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 极端天气频现考验防汛减灾

16.05.2016  17:12
5·12”国家防灾减灾日在即。近日省防总召开三防会商会认为,持续20个月的厄尔尼诺现象正在衰减,但其余威仍将持续影响,而拉尼娜现象或将于7月出现;预计多条江河可能出现局域性大洪水甚至50年一遇特大洪水——韩江中上游部分中小河流就在其中。

平远县上举镇八社村5月2日发生小型崩塌后的现场。事发前一天下午,村干部及时通知注意防范地质灾害避免了更大损失。(林翔 摄)

      本期主持:张柯

  黄  焱  刘学东  朱双玲  曾惠娟  对本文亦有贡献

  “5·12”国家防灾减灾日在即。近日省防总召开三防会商会认为,持续20个月的厄尔尼诺现象正在衰减,但其余威仍将持续影响,而拉尼娜现象或将于7月出现;预计多条江河可能出现局域性大洪水甚至50年一遇特大洪水——韩江中上游部分中小河流就在其中。

  我市地处山区,中小河流众多。受地形地势条件限制,大量村落位于山高水急处。强降雨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成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最大威胁。近年来,国家及省市县各级政府部门齐力推动,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灾减灾体系,以工程与非工程体系为经纬,织密防汛减灾体系网。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防汛减灾任重道远,但一系列常态化减灾措施正在构建一面无形保护罩,抵御风雨冲刷。

  挑战:数据警示隐患 灾害几率大增

  与往年相比,受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极端天气频现使灾害发生几率大幅增加。今年我市时隔30年再度发生冬季洪水。这场冬季洪水是今年天气怪相连连的一个片段。统计数据显示,我市多年平均降雨总量为1600mm,8成集中在4-10月主汛期内。但受超强厄尔尼诺天气影响,今年1-4月份全市累计降雨量1043.2mm,是往年平均降雨量488.3mm的2.1倍,是去年同期降雨量218.7mm的4.8倍。在强降雨的猛烈冲击之下,各项数据“跑步”入汛。3月21日入汛,较常年(4月6日)偏早16天,较去年(5月5日)偏早45天,为近7年以来最早。

  “在我市,汛期最多发的灾害历来是山洪和地质灾害,而多发频发地区又集中在山区农村。”市三防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据三防部门统计,今年以来,全市遭受洪涝灾害受影响的人口20.8万人,直接经济损失2.8亿元,因自然灾害共死亡13人,其中2人因受洪涝灾害死亡。

  前汛期雨情还在继续。市气象部门预计,今年我市汛期内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其中前汛期降水前少后多,意味着“龙舟水”年景偏重,降水集中期内出现较严重的局部性洪涝灾害和山洪灾害概率大。市水文部门表示,今年我市梅江、汀江、韩江均可能出现超警戒洪水,全年最高水位可能出现在前汛期。

  值得关注的是,强降雨落地之后还潜伏着地灾隐患。据三防部门统计,因强降雨引发的山体崩塌、危房倒塌等,已造成11人死亡。这一数字给我市防汛减灾带来压力。“近20年统计,汛期因灾出现人员伤亡的8成是因为地质灾害,因而被列为我市首要自然灾害。”市三防办有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山多地少限制以及地形地质条件约束,导致我市农村普遍存在削坡建房情况,在山区里埋下了大大小小的安全隐患点。加之遭遇特殊年景,强降雨诱因与小型地质灾害突发性、隐蔽性等原因叠加,加剧了地质灾害的危险程度。

  应对:布局纵横责任体系 织就汛期安全经纬

  防汛减灾安全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工程等硬件完善,更离不开各层级部门紧密配合,纵横布局,层层落实主体责任,扎紧扎牢防汛减灾人员机构的“安全堤围”。

  监测:向下延升激活预警网络神经末梢

  灾害的监控预警网络是第一道防护堤围,准确的气象预警预报为各级政府主动防御、有效抗灾争取更多时间,因而是气象部门防灾减灾工作中常抓不懈的攻坚项目。

  “1·25”冻害、“1·29”冬季洪水、“3·20”水灾等实现提前一周准确预报,重大气象灾害监测不漏网;空间监测精细到镇,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从82%提高到84.8%……这是我市防灾减灾预警体系成效的一个缩影。市县两级成立8个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实现与水利、国土、教育、地震等部门无缝对接;全市气象信息员达3500余人;三防指挥部数据库依靠遍布全市的数百个气象、水文监测站点收集雨情水情,掌握详实可靠的第一手信息。水文部门去年起新设32个中小河流水位站点,待验收完成后将投入使用,拓宽水文监测服务范围。

  一连串举措之下,预警监测网络神经末梢正在不断激活,预报精准度持续提升。“天气雷达、地面气象站、区域自动站等组成的综合气象观测网络,基本实现对重大气象灾害监测不漏网,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提前了30分钟以上。”市气象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

  此外,三防部门的“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预警平台”“三防信息接收应急保障系统”“智慧水利”系统等相继建成,我市各类水利业务包括办公类、监控类、应急指挥等应用通过智能手机终端进行移动应用,实现在借助手机即可移动办公、实时预警、视频会商、在线监测等功能。除大中型水库外,全市重点79宗小(一)型水库三要素(水位、雨量、图像)监测站也建成投入了运行。

  排洪:山区中小河流清理河道栓塞

  我市众多乡村依山傍水而建。村居旁的河流在遭遇强降雨后,很有可能会漫灌农田、冲毁道路乃至房屋。居民除了“看天做事”,更多也在期待涉及1741公里的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成为汛期守卫村庄的安全卫士。

  市三防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我市遭遇多场局部强降雨,灾害面和受灾程度与过去相比并不算严重。形势严峻,结果向好,得益于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及时采取举措,也离不开经治理后的中小河流实现及时排洪,实现灾害损失程度有效降低。

  据市水务部门统计,2015年度山区中小河流治理河长511.9公里。这些项目不仅经受住了洪水考验,而且通过清淤、清障、清违、固岸等措施,实现河道排洪顺畅,洪水归槽后,大幅减少淹浸范围和时间。全市8个县(市、区)减少房屋受浸面积6.3万平方米,减少农田受浸面积5.75万亩,防洪减灾效益达1亿元以上。

  而根据“五年任务,三年基本完成”的总体目标,我市自2015年启动治理以来,每年争取一批项目提前开展治理,提高减灾效益。至目前,我市己治理河长563公里,其中2015年的511.9公里治理任务主体工程建设已进入收尾验收工作。2016年度计划项目34宗64项,治理河长660.4公里,投资13.58亿元。同时力争今年9月底前完成2017年度项目的初步设计审查审批工作,今年11月开工建设。

  治理:堵源头治隐患“专群结合”

  我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全省最多,另有削坡建房点近10万处,涉及15万户、62万人。“‘堵源头、治隐患、抓群防、能应急’是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体思路。”市国土局地环科有关负责人解释,通过加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规范农村建房行为;对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实施搬迁或治理;采取“专群结合”“群测群防”的方法,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同时做到灾害来临之时能有条不紊地及时处置,做到依法规范,协调有序。

  平远县在我市地质灾害隐患点最多。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该县动员全县2500多名村干部担任群测群防员,及时发放防灾避险明白卡、防灾工作卡等,使群测群防体系得到基本完善。蕉岭县在落实好以村组干部为主的防灾责任人外,将隐患点的住户发展为监测员,实现“点点有人管、处处有人抓”。

  梅州市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系统建成投入运行7年里历经3次升级改造。截止今年5月5日,共发布地质灾害预警预报915期,成功发送短信(语音)超百万条,成功预报地质灾害309起,使2827人免遭地质灾害危害,取得了较好的防灾减灾效果。预报之后地质隐患点及削坡建房户并非都能顺利避开地质灾害威胁。

梅县区松口镇智慧水利系统在水库上安装的雨情水情监控设施(刘学东 摄)

  聚焦:防灾减灾三个短板亟待补齐

  今年以来,我市极端天气频发,因强降雨触发的地质灾害时有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背后是我市特殊的地理、地质环境条件、人们居住习惯及防灾意识薄弱等因素不可忽视。

  问题一 政府部门安全建议难执行

  记者在实地采访过程中发现,相关制度在实际中往往存在棘手的监管空白。首当其冲就是农村依山建房难避免,且大多数并未按政府部门建议配套必要护坡措施。“一是山高坡陡、中间深沟两旁是农田不准建房;二是传统习惯‘靠山’建房,农户为了节约成本而未建设排水渠、挡土墙等设施。”平远县国土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地灾防御工作中常常面对这一窘境。

  问题二 防灾意识薄弱难避灾

  今年因地灾“最受伤”的无疑是五华县潭下镇。自1月以来该镇发生3起崩塌地质灾害,为此市政府、市三防指挥部相继成立督查组进行督察。记者从三防办督查组成员中获悉,在潭下镇“3·23”“3·24”崩塌地质灾害督察中,崩塌地质灾害受灾农户均接到了镇政府统一印制发放的“灾害预警通知书”或“关于加强连续强降雨期间地质灾害防御工作的紧急通知”。在遇难者朱兰英居所废墟里,仍遗落着其本人签名的“紧急通知”回执单。“5·02”平远上举八社村崩塌地质灾害发生前,当地镇村干部也已通知防范,但未能幸免。“上堂搬下堂”、远离靠山后排底层房屋等避险要求并未被住户重视。

  问题三 缺乏适合长住避险场所

  诚然,群众的安全意识不足是地质灾害预防一个短板,另一方面,没有大量适合长住的避险场所限制了群众及时转移。蕉岭县国土部门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地灾发生时间的不确定性,即使每次强降雨有预警,但隐患点的群众不可能一遇强降雨就提前离屋避险,一是受思想意识的局限,二是受缺乏合适避险场所等限制。

  链接:地质灾害避让措施

  1、发现前兆,必须注意如下几点:不能心存侥幸,千万不能有“也许崩塌、滑坡不会发生”的想法;滑坡或崩塌即将发生或正在发生时,首先撤离人员;大雨过后,不要天气一转晴就急着搬回去居住; 把情况及时报告给当地政府及国土资源所。

  2、平时虽没有发现前兆,也要注意如下几点:居住在削坡坡面比较陡、比较高且离坡面比较近的群众,平时虽然没有发现明显的滑坡崩塌前兆,也不能麻痹松懈,在强降雨期间都可能发生滑坡、崩塌灾害。为了防患于未然,应采取如下简单可行的避让措施:最好能临时搬出,投亲靠友,待天气晴好2至3天后再搬回居住;不要在靠山坡的房间内居住,比如有上下堂的不要在上堂居住;晚上睡觉时房门要打开,遇到危险时便于及时逃生。

  记者手记:防汛减灾工程须强化“群防”

  政府职能众多,维护公众安全则是其中一项重要职能及责任。这场没有终点的防御战中,以政府为主导的主力部队为群众争取捍卫了更多的安全空间和时间,极大减轻自然灾害对生命财产、对家园的威胁。但我们也看到,处于重重防护之下的群众也并非均能有幸不被灾害吞噬。在记者多方采访中,在防汛减灾体系中,群众是否能有更多的自主防御空间多次被提起。

  防汛减灾不是政府的独角戏。由于客观原因限制,农村是灾害高发区。农村地区群众防灾意识薄弱无疑是一个危险阀门。我市通过群测群防体系,调动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群众担任预警员、监测员,但“责利”不统一情况下,能否落实好安全岗哨责任?此外,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每年都会开展相应的安全教育、防灾演练或知识科普,是让群众认识灾害,主动避灾,与政府形成有效配合。面对众多宣传资料,被动接收灾害知识又能否有效转换为基层防灾技能?在记者看来,群众侥幸心理存在是因对自然灾害危险程度没有正确认识。因此,采取更多互动性、参与性强的安全教育,作为传统普及方式的有效补充值得考虑。

  防灾减灾教育是项长期工程,“预则立,不预则废”。短期之内是否有更好的避灾方式?记者认为,建立适合长住的避险场所不失一个好办法。记者走访中看到,一些临时避险场所往往是在灾害发生之后开放,接收避灾群众。发挥了救灾功能,却少了防灾功能的身影。若将这些避险场所放开时间前置,及时开放,将为群众安全转移增加一道防护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