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曾收留冼星海 助他迎来创作高峰
拜卡达莫夫之女拜卡达莫娃(左四)、中国哈萨克族歌手阿来(左五)等出席纪念活动,缅怀冼星海往事。广报全媒体记者骆昌威摄
在阿来(中)的牵线之下,拜卡达莫娃到杭州看望了术后的冼妮娜,为她带来广州的水果。广报全媒体记者申卉摄
大洋网讯 近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举行会谈,共同接见了中哈首部合拍电影《音乐家》的主要演职人员。这部电影的两位主人翁,一位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另一位就是哈萨克斯坦的音乐家拜卡达莫夫。
20世纪40年代,冼星海流落哈萨克斯坦,受到音乐家拜卡达莫夫一家无微不至的照顾。这段生平,一度连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也不知详情。如今,它被记录在电影《音乐家》之中。
正值“花城咏天籁·唱响新时代——2018广州星海(国际)音乐季”期间,拜卡达莫夫之女拜卡达莫娃专程从阿拉木图远赴广州,深情地讲述了父亲与冼星海的深厚情谊。随后,她又马不停蹄地赶到浙江杭州,看望冼星海之女冼妮娜,延续两代音乐人的世代友情。广州市也向两位老人授予了“新时代广州文化交流大使”的称号。
1 患难岁月 他们相遇于街头
多天没进食的冼星海,背着小提琴,流落在阿拉木图的街头,拜卡达莫夫一下子就留意到这张瘦削憔悴的东方面孔
“也许从我们父亲1942年见面的那一刻开始,我们的命运就紧紧相连了。”昨天,在杭州城东医院,拜卡达莫娃前去看望冼妮娜。两位老人还没来得及开口,就紧紧相拥。纵然语言不通,她们却有着超越语言的默契,一如她们的父亲在阿拉木图街头的相遇。
拜卡达莫夫和冼星海,一位是只会说俄语和哈萨克语的哈萨克斯坦音乐家,一位是只懂英语、法语和中文的中国音乐家。然而,他们却用音乐这个跨越国界的共同语言,书写了绵延近80年的友谊。
这段故事的源头,要追溯到1940年。当时,冼星海受中共中央委派,化名黄训,从延安远赴莫斯科为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配乐。没想到,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纪录片制作停顿。冼星海动身回国,但无论尝试走哪一条路,回国的努力都化为泡影。
1942年冬天,当地气温降至零下30℃,多天没进食的冼星海穿着单薄陈旧的衣服,拿着行李箱,背着小提琴,流落在阿拉木图的街头。当时,下班后走在街头的拜卡达莫夫一下子就留意到这位东方面孔、瘦削憔悴的青年。也许是他身后的小提琴吸引了拜卡达莫夫的目光,于是,拜卡达莫夫上前用俄语询问,可冼星海只能用中英法语应答。双方都不明白对方的意思,只能四目相对。
即便是这样,拜卡达莫夫还是下了决心,一手牵着冼星海,一手提起了行李,把他带回自己家中。
2 改名换姓 庇护异国陌生人
当时有法律规定,未经安全审查私留外国人,有可能会失去工作,甚至被发配到边远地区
战争年代,粮食物资短缺。拜卡达莫夫全家共8口人,挤在一室一厨的狭小空间内,每天的粮食配给仅有600克黑面包,但他们仍选择为冼星海提供了栖身之所。
“当时有法律规定,若当地人想留外国人在家,要经过非常严格的安全审查,否则有可能丢失工作或被发配到边远地区。”拜卡达莫娃回忆,当父亲告知奶奶想收留一位东方陌生人时,奶奶十分担心。不过,当冼星海走进家门时,奶奶立刻理解了父亲的决定。她发现,眼前的青年跟自己的儿子年龄相仿,虽黝黑瘦削,却有着一双澄澈的眼睛。
“孩子,留下来吧,这就是你的家。” 拜卡达莫夫的母亲对冼星海说,她把冼星海当成自己的儿子,将家里最大的床和最好的面包分给了他。
当天深夜,冼星海在床上沉沉睡去,拜卡达莫夫的母亲却怎么也睡不着。她心疼这位青年在隆冬仍身裹单衣,于是起身点上油灯,找到了一件旧衣服,将衣服内的旧面料换成新的。没有顶针,这位慈祥的母亲就用手掌代替,花了一宿时间完成缝制,手上都扎出了血泡。
然而,冼星海却怎么也不肯收下这件“新”衣服。为了说服他,拜卡达莫夫的母亲只好伸出手掌。看着老人满手的血泡,冼星海深鞠一躬,流着泪把衣服收下。“我奶奶当时感到非常欣慰,她用自己的双手将一个孤苦伶仃的年轻人从严寒中解救出来。” 拜卡达莫娃说。
当时,为了帮助冼星海,拜卡达莫夫一家甚至改名换姓。“有种说法叫惺惺相惜,心心相印,他们之间就是这样的友谊,既是兄弟,又是朋友,也是志同道合的同事。”
3 惺惺相惜 碰撞出音乐火花
直到冼星海去世,拜卡达莫夫偶然看到报纸,才知道在街头收留的陌生人竟然是中国著名音乐家
1944年,在拜卡达莫夫的帮助下,冼星海找回了家的温暖,也找到了工作。拜卡达莫夫欣赏冼星海的音乐才华,推荐他到北方的科斯塔奈市音乐馆做音乐指导。
此后,冼星海迎来了灵感高峰,创作了以哈萨克斯坦民歌为基础的22首作品,以及《满江红》《中国狂想曲》等汉语作品。
冼星海还与拜卡达莫夫一道,根据哈萨克民族英雄阿曼盖尔德的事迹创作出交响乐《阿曼盖尔德》,激励哈萨克斯坦人民抗击法西斯,这成为在哈萨克斯坦最广为流传的交响乐之一。《阿曼盖尔德》首次公开演奏时,两人分别充当二号小提琴手和钢琴手。拜卡达莫娃回忆,1998年,为了在哈萨克斯坦筹备纪念冼星海的音乐会,她还走访了当年曾参与表演的老艺术家,找到这首交响曲首次演奏时的手稿,并录入电子版,留下了珍贵的记录。
1945年10月,冼星海因肺病在莫斯科病逝。直到临终前,这位一生致力于抗战歌曲创作的伟大音乐家仍没能实现回家的愿望。拜卡达莫娃说,直到冼星海逝世,全家人都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还是父亲偶然在报纸上看到一篇“中国伟大音乐家冼星海(黄训)于莫斯科病逝”的新闻,一家人才知道,家里收留的陌生人竟是中国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
后来,每当拜卡达莫夫忆起那段与冼星海相处的时光,就会对女儿说:“这是命运的安排,即使两个国家相隔万里,但两国人民的友谊是没有距离的,两国的艺术家更是没有隔阂。”
■ 拜卡达莫夫之女寻访星海故事
珍贵手稿赠予星海纪念馆
6月13日是冼星海诞辰113周年纪念日。仅仅在一周前,当得知电影《音乐家》当中讲述了冼星海和拜卡达莫夫的故事,长期从事中哈音乐交流传播的音乐人阿来·阿依达尔汗立即开始寻找拜卡达莫夫的女儿拜卡达莫娃。幸运的是,他很快找到了她。而且,她竟当即答应只身一人前来广州。
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飞到北京,从北京飞到广州,再从广州飞到杭州。短短3天时间,73岁的拜卡达莫娃辗转千里之遥。
其实,拜卡达莫娃也渴望着来到中国。她说,此行就是为了完成两个最大的心愿:一是在父亲的挚友冼星海诞辰这天到他的墓园缅怀故人,二是看望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听说妮娜病了,我一直很担心,特别想去看她。就在这时,广州邀请我参加星海纪念活动,我感觉是老天听到了我的心声”。
此次到访广州,她专程带上鲜花,到冼星海纪念园祭拜。在冼星海的雕塑前放下鲜花后,她独自上前,跪蹲在雕塑前静默片刻,以示缅怀,“生日要与家人在一起过,我知道妮娜因病不能来,我就是冼星海的家庭代表,我们亲如一家人”。
此外,她还将失而复得的《阿曼盖尔德》手稿赠送给星海纪念馆。她说,《阿曼盖尔德》交响乐曾在哈萨克斯坦表演过,但遗憾从未在冼星海的故乡公开演出。她希望,有朝一日,这曲作品能在这片土地上由中哈两国的艺术家们共同演绎。
据介绍,为纪念冼星海,1998年10月7日,阿拉木图市将市内的弗拉基米尔大街命名为冼星海大街,并为冼星海竖立纪念碑。碑上镌刻着这样一段话:“冼星海用音乐在两国人民之间建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让我们永远铭记他的名字,愿中哈友谊世代相传。”而在广州,番禺区相关负责人也坦言,希望能在冼星海的故乡番禺设立以拜卡达莫夫命名的大道。
两位音乐家之女杭州重逢
昨天,拜卡达莫娃马不停蹄地前往杭州,看望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当得知今年4月冼妮娜患脑膜瘤手术住院,拜卡达莫娃担心不已。直到亲眼看到手术后恢复良好的冼妮娜,拜卡达莫娃悬着的心才总算放下。“之前,所有关于你的病情,我都是听别人说的,现在看到你能微笑,像以前一样聊天,我太高兴了。”说话时,拜卡达莫娃一直紧紧攥着冼妮娜的手。
当冼妮娜指着头部手术缝合时留下的痕迹诉说病情时,拜卡达莫娃心疼不已:“请你转告主刀医生,哈萨克斯坦也有人在感谢他,人民都会感谢他的。”
如今,已经相识近30年的好姐妹再次见面了。虽然因为相隔万里,两人只见过4次,但每一次见面的情景,她们都历历在目。
1990年,当时冼星海和巴赫德让·拜卡达莫夫都已辞世,两位音乐家的后人只能靠书信往来,也没有见过彼此的照片。后来,冼妮娜第一次去到阿拉木图。拜卡达莫娃说:“虽然我们并不认识,但到机场接冼妮娜时,我们同时凭感觉认出了对方。”此后,两人就一直保持着联系。
昨天聊天时,拜卡达莫娃讲述着冼星海在他们家的点点滴滴,冼妮娜则默默地拿出笔记本记录。这让拜卡达莫娃不禁回忆起,两人第一次见面时,冼妮娜就是这样拿着笔记本在记录。“生活是需要记录的,因为时间会消失,文字才会留下。”她深知,从1岁起便离开父亲的冼妮娜,总是渴望着从她那里知道更多父亲的故事。
告别时,两位老人像小姑娘一样玩起了当年两人在哈萨克斯坦玩过的小游戏。她们还相约,今年年底拜卡达莫娃生日的时候,一起到海南度假。
事实上,她们两人也始终传承着父辈的友谊。拜卡达莫娃承袭父业,成为哈萨克斯坦的一名音乐教育家,如今虽已退休,但仍一直致力于促进中哈音乐交流。15年来,她不断地收集与冼星海有关的手稿,为纪念冼星海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史料。同样地,冼妮娜也在不断收集着冼星海的生平故事,她已走访了100多名与父亲接触过的人物,并将故事记录下来,打算将来集结成册。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拜卡达莫娃坦言,她希望今后年轻人能成为中哈两国的民间交流使者,让两国人民一代代把友谊传承下去。同时,她也期盼广州与阿拉木图成为友好城市,加强两地的文化交流。
文/广报全媒体特派杭州记者申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