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近11名学生分配1指标 获学位机会还不到番禺一半
广州实施“指标到校”第一年,哪区学生读示范性高中竞争最激烈?
新快报广州区域发展与公共事务研究院专家顾问
(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陈 炯
广州市简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丁 力
省社会科学院区域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
韩志鹏
广州市政协委员
林 江
中大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
彭 澎
南方民间智库副主席、省体改会副会长、市社科院研究员
丘海雄
中大珠三角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沈 阳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王则楚
广东省政府参事
杨 魁
广外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袁奇峰
中大教授、博导,著名城市规划师
张志安
中大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
周玉忠
北京盈科广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
郑方辉
华工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政府绩效评价中心主任
上周,广州市首年实施“指标到校”政策的历史性时刻到了——相关部门对全市9189个省市区属示范性高中的指标计划进行电脑派位,分配到全市的初中。新快 报记者统计发现,在广州11个区中,越秀区学校获分配的省、市属示范性高中指标最多,获得区属示范性高中指标最多的则是番禺区。此外,省、市属示范性高中 指标在各区的分配比例均在33:1至34:1之间,而区属示范性高中指标分配比则相差甚远,番禺区指标生6人就有一个指标,海珠区、南沙区指标生16人才 有一个指标。而生额比(学生人数与指标计划总数之比)也与区属示范性高中指标分配比的规律相同,具体来说,番禺区每4.83名学生就能分配到一个指标,而 南沙区的这一比例为10.84:1,学生获得学位机会不到番禺区的一半。
越秀区的省市属指标最多
据统计,今年广州共有41所示范性普通高中(42个校区),提供指标计划9189个,全市符合指标生报考资格的考生人数为68275人,即平均7.4名指 标生争夺一个指标。若将省市属示范性高中及区属示范性高中分配比例分开计算,全市每33.9名指标生才有一个省市属示范性高中指标,而区属指标则每9.5 人一个,竞争程度相对较低。
由于广州各区符合条件的指标考生人数不同,各区获得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指标计划也有所不同。名校集中的省市属示范性高中指标方面,获得分配额最多的是越秀 区,该区指标考生数数量也是全市最高,共有275个省、市属示范性高中指标。排名第二的番禺区有252个,排名第三的增城区有234个,白云区则分配有 209个指标排名第四。此四区指标均超过200个,指标生则超过7000人。指标生人数较少的黄埔区和南沙区均不足4000人,指标也分别只有108个和 90个。
令考生家长分外关注的华附、省实、广雅、执信“四大名校”,在各区的指标分配情况与省市指标一致——越秀区获得107个指标,数量最多;而数量最少的南沙区只有35个。各区平均86名至87名考生争夺一个“四大名校”指标。
区属指标分配比番禺最高
至于各区属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指标数量方面,番禺区以1524个位列第一,该区5所区属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指标计划均在300个以上,全区总数为多个区指标总数的两倍以上。其中广东仲元中学、广东番禺中学的指标数均为312个,居全市所有示范性普通高中之首。
越秀区则紧随其后,全区区属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指标计划为916个。其次是花都区(724个)、荔湾区(713个)、增城区(624个)、白云区(621 个)、天河区(541个)、从化区(471个)、海珠区(430个)、黄埔区(420个)。而广州各区中,区属示范性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最少的区是南沙区, 指标生计划仅192个。
按照指标生人数除以区属示范性高中指标数量计算,番禺区的指标分配比较高,5.6名指标生就分配有一个区属指标,荔湾区、花都区、黄埔区也是不到10名考 生就分配有一个区属指标。分配比最低的是南沙区,15.9名考生才有一个指标。海珠区的区属指标争夺激烈程度也不遑多让,15.1名考生才分配有一个指 标。
总指标分配比亦番禺最高
虽然番禺区分配的省市指标少于越秀区,但指标生分配到的指标比例远高于越秀区,排名全市第一,平均4.83名考生就有一个指标。荔湾区、花都区则以 5.61:1和5.67:1的比例分列二、三名,这两区的区属指标均超过700个,排名全市三、四名,而指标生数量则不到500人,排名全市倒数三、四 名。这样一来,分配比例自然高于其他各区。
分配比排名越往后,考生竞争越激烈。南沙区和海珠区均为超过10名考生才有一个指标,从这两个区指标数量结构和指标生数来看,区属指标较少是影响分配比的重要原因,两区的区属指标在全市排名倒数第一和第三。
■分析
区属指标多或吸引家长选择番禺初中
卓越教育考试研究院负责人黄毅东分析,由于广州各区区属示范高中的名额只分给本区(老三区在指标生批次也是独立招生的),所以这个政策相对公平,不会导致 各区在高中办学规模上攀比,但“指标到校”与学籍相关,部分家长有可能在小升初时选择番禺区的民办初中,让孩子提前3年去争取比别人更容易上示范性高中的 机会。
■统筹:新快报记者 陈海生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制图:廖木兴