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我市全面推行医疗专家进社区

05.03.2016  00:39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余海蓉 通讯员 深卫信)记者昨天从市卫计委获悉,今年我市从软硬件入手,全面提升社康中心服务能力,引导市民分级就诊。

  财政补助大医院专家下社康

  为了让市民就近就医,强化公立医院在支持和指导社康中心提升基本诊疗服务能力的责任,市卫计委和市医管中心今年将全面推进医疗专家进社区服务。

  据悉,从去年8月,市属综合医院已采取定点联系、双向选择的方式,选派副高级以上职称医生进驻社康中心。每家医院负责联系10家社康中心,每天向每家社康中心派出2名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家开展诊疗服务和业务指导。从今年起,我市将全面建立起专家进社区长效机制。市财政按照市属各医院副高级以上职称医生的平均工资薪酬水平,以及用于安排专家进驻社康中心的实际岗位数,给予专项补助,纳入派出医院绩效工资总额进行分配,并向进驻社康中心的专家倾斜。各区结合实际,建立健全三级医院专家进社区制度。

  市卫计委要求,要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待遇。举办医院可从单位上年度收支结余部分自主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增发社康中心医务人员的奖励性绩效工资,保障社康中心医务人员的薪酬待遇不低于举办医院同类同级医务人员的平均水平。

  新建社康中心至少1000平方米

  在社康中心硬件建设上,我市全力推进社康中心标准化配置。

  规划新建的政府办社康中心的业务用房配置标准提高至1000平方米以上,并纳入《深圳市城市规划与准则》,通过规划建设、物业置换与政府购置等途径予以保障,以适应三级医院普通门诊进一步向社康中心分流的需要。

  推动举办社康中心的公立二级综合医院升级为三级综合医院,推动公立一级医院、医院外设门诊部向社康中心转型,逐步形成三级综合医院与社康中心一体化运营、分工协作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完善双向转诊机制。一是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为重点,制定社区常见疾病的临床路径,并实行电子化管理,完善病人双向转诊原则和转诊规程。二是建成分级诊疗信息系统,提高双向转诊的协作效率和规范化管理水平。三是今年全市二三级公立医院要全部设置全科医学科,负责协调双向转诊工作;优先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开放专科号源,对其转介的病人实行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

  将启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我市还将通过经济杠杆,引导分级诊疗。

  基本医疗服务将实行分级分类补助机制。政府将逐步提高三级医院的急诊、住院和专科门诊补助标准,但同时逐步降低三级医院的普通门诊补助标准,相对提高社康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医疗服务补助标准,引导三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落实各自功能定位。此外,还将建立合理诊疗负荷量控制机制,对三级医院超负荷的基本医疗服务,降低财政补助标准,保障服务质量。

  我市将启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完善基本医疗服务分级收费机制。一方面,优化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提高诊查费、护理费、手术费、治疗费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项目收费价格,降低大型设备检查治疗价格和医用耗材费用。另一方面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般诊疗费打包项目范围、调整收费标准。此外,还将提高家庭病床建床费、家庭病床巡诊费、医护人员出诊费等社区卫生服务收费标准,探索家庭病床服务打包付费,将符合规定的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市卫计委表示,在合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助和医保报销比例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拉开三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收费档次,降低市民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费用的个人自付比例。

  为了鼓励医疗机构更好地服务基层,在维持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就医方式和医保报销待遇不变的前提下,今年我市将以罗湖区为试点,探索建立医保支出“总额控制、结余奖励”机制,鼓励医疗机构推进分级诊疗,做好对参保人的日常预防保健管理,规范、合理使用医保费用。医保总额内的结余部分,用于奖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业务、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