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面经济”拉动青海近15万群众实现致富

29.01.2015  17:26

  记者从刚刚闭幕的青海省“两会”上获悉,目前青海“拉面经济”从业人员已达14.7万人,在全国270多个大中城市经营的拉面馆约2.12万家,年利润超过60亿元。

  作为西北群众喜爱的主食之一,牛肉拉面需要手工揉拉,多遍过水,再配上牛肉、牛骨汤等精制而成。上世纪80年代,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农民韩进录、韩东等先后到福建等地创业,开了青海农民在沿海城市开办牛肉面馆的先河。

  “当年我从十几平方米的小店干起,解决温饱之后,就扩大了拉面馆规模,后来还开了分店,让家乡的亲戚朋友来帮忙。就这样,带动村里不少乡亲们脱了贫。”如今已成为青海省人大代表的韩东回忆道。

  为促进“拉面经济”发展,青海在全国近60个城市成立办事处,为在当地开拉面馆的青海人提供咨询,并为他们办理《劳务输出证》。这本被称为“打工护照”的《劳务输出证》扉页上有牛肉拉面简介,后面加盖人社、民政、公安等部门公章及审核意见。

  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近年来,青海牛肉拉面开始向产业化、品牌化方向转型,仅化隆就有40多个拉面品牌在省外注册。(记者庞书纬、张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