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永远在路上

26.06.2015  12:02

  ■ 正严实

  昨日召开的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会议,要求扭紧“三大抓手”,围绕“一区两带”,迅速掀起新一轮招商引资热潮,凸显了市委市政府对招商引资工作的高度重视。

  招商引资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永恒话题,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市的产业层次依然较低,连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都未真正建立起来,发展还处在工业化初级阶段,农业比重仍在20%以上。真可谓,招商引资永远在路上。

  做大经济体量需要招商引资。众所周知,梅州前几年每年固定资产投资仅有2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20%,其中工业投资增速还不到20%。最近两年,乘着“两大振兴”政策春风,固定资产投资总量首次突破4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可以感受到的是,园区在扩容、工厂在建设、郊区在征拆、公路在延长、河道在疏浚……振兴发展在投入。然而,即使400多亿元投进去了,全市经济体量也尚未突破900亿元,增长速度徘徊在8%-10%之间,离我们的发展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就是因为前期投资严重不足,发展没有接续力,后劲缺乏。尤其是工业投资长期处在低迷不振的状态,去年才突破百亿元大关。由此可见,招商引资事关梅州振兴发展的命脉。没有招商引资就没有经济总量的突破,难有规模发展。所以,要扩大招商、广泛投资,既抓工业项目,又抓城市项目,还有文化旅游项目,甚至是基础设施项目,把招商引资渗透到经济工作各个环节和领域,招大引强,推动投资增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加。

  转型升级需要招商引资。梅州现有的产业体系迫切要求我们要转型升级。一方面要促进现有企业利用自身优势推动产品升级、产业转型,另一方面要利用生态、文化等优势,引进现代产业、新兴产业,促进经济质的飞跃。目前而言,我们的卷烟、水泥、火电产业仍然是左右梅州经济的大产业,“一业或两业独大”、资源偏重型的脆弱格局尚未改变,一旦相关政策调整,经济发展就举步维艰。近十多年来,我们通过招商引资,电子信息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机电制造业也逐渐壮大起来,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凸显,文化旅游产业、特色高效农业齐头并进,一二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高。但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今天,我们还任重道远。唯有把招商引资工作一抓再抓,在新一轮产业转移中赢得新投资、新资本,才能实现新发展。尤其是要瞄准“互联网+”新动态,引进智能化、信息化项目,改造我们的传统优势产业,实现生产模式、营销模式的根本转变,发展人才、信息、技术等无形市场,培育新理念,催生新业态,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量的突破、质的飞跃需要招商引资。招商引资,要让人来梅州看什么、干什么?投资投向哪里?这就需要我们创造条件、提供平台,否则再会念经的和尚,没有钵盂也化不了缘。全市上下必须明确,招商引资不是饥不择食、满地布点、盲从盲干,而是要集约发展,把招商引资的主战场开辟在“一区两带”,就是引导金融、研发、信息、技术等生产性服务项目向嘉应新区、江南新城、梅县新城集中,引导工业项目向丰华兴梅产业集聚带集中,引导文化旅游、健康养生项目向韩江中上游生态文化经济带集中,走上既环保又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当然,在现阶段,招商引资绝非易事,往往是“十网打鱼九网空”,投入精力与产出成果有时不成比例。与一位客商从相识到相知,招一个项目从洽谈到落户,一见钟情的速决战偶然有之,但更多的是旷日持久的“马拉松”。因此,要凭着不言败、不放弃、永不服输的精神,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沉下心来,把条件拿出来,把服务搞上来,一家企业一家企业地跑,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谈,就能让招商引资取得成果,打开“一区两带”建设新局面。

  总之,招商的过程就是开放的过程,招商的水平决定开放的水平,开放的水平则决定发展的水平。招商引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没有一批批项目落地,就没有固定资产投资的大幅增长,就没有产业集聚区的蓬勃发展,就没有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就没有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也正因为如此,招商引资必须以“一把手”工程的标准,全力营造廉洁高效、优质服务的政务环境和“亲商、安商、富商”的社会氛围,真抓实干,抓紧再抓紧,努力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