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削坡建房:如头顶“炸弹”几多危险

07.11.2016  17:43

削坡建房而没有防护措施,就像“不定时炸弹”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图为今年5月2日凌晨,平远上举八社村发生一起山体滑坡,致房屋倒塌、两人死亡。(林翔 摄)

  我市是地质环境比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易发的地区,全市1.58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中,地质灾害易发区就占95%。

  每每汛期,防灾形势就十分严峻。据统计,近10年,我市地质灾害造成46人死亡,都是由于削坡建房没有护坡措施所致。在今年10月23日召开的全市“三防”电视电话会议上,市委书记谭君铁强调要“坚决遏制新增削坡建房,探索综合治理长效机制,最大限度避免灾害发生”。我市正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按照“锁定存量、严控增量、分类管理、有序清理”的举措,迅速组织开展削坡建房综合治理工作。

  扫描

  削坡建房约9万处涉60万人

  据调查统计,目前全市登记在册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2401处,约占全省的30%,主要集中分布在丰顺、大埔、梅县以及五华、兴宁等地。其中,我市仍有削坡建房约9万处,涉及15万户、60万人。据国土部门统计,从2007年至今,我市地质灾害共造成46人死亡,都是由于削坡建房没有护坡措施所致。

  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今年3月24日,五华县潭下镇大玉村玉基片一房屋因山体崩塌被掩埋,54岁的户主朱某某(女)和年仅10岁的孙女在事故中丧生;5月2日凌晨3时30分,平远县上举镇八社村虎踞村民小组发生一起山体滑坡地质灾害事故,造成一栋两层8间土木结构房屋倒塌,一对夫妇在熟睡中被山泥掩埋,不幸身亡;10月22日上午,五华县棉洋镇平安村一处山体滑坡,致使山脚一铁皮屋倒塌,3人被埋,经抢救1人生还……

  记者走访发现,在我市农村地区,群众为了开辟出住宅建筑用地,在山坡下开挖坡脚建起房子,房子背靠着暴露的泥土和山体,如此削坡建房的现象十分普遍。然而,有了新房子,却并不意味着就能安居乐业。“由于群众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边坡支护、排水沟等设施未能同时跟进,容易引发地质灾害。”市国土局地环科科长何敏柱说。

  嘉应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教师姚勇介绍,削坡造地就是人为地把山坡变成了陡峭的边坡,致使山坡原有的稳定结构受破坏,“而且现在多采用工程机械施工,与以往人力削坡相比,由于施工手段先进,土方开挖量也相对增加了许多,对坡体稳定性的破坏更大。”他说,造成事故的原因跟山体被削掉有很大关系,山上面是已风化的土壤,下面是未风化的岩石,连日降雨使得山体的含水量趋于饱和,山坡就沿着风化的接触面滑下来,从而酿成了惨剧。

图①②③ :削坡面坡度尽量放缓、建筑排水沟、挡土墙等,可以有效预防削坡诱发的滑坡、泥石流等灾害。(连志城 摄)

  析因

  明知有隐患仍在冒险

  既然削坡建房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为什么群众仍选择这种方式呢?记者采访了解,主要原因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四个因素——

  1

  山多地少,无奈选择

  “农田不能建房,河下游又常遭水浸,房子不建在山边还能往哪里建?”说起削坡建房,许多村民都说出类似表达。我市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山坡多平地少,适宜建房的土地有限,不少人在建新房时不得不采取削坡造地的方式来建造。”何敏柱说。

  2

  为聚“运气”,迷信风水

  迷信也是农民群众普遍削坡建房的重要原因。记者了解到,群众普遍知道山边容易塌方,但在他们眼里,建房子是人生第一大事,好房子就要建在“有靠山”之处,依山建房凝聚好运气,旺子孙。在削坡建房的农户中,相当一部分群众床铺紧挨靠山墙面安放。从近年来我市发生的地质灾害伤亡情况看,大多是高陡切坡崩塌、下滑压垮房屋的一楼靠山墙或泥土从窗户冲入房内压埋所致,而且灾害发生在人们防备意识和能力最为薄弱的夜晚时段。

  3

  意识淡薄,不施防护

  “我们在动员群众转移避险时,部分人固执地认为以前住了几十年都没出过事,不用怕,不肯撤离。”五华县转水镇副镇长陈文锋说,每次强降水发生前,镇村干部都会到户通知群众注意山体滑坡危险,劝说他们转移,但总有人心存侥幸不当回事。此外,许多的削坡建房并没有建造护坡、挡土墙或排水沟等防护措施,留下了安全隐患。何敏柱说:“村民们会觉得建房都花了不少钱了,还花钱搞这些不值得,但他们没意识到,由于近年极端天气现象频繁出现,加上人类工程活动影响的不断加剧,现在的防灾形势相比以前要严峻许多。”

  4

  规划滞后,随意性大

  当前,我市不少农村仍存在规划滞后、建设粗放的问题,农民群众建房随意性大,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科学的选址。五华县一乡镇干部说,农村人的经济越来越好,建新房的需求也随之而来,可用于建房的地方本来不多,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往往是有一处就建一座,政府部门审批也未有过多地从规划考虑。更有“贪大、贪高、贪多”的建房乱象,不仅浪费宝贵的土地资源,造成了大量房屋空置,也花光了许多农民多年的积蓄,影响了生活质量。  

  对策

  正在拟订综合治理方案

  五华县转水镇下潭村村民何焕清的房屋背后,边坡采取了削坡减载的方式进行稳定。他告诉记者,几年前削坡建好了房,心存侥幸未对边坡进行整治。今年年初的一天中午,房后的山泥“呼呼”地往下猛冲,掩至窗沿下。“之前也掉过泥土,但没这么大,真的吓坏了。如果命都没了,房子再好又能怎样……”何焕清花了30多万元,立抗滑桩、挖排水沟、建挡土墙,对边坡进行了治理。

  防范削坡建房等地质灾害问题,我市原有法规条例可依。

  五华县的削坡建房数量约占全市的1/3,该县对削坡建房等地质灾害高度重视,将地质灾害整治列入该县2016年度的“十大专项整治”内容,部署“三年行动计划”,对全县可能存在地质灾害风险的削坡建房分期分批分阶段开展边坡专项整治。对削坡高度5米至12米、坡角大于60度的边坡进行整治;对削坡高度大于12米、坡角大于60度,且无治理价值的,引导群众搬迁避让。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我市正在拟订关于削坡建房综合治理的工作方案,按照“锁定存量、严控增量、分类管理、有序清理”的思路,明确责任落实,强化责任追究,形成长效机制。

  此外,持续提高群众的防灾意识是职能部门应当不遗余力做到的。不仅在汛期降水来临之时,平时也要通过宣传教育、技术指导等措施,向群众灌输防灾知识。细致掌握地质灾害隐患点,补齐预警短板,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对于居住在削坡建房的群众,嘉应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教师姚勇给出了观察山体滑坡预兆的方法。“如山坡上的树木和电线杆发生歪斜、房屋墙壁出现裂缝并不断扩大、坡脚流出浑浊泉水、门窗突然打不开、老鼠乱窜不进洞等,这些都是山体滑坡预兆。”姚勇表示,要经常检查边坡的状况,发现滑坡预兆,应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不能选择滑坡的上坡或下坡作为避难场地。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应当注意保护好头部,并离原住所越远越好。滑坡停止后,不应立刻回家,因为滑坡会连续发生,要避免二次遇险。

  记者手记

  远离削坡,规划先行

  “山多地少,我不建山边还能建哪?”在采访时,对于采访对象众口一词的疑问,记者也不知如何回答。他们的困惑,也是记者的困惑。地形地貌受限的现实,与建房需求之间的矛盾,随着经济的发展,难以消除。诚然,困惑固然是困惑,但在一样事物面前,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生命。削坡建房,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在缺少甚至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顶着一颗“不定时炸弹”,还能安然入睡吗?

  有人说,远离削坡建房,是最佳的选择,但这岂不又回到“困惑”的圈圈?对此,记者思考,政府部门可否加强规划引领,完善镇、村规划建设,为需要建房的群众提供一个“安身”之所。如根据山多地少的实际,归集村荒地,集中划片设立建设点,既解决了居住难的问题,还可保护水田,远离隐患。

  在群众的“困惑”面前,挺身而出的应该是政府的智慧。如何消除削坡建房者的困惑,拆掉“不定时炸弹”,是探索长效治理机制过程中应该重点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