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海底隧道总指挥林鸣 揭秘港珠澳大桥建设背后故事

28.04.2017  16:13

  初见林鸣,是在沉管E30的安装船上——一米八的瘦高个儿站在工人当中,不时爽朗地大笑,与工作中的“一丝不苟”形成反差。

  采访当天,林鸣从会议室急匆匆出来,还没来得及坐定,便讲起最近的情绪,“比任何时候都焦虑,脾气大得很,总骂人”。焦虑来源于即将到来的最终接头安装,这是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最关键的环节,关系着整个沉管隧道的成败。再过几天,这场“关键之战”就将正式到来。

  林鸣是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工程师,从2005年开始接触港珠澳大桥工程,像这样的焦虑,他已习以为常。

  面对建设港珠澳大桥这样一个世界级难题,在这12年的时间里,林鸣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压力,“时常感到忐忑,每每如临高考。”他说,“如果要形容这些年我的改变,感觉就像重新上了一次大学。

   谈突破

   造一个“记忆支座” 解决世界难题

  “这叫记忆支座,前两天才生产出来,允许你第一个拍张照片。”看到刚刚搬进办公室的“记忆支座”样品,林鸣心情大好。这个小小的部件,彻底解决了困扰他多年的“深埋”问题。

  在建筑经典理论中,沉管隧道都是“浅埋”,并没有“深埋”的做法。沉管隧道要“深埋”,就必须解决巨大的海底压力的问题。而既有的刚性和柔性两种方法,都无法解决“深埋”的问题。港珠澳大桥建设采用的“半刚性”做法,给沉管“深埋”提供了一条出路。

  几年来,“深埋”遇到的其他问题相继解决,但两节沉管之间的大接头的受力问题,却一直没能真正解决。

  对技术问题,林鸣一向非常较真。“许多人都以为,‘深埋’问题已经解决了,其实是成了遗留问题。”直到“记忆支座”的诞生,这个问题才有了转机。

  “记忆支座”是林鸣“死磕”来的结果,“把它放在两节沉管之间,大接头的受力问题就解决了。”看出记者的疑惑,林鸣又耐心解释一遍:“原本,两节沉管在受力时会一同沉降,但受力超过600吨时就可能出现断裂。加上‘记忆支座’后,接头就像有了记忆功能,超过允许的受力范围,会用轻微的错位来调整。主动‘让’而不是硬‘抗’”。林鸣说,这种“半刚性”的智慧,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刚柔相济。

  为了它,林鸣和总设计师刘晓东他们没少费工夫。解决管间大接头受力损坏的问题,首先要找到力和位移的平衡,国外专家提出很多方案,却始终有偏差。

  “这是力,这是位移,这条虚线就是让力和位移达到平衡的曲线。”找出这条曲线花了一年多时间,说到得意之作,林鸣拿起笔现场画起来:“我觉得这很酷、很漂亮。”而“记忆支座”就是让这条曲线变成现实的巧妙产品。样品一出来,林鸣就请工作人员搬到办公室留作纪念。在林鸣办公室见到的“记忆支座”是长、宽都不足1米的金属方块,虽然小,但由于制作材料是锌,每个的重量大约有200公斤。

  “他们开始还不愿意搬,被我‘强迫’的。”林鸣打趣道。在他看来,这是自己交给岛隧工程这所大学的作业中引以为豪的一个,“记忆支座”的前景将无可限量。日后,林鸣打算将这几个样品赠送给博物馆。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 刘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