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爱国拥军当作毕生事业 记珠海市爱国拥军促进会会长樊迈群

28.08.2015  18:43

  编者按:《中国双拥》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主管,是我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的业务期刊。日前,2014《中国双拥》年度人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揭晓,珠海市爱国拥军促进会会长樊迈群获得年度人物“提名奖”。作为一名拥有20年军龄的老兵,樊迈群全身心投入到爱国拥军事业中,为我市创建双拥模范城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珠海特区报记者  靳碧海)

  同许许多多的满怀革命豪情、立志报效祖国的热血青年一样,樊迈群于1969年12月参军,来到了伶仃洋上一个偏僻的海岛。

  “当年岛上生存条件十分恶劣,缺水缺电。”回忆起那段军营生活,樊迈群仍唏嘘不已。他从一名战士做起,曾担任过班长、排长、连长,后调入桂林陆军军官学校任教官、大队长等职务。

  1989年12月,樊迈群转业到珠海,先后在市建委、市安监局工作,历任党支部书记、副局长、调研员等职务。虽在地方工作,但他始终心系部队,把爱国拥军当成毕生的事业,默默的一直坚持着。

  筹备市爱国拥军促进会

  “请领导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地做好工作。”还记得2011年4月,当市相关领导找到樊迈群,希望他能挑起重担,筹备成立珠海市爱国拥军促进会时,他的回答依旧像个军人一样,坚强、果敢和自信。

  筹备工作相当艰苦。在无人员配备、无办公场所、无开办资金,更没有办会经验的情况下,每一步都要自己去摸索,都要付出十倍的努力。即便这样,樊迈群并没有退缩。

  没有人员,他就去找转业的战友帮忙;没有办公地点,他就去找其他协会借办公室作临时办公场所;没有资金,他除了自己出些钱外,还到热心企业去宣传,动员筹款。

  为了筹备工作,樊迈群曾一度失眠,过度劳累使他一下病倒了。战友们去看望他的时候,他还在病床上起草筹备工作的相关文件、材料。

  经过了五个月的努力和辛勤付出,  2011年8月18日,珠海市爱国拥军促进会第一届全体会员大会顺利召开,樊迈群当选为会长。

  同年9月8日,在珠海警备区礼堂隆重召开了珠海市爱国拥军促进会成立大会。省市军地领导及社会各界代表共800多人参加了大会,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积极开展拥军慰问活动

  市爱国拥军促进会成立后,樊迈群并没有停下脚步。在他的身上仍然保留着部队那种不怕艰苦的作风。

  他一边建设组织机构,一边开展各项爱国拥军工作,不等不靠。樊迈群说:“有条件要做,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做”。

  在樊迈群的带领下,珠海市爱国拥军促进会开展了一系列拥军慰问活动:

  先后慰问边防海岛一线官兵,送去了慰问金、书籍、电脑、电视、热水器、音响、投影器材等部队所需物品,受到了官兵们的热烈欢迎;走访慰问老红军、抗日、抗美援朝老战士,对越自卫反击战有功之臣,给他们送去了慰问金及生活用品;多次举办军民文艺晚会,举办来自全国各地150名原万山要塞女兵联谊会;组织会员单位慰问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官兵,亲身体会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激发爱国主义情怀;组织会员单位开展过军事日系列活动,进行国防教育。组织热心企业家到海岛烈士陵园,悼念革命烈士,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短短一年内,珠海市爱国拥军促进会就组织各项爱国拥军活动33次,筹集资金80多万元。

  不断创新双拥工作形式

  “没有强大的国防,没有人民子弟兵的无私奉献,哪来的和平环境,哪来的国家繁荣昌盛?无论什么年代,爱国拥军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樊迈群曾这样说。

  在他的影响和感召下,许多有爱心的企业家、艺术家和社会知名人士纷纷加入市爱国拥军促进会,爱国拥军的队伍在不断壮大,爱国拥军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珠海市爱国拥军促进会成立四年多来,已累计组织会员单位8000多人次开展双拥活动100余场。樊迈群的事迹也因此刊登在《中国双拥》上,并受到国家、省、市民政部领导的高度赞扬。

  作为民间组织,珠海市爱国拥军促进会在政府的引导下,产生了强大的生命力,从而打造了以政府为主导、全民共同参与的社会化拥军体系。

  未来,樊迈群仍会不遗余力地开展爱国拥军活动,推动市爱国拥军促进会积极创新双拥工作形式,为我市创建全国、省双拥模范城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