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称中国城镇住房空置率超20% 住建部门回应

11.06.2014  01:13

  作为经常被用来衡量楼市健康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住房空置率一直备受关注。10日由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公布的一份报告称,去年我国城镇地区住房整体空置率高达22.4%。

  这是近年来关于我国住房空置率的又一个版本。但这个重要指标,住建部门称“没有准确官方定义”,统计部门称“计算出来很难”。人们不禁疑惑:住房空置率,谁能说清楚?还要“空置”到何时?

   城镇住宅空置率达22.4%?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10日发布了一份《城镇住房空置率及住房市场发展趋势》的报告。报告称,2013年我国城镇家庭住房拥有率为87.0%,而住房整体空置率为22.4%,比2011年上涨1.8个百分点。该报告将“空置住房”分为两类:仅拥有一套住房家庭因外出务工等原因而空置的自有住房(简称为“人房分离”);多套房家庭持有的,既未自己居住,也未出租的住房。

  根据报告,人房分离造成的空置住房比例,2011年为4.8%,2013年为5.1%。拥有多套住房的家庭空置住房的比例增加更为明显,从2011年的15.8%上升到2013年的17.3%。据此估算,截至2013年我国城镇地区空置住房为4898万套,比2011年增加842万套。

  报告还显示,从区域差异看,三线城市住房空置率最高,为23.2%;一、二线城市分别为21.2%与21.8%。此外,我国的住房空置率已高于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

  “我国城镇地区自有住房空置率很高,而且迅速上升。同时,房价一旦下跌,空置住房更容易亏本或资不抵债,对房价下跌风险的抵抗力较弱。”上述报告指出。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许多城市出现了程度不等的住房空置。一些业内人士也经常从空置率的角度来分析中国楼市的泡沫、供求形势等。随着近期楼市进入调整期,空置率等指标更容易挑动市场的敏感神经。此次由第三方研究机构发布住房空置率数据,虽是一家之言,但也引发了大量关注。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甘犁介绍,此次城镇住房空置率的数据来自该中心于2011年和2013年组织的针对中国家庭金融状况的调查。两次调查分别由600和1600余名西南财大的本科、硕士和博士生参加,分别完成样本8438户、29324人和28142户、97916人。这两次抽样调查的家庭分别覆盖全国各地的80个县、320个社区和262个县、1048个社区。

   官方部门:没有准确定义、计算出来很难

  对于空置率,住建部总经济师冯俊4日则表示,现在对于空置率没有一个准确的官方定义。他认为,现在很多媒体、专业人士讲的空置率和国际上讲的空置率是不同概念。

  他说,国际上的空置率计算,是以这个城市里有出租愿望的住房或者有出售愿望的住房作为分子,总住房量作为分母。“我们现在这方面是没有调查的,所以很难得出空置率的概念”。

  早在2010年8月,国家统计局的发言人曾介绍,国家统计局还不能计算出空置率。一方面是由于房屋空置是近几年出现的新问题,调查统计制度还没有来得及作出统计;更重要的是空置的状态和时间很难给出标准,要清楚计算出来很难。这位发言人表示,商品房空置率问题也是国际难题,“想真正清楚住房的面积、结构,还得寄希望于大规模的住房普查”。

  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晟说,从我国国情看,住房空置问题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据调查,当前住房空置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合理空置”,指新建楼盘为应对市场需求而保留的一定的库存储备;二是“转移支付性空置”,为结婚、上学、养老等将来需求提前购买的房屋,在一段时间内处于无人居住状况;三是“投资投机性空置”,就是炒房客购房以后不租也不卖,坐等升值。

   住房空置率,不能永远是个“

  “从某种程度上说,空置率是决定土地供应和开发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任由大量住房空置,再多的土地供应,再大的开发量也于事无补。”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主任徐国祥说。

  信息是研判市场走势的重要依据,是影响人们预期的关键要素。空置率之所以如此受关注,是因为它是衡量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影响土地及住房有效供给、制定相关调控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据了解,美国住房统计机构从1965年就开始分别统计自有房和租赁房的空置率,覆盖全美国75个都市,每个季度都会发布调查数据。欧盟国家对空置率的调查也早已形成惯例。

  近年来,国内住宅空置率高低如何,各方都欲一探究竟。除了专业机构的调查统计,还有人试图通过小区住宅用电量的变化了解“是否住人”;还有地方的人大通过调查房地产市场时关注一些小区的“入住率”;一些网友还曾通过“集体晒黑灯”来看各自居住小区的空置情况等等。而各方得出的“空置率”,自然是五花八门。

  住房空置率之所以不得而知,并非全然是技术上的难以统计。记者了解到,一些地方的统计等部门近年来曾一度就当地住房空置情况做过调查。但对调查结果一直讳莫如深,理由多为“敏感”。

  公开信息显示,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相关部门就引入了“空置面积”的统计指标,2003年有关部门承诺“改进房屋空置统计方法,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房屋空置率指标体系”。2010年,统计部门再次明确“研究建立空置住房调查办法”。但截至目前,未见到公布相关进展。

  业内人士呼吁,住建、统计等相关部门应积极回应各方对空置率信息的诉求,发布权威信息,而不能长期无动于衷、任其成谜。一些人还提出,应以空置率指标的逐步透明化为契机,打破更多“玻璃墙”,进一步推进房地产市场信息的统计和公开,促进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记者 叶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