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要磕头、初五不出门 春节老习俗遵从还是抵制?

12.02.2015  20:11

春节拜年是一种别样的交往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形式也在变迁,从磕头拜年到电话、短信、网络拜年等。但部分地区依然对磕头拜年情有独钟,似乎只有这种方式才是真正的拜年。而鲁西北聊城除了拜年磕头,还有很多初五不出门、正月不理发等传统风俗,这么这些老风俗到底要不要遵守呢?

害怕磕头拜年 几成“恐归族”

11日正值农历小年,这一天过后年味儿渐浓,在外工作的人们开始收拾行装往家赶。想起家的温馨,父母亲情,独自在外打拼的小朱无比期待,可想到回老家拜年要磕头,心里就有点犯憷。

去年春节,小朱第一次回爷爷奶奶的老家过年,还没好好享受与家人团聚的喜悦,就让大年初一满村磕头的习俗给“惊呆了”。“出去磕头一般是一大家子人一块,年长的、辈分高的在前面,小辈儿的在后面。”小朱说,他在整个家族中辈分和年龄都是最小的,排在最后。磕一村的头,新衣服上沾了土不说,磕头拜年这种形式让他很难接受。

小朱说,老人常说“男儿膝下有黄金”,怎么能说跪就跪?再说了,都这个年代了,怎么还有这种古旧形式?说起磕头拜年,小朱有满肚子的委屈,父母倒还理解他,可爷爷奶奶却十分重视这种拜年仪式,如果因为这个闹别扭,会被认为不懂事,过年的喜庆会大打折扣,虽然对这种古老仪式比较厌烦,但也不能抵制。  “今年回家也为这个事儿发愁,都有点害怕回家了。”小朱说。

初五串不串门 假期短很纠结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磕头拜年,过年的各种习俗也在网上疯传,甚至还有不少人因为一些旧习俗与现状的情况产生冲突而困惑。

像最近见诸报端的寿光王女士,老父亲拒绝她回娘家过年,当地习俗说,如果已婚女儿回娘家过年,将对自己兄弟“不好”,老人不愿犯这个忌讳。聊城的陈女士也遇到了同样情况,因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想到每年都回婆家过年,父母家较冷清,就想回娘家过年,虽然没有兄弟,但父母称,按老习俗已婚女儿不能回娘家过年。

除了这种歧视女性的迷信习俗,在老习俗中,还有初五不能走亲戚、七不出八不归、正月不理发等说法,但在这个人口大流动的时代,再加上上班族春节假期只有七天,很多在外的人甚至初六就要返回上班地,所以假期每一天都是走亲访友较珍贵的一天。  “刚开始真的很纠结,不过考虑到实际情况,大家也都比较理解了。”市民李先生说,有些习俗就变通着沿袭呗,也都不是“金科玉律”,过年原本就是与家人团聚,一年没见面了,大家聚到一起增进感情。

如何过节不该 太拘泥于形式

传统节日的文化元素,精髓是爱和乐,两者缺一不可。缺少乐,节日就会变得枯燥无味;缺少爱,节日就会缺少温馨和人情味。在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的今天,我们需要对节日的习俗多一份尊重,更需要自觉抵制一些变了味的节日习俗。

以“拜年磕头”的习俗来说,这种拜年方式由来已久,部分农村地区有的还保留这种习俗,但是大部分城市地区对于这种习俗已经淡忘。“90后”新入职的小白领任女士认为,“现在拜年磕不磕头,应该没多少人在乎,长辈们更不该要求年轻人以什么形式表示节日问候。”

“过年回家拜年到底应不应该给长辈磕头,我觉得大家应该持一种比较宽容的态度。”在文化部门工作的王先生认为,如果把磕头单看作一种对长辈表达感恩和尊敬的形式,那么我们就不必将它和封建迷信等同起来。

拼红包等变味 习俗更该抵制

“正如以前过年要放鞭炮、放孔明灯,可如今为了空气质量、防止火灾,官方倡议、或呼吁大家少放鞭炮、禁放孔明灯。这都说明,一些老传统并非一成不变。”公务员李先生说。

市文化局文艺科科长穆芳丽称,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遗”。聊城今年举办首届民俗文化节,春联、舞狮、各类非遗项目还有京剧豫剧唱大戏等传统民俗文化项目众多,目的是弘扬聊城传统民俗文化。

一边是部分废止,一边是努力发掘弘扬。在社会变革的大潮中,在生活方式日新月异的如今,除尘、祭祖、守岁、拜年、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狮等,传承数千年的春节习俗,给全世界华人带来具有民族性的文化体验。新时代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内容和形式,其形式也在不断发展,从过去的磕头、作揖,到后来的投帖、寄贺卡,再到发短信、电子邮件、微信,便捷化的生活方式悄然改变着一些传统的习俗。

然而,随着生活富足,一些看似非常传统的习俗,却也走了味:逢年大鱼大肉,海吃海喝;燃放烟花爆竹肆无忌惮,甚至催生出天价鞭炮;比拼红包大小,亲情置之一边……这些变了味的节日风俗,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到紧张、焦虑、无法淡定,特别是全国“十面霾伏”的现状,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该不该禁,成为时下热议的重点。

“比一些老民俗该不该遵循更重要的是,一些拼红包大小、制作天价鞭炮等变味习俗,更改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