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拓展网络经济空间 催生多重商机
中新社北京11月5日电 (夏宾)中国“十三五”规划建议已正式公布,其中明确指出,未来五年中国要“拓展网络 经济 空间”。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概念的网络经济方兴未艾,在国家层面支持下,可窥见中国未来商机端倪。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十二五”期间互联网经济在中国GDP中的占比持续攀升,2014年达到7%。经济学家、全国政协委员张连起表示,互联网经济的大蛋糕将越做越大,要把握其中互联网+服务业的商机。
“餐饮、住宿、外卖、 旅游 等很多传统的服务行业已经在互联网的影响下转型”,张连起指出,互联网+服务业愈加注重定制化、人性化和客户体验。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沈体雁告诉记者,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精致化”的生活和“精细化”的消费对互联网催生的新型服务业会有大量需求,“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出现的上门做菜和上门美甲就是典型例子”。他表示,三、四线城市的新型服务业尚不发达,应向上述地域“聚焦”拓展网络经济空间的商机。
除了解决个体的服务需求,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为企业提供服务同样大有“钱景”。亚信数据公司总裁张灏认为,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催生的反馈经济是网络经济的代表之一,可解决许多企业的高成本、低效率问题。
张灏向记者解释,反馈经济实际上是大数据实时反馈,实现信息透明,提供决策依据的服务。他强调,尤其是传统企业对大数据反馈有强大需求,以物流公司为例,大数据反馈可以优化运输路线、提高车货匹配速度、智能仓库管理等。
网络经济中蕴含的商机还包括与政府“做生意”。沈体雁指出,中国的城市公共服务较为缺乏,停车问题、基础设施维护问题都亟待解决。
“拥有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公司与政府合作打造的智慧城市可以全方位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张灏表示,智慧城市建设是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而互联网技术不可获取,其产生的商业价值是网络经济中的重要部分。
沈体雁强调,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不能因网络经济中的利益而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府对于互联网技术在服务业中应用的监管应及时更新,不能长时间出现监管“真空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