年我市“三名工程”成功引进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等来深合作办院,同时已引进10个医学院士团队、16个高水平医疗团队,来深合作建设医学重点学科、工程实验室。今年我市还将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三名工程”。

  在推进名院名校集聚上,今年计划完成国际神经科学专科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新院区、市新明医院、口腔医院、大鹏新区人民医院等运营方案,并推动与休斯敦健康科学中心、哈佛大学医学院等国际名校名院来深合作办医。

  在引进和培育名医上,我市将出台高水平医学学科团队引进管理办法和考核办法。计划与国内医学学科排名前十的高水平团队开展合作洽谈,再引进10个以上高水平学科团队来深建设品牌专科或举办医疗机构,并实施重点学科带头人能力提升计划。

  在名诊所的建设上,今年,深圳将推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国际医疗中心发展,为市民提供便捷、先进的境外医疗服务。争取在6月底前启用平安国际名医诊疗中心,并支持社会力量在福田、罗湖、南山、宝安、龙岗等区建设1-2家名医诊疗中心,为国内外名医名家到深圳开设独立诊所或医生工作室提供便利。

  罗乐宣表示,今年我市将出台进一步扶持社会力量办医的政策文件,大力推进社会办三级医院用地的土地整备工作,计划引进2-3家国内外医疗投资集团和知名医学机构、医疗学科团队来深举办三级医院。

  实施医师执业方式改革

  医师多点执业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今年,市卫计委将推动医师执业管理方式改革,向行业社会组织下放医师注册管理权;以本市合法医疗机构作为医师执业地点,建立医师多点执业地点自行报备制度,全面放开医师执业地点限制。

  据悉,市卫计委将推动行业综合配套改革。支持行业社会组织建立二级专业协会,建立健全各医学门类、学科的专家团队组织;鼓励医师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建立多种形式的医疗协作关系;完善多点执业医疗责任认定机制;建立医师执业积分管理制度,启动医务人员诚信执业管理系统建设;深入推进临床医师专业技术等级评价制度试点。

  此外,我市还将参照国际医疗质量认证体系理念,启动制定深圳版医疗质量认证标准和评价体系的研究工作。组建深圳市医院协会,支持其建立医疗卫生服务评审评价组织,逐步承接医院等级评审、医疗质量认证等工作。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专科医师认证和培训制度。推动医疗责任保险、医师责任险的完善和实施,促进其与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相结合。

  相关新闻

  深圳医生人均日担负诊疗15.4人次

  为全国医师平均数的两倍多

  深圳特区报讯  (记者 余海蓉)深圳医生有多忙?昨天市卫计委公布了一组数字:全市医院医生人均日担负诊疗15.4人次,远远高于2012年全国医师人均日担负诊疗7.2人次的水平。

  在各级医院中,基层医院医生看门诊最忙,街道医院医生人均日担负诊疗人次为18.06人次,区属医院是14.5人次,市属医院医生是13.48人次。而市属医院病房医生则最忙,市属医院、区属医院和街道医院的医生人均担负的住院床日分别为1.78床日、1.09床日、0.96床日,综合医院中的市、区、街道病床使用率分别为98.3%、85.9%、87.7%,市、区医院病床使用率均较上年有所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